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735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系统,具有多个照明单元、一投射调整模块以及一聚焦调整模块。投射调整模块改变该多个照明单元的光线的投射形状,而聚焦调整模块则改变该多个照明单元的聚焦位置。由此可以改变光线的投射形状以及聚焦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系统,特别是涉及多灯源的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术灯是将光源设置于一大反射罩内,而此大反射罩是切割成多个小反射镜,光线经由该多个小反射镜反射而达到无影的要求,且针对单一光源上下移动而改变聚焦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系统的一实施例包括一第一照明模块以及一第二照明模块。第一照明模块包括多个第一照明单元,以一轴线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一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光源以及至少一第一反射罩以及一第三反射罩,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线由第一反射罩或/与第三反射罩反射后产生一投射形状,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的光线汇聚于一第一焦点,第一焦点位于轴线上,通过改变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一光源的距离而改变该投射形状,通过改变该第一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角度而改变第一焦点的位置;第二照明模块包括多个第二照明单元,以一轴线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二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光源以及至少一第二反射罩以及一第四反射罩,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线由第二反射罩或/与第四反射罩反射后产生一投射形状,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的光线汇聚于一第二焦点,第二焦点位于轴线上,通过改变第二照明单元与轴线的距离而改变第二焦点的位置。 为了让本专利技术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立体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照明单元的立体图;图2b为图2a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照明单元的剖视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投射调整模块的侧视图;图4b为图4a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投射形状调整模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聚焦调整模块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聚焦模块中凸轮与推杆的结合状态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 照明装置100 第一照明模块200 第二照明模块300 投射调整模块400 聚焦调整模块120 第一照明单元122 第一光源124 第一反射罩126 第一外罩127 横向滑槽128 纵向沟槽129 滑轴220 第二照明单元222 第二光源224 第二反射罩226 第二外罩227 纵向滑槽228 横向沟槽301 调整把手302 提升轴303 c形扣环304 固定盘310 提升元件320 连接件312 中央部314 提升杆410 旋转筒420 第一凸轮430 第二凸轮440 滑杆450 推杆460 滑块470 弹簧500 限制件501 限制销503 槽孑L18 --壳体L 轴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0包括一第一照明模块100、一第二照明模块200、一投射调整模块300以及一聚焦调整模块400。 第一照明模块100包括多个第一照明单元120(为使附图简单化,仅表示一个第一照明单元),与一轴线L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一照明单元120 (如图2a、图2b所示)包括多个第一光源122、多个第一反射罩124、多个第三反射罩125以及一第一外罩126,第一反射罩124安装于一连接件320 (后述)上,而第一光源122经由一安装板B而连接于第一外罩126上,第三反射罩125也设于安装板B上,并设于第一光源122附近,来自第一光源122的光线由该第一反射罩124或/与第三反射罩125反射而形成一投射形状。 第二照明模块200包括多个第二照明单元220 (为使附图简单化,仅表示一个第二照明单元),与一轴线L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二照明单元220(图3所示)包括多个第二光源222、多个第二反射罩224、多个第四反射罩225以及一第二外罩226,第二光源222、第二反射罩224及第四反射罩225皆安装于第二外罩226。 为了调整光线的投射形状,设置了投射调整模块300,其连结于第一照明模块IOO,可调整每一第一照明单元120中第一光源122与第一反射罩124的距离,由此改变光线的投射形状。投射调整模块300的构造在以后的段落中会做详细的说明。 