汇流排、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18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技术属于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汇流排包括汇流排支架、汇流排巴片和热管,汇流排支架设于电芯顶端,汇流排支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设有通孔,电芯的极柱穿设在通孔内;多个汇流排巴片分别设于多个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汇流排巴片与极柱电连接;热管内填充相变材料,热管设于汇流排巴片朝向电芯的一侧,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热端位于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的槽底相抵,冷端位于安装槽的外部,且冷端相对于热端处于高位。本技术能够提高电芯的散热效果,且结构简单、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对充电速度和便利性的需求,电池包都在进行4c及以上的充电策略设计,其中,系统的热管理能力是影响电池包快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散热系统和电芯的接触面积是影响系统热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电芯之间通过汇流排连接并进行散热,电芯与汇流排之间焊接固定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密接触,增加接触面积以进行散热。但是焊接产生的焊缝,在散热过程中形成内阻,反而成为电芯发热的因素之一。通过在电芯表面设置相变材料层可以吸收部分热量实现散热,但是目前大多数相变材料都存在导热系数低和热容量有限的问题,导致散热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电池模组和电池包,以解决的汇流排、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汇流排,包括:

4、汇流排支架,所述汇流排支架设于电芯顶端,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通孔,所述电芯的极柱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5、汇流排巴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汇流排巴片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所述汇流排巴片与穿设在所述通孔内的所述电芯的极柱电连接;

6、热管,所述热管内填充相变材料,所述热管设于所述汇流排巴片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

7、所述热管包括热端和冷端,所述热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所述冷端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部,且所述冷端相对于所述热端处于高位。

8、可选地,所述冷端沿背离所述热端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热端处于高位。

9、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背离所述冷端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处于高位。

10、可选地,所述热管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安装槽内穿设的两个所述极柱的间距。

11、可选地,所述热管与所述汇流排巴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12、可选地,所述热端采用压接、焊接或胶接方式密封,所述冷端采用压接、焊接或胶接方式密封。

13、电池模组,包括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汇流排。

14、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汇流排的顶端,所述上盖具有多个容纳腔,多个所述容纳腔分别一一对应盖设于多个热管的冷端。

15、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输出极巴片和输出极座,汇流排支架沿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上设有缺口,所述输出极巴片沿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最外侧的两个电芯的极柱电连接后从所述缺口伸出以连接所述输出极座。

16、电池包,包括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电池模组。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的汇流排,通过将汇流排巴片和热管的热端设置在汇流排支架的安装槽内,实现热管的隔离设置,具有独立吸能散热功能,散热效果好;热管设置在汇流排巴片朝向电芯的一侧,热管内填充相变材料,并且热管的冷端高于热端,便于呈气相状态的相变材料能够从热管的冷端快速冷凝变成液相回流至热管的热端,散热效果好,具有结构简单和体积小的优点。

19、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汇流排,汇流排的汇流排支架和汇流排巴片之间设置热管,热管内填充相变材料,热管的冷端高于热端,利于热管快速吸收电芯热量并通过相变材料将热量传导至冷端实现快速散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132)沿背离所述热端(13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321),所述第一延伸部(1321)相对于所述热端(131)处于高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21)远离所述热端(131)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电芯(2)的一侧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322),所述第二延伸部(1322)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21)处于高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安装槽(111)内穿设的两个所述极柱(21)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与所述汇流排巴片(12)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131)采用压接、焊接或胶接方式密封,所述冷端(132)采用压接、焊接或胶接方式密封。

7.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5),所述上盖(5)盖设在所述汇流排(1)的顶端,所述上盖(5)具有多个容纳腔(51),多个所述容纳腔(51)分别一一对应盖设于多个热管(13)的冷端(1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极巴片(6)和输出极座(7),汇流排支架(11)沿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上设有缺口(113),所述输出极巴片(6)与沿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最外侧的两个电芯(2)的极柱(21)电连接后从所述缺口(113)伸出以连接所述输出极座(7)。

10.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132)沿背离所述热端(13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321),所述第一延伸部(1321)相对于所述热端(131)处于高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21)远离所述热端(131)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电芯(2)的一侧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322),所述第二延伸部(1322)相对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21)处于高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安装槽(111)内穿设的两个所述极柱(21)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与所述汇流排巴片(12)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邵宇光曹楷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