为了改变光线的聚焦位置,设置了聚焦调整模块400,聚焦调整模块400连结于第一照明模块100与第二照明模块200,可调整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120及该多个第二照明单元220,改变第一照明单元120或/与第二照明单元220与轴线L的角度而改变第一照明单元120的聚焦位置(第一焦点)或/与第二照明单元220的聚焦位置(第二焦点)。聚焦调整模块400的构造在以后的段落中会做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系统1000利用投射调整模块300改变光线的投射形状,并利用聚焦调整模块400调整改变光线聚焦的位置。以下分别说明投射调整模块300以及聚焦调整模块400的构造。 投射调整模块300,如图4a所示,包括一调整把手301、一提升轴302、一固定盘304、一提升元件310以及一连接件320。调整把手301与提升轴302相连接,提升轴302位于轴线L上,提升轴302以一 C形扣环303定位于固定盘304上(如图4b所示),而固定盘304固定于壳体18上,在提升轴302的末端形成公螺纹部,公螺纹部与提升元件310中心的母螺纹螺合。如图5所示,提升元件310包括一中央部312以及多根提升杆314,从中央部312向外延伸,中央部312包括一中心螺孔313,其具有母螺纹,与提升轴302的公螺纹螺合,如图4b所示。提升杆314的末端嵌合于连接件320的滑槽321中,如图4a所示。当旋转调整把手301时,提升轴302旋转而使提升元件310上下移动,如此提升杆314可上下移动,带动连接件320上下移动,而连接件320嵌合于滑轴129中,且第一照明单元120中的第一反射罩124安装于连接件320上,如此第一反射罩124可随着连接件320沿着光轴上下移动而改变第一光源122与第一反射罩124的距离,进而改变光线的投射形状。 图6表示聚焦调整模块400的构造。聚焦调整模块400包括一旋转筒410、第一凸轮420、第二凸轮430、多根滑杆440 (在本实施例中为八根,四根用于第一照明模块100,四根用于第二照明模块200)、多根推杆450(在本实施例中为八根,四根用于第一照明模块100,四根用于第二照明模块200)、多个滑块460(在本实施例中为八个)以及多个弹簧470(在本实施例中为八个)。 旋转筒410的旋转轴心与轴线L重合,第一凸轮420及第二凸轮430套接于旋转筒410的外周,分别对应于第一照明模块100以及第二照明模块200,推杆450的一端分别7抵接于第一凸轮420及第二凸轮430,另一端嵌合于第一外罩126的纵向滑槽128或第二外罩226的纵向滑槽228(参照图2a、图2b、图3)中,滑杆440的一端固接于壳体18上,滑块460可滑动地设于滑杆440上,在滑杆440的另一端具有一连接部442,连接部442可滑动地嵌合于第一外罩126上的横向沟槽127或第二外罩226上的横向沟槽227 (参照图2a、图3)。弹簧470设于滑块460与连接部442之间,推杆450也连接于滑块460,推杆45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外罩126或第二外罩226。弹簧470偏压于滑块460,由此使推杆450的一端保持抵接于第一凸轮420或第二凸轮430。 当旋转筒410旋转时,第一凸轮42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照明模块,包括多个第一照明单元,以一轴线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一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光源以及至少一第一反射罩及一第三反射罩,来自该第一光源的光线由该第一反射罩或/与该第三反射罩反射后产生一投射形状,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的光线汇聚于一第一焦点,该第一焦点位于该轴线上,通过改变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一光源的距离而改变该投射形状,通过改变该第一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角度而改变第一焦点的位置;以及第二照明模块,包括多个第二照明单元,以该轴线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二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光源以及至少一第二反射罩及一第四反射罩,来自该第二光源的光线由该第二反射罩或/与该第四反射罩反射后产生一投射形状,该多个第二照明单元的光线汇聚于一第二焦点,该第二焦点位于该轴线上,通过改变该第二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距离而改变第二焦点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照明模块,包括多个第一照明单元,以一轴线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一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光源以及至少一第一反射罩及一第三反射罩,来自该第一光源的光线由该第一反射罩或/与该第三反射罩反射后产生一投射形状,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的光线汇聚于一第一焦点,该第一焦点位于该轴线上,通过改变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一光源的距离而改变该投射形状,通过改变该第一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角度而改变第一焦点的位置;以及第二照明模块,包括多个第二照明单元,以该轴线为中心而相对地配置,每个第二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光源以及至少一第二反射罩及一第四反射罩,来自该第二光源的光线由该第二反射罩或/与该第四反射罩反射后产生一投射形状,该多个第二照明单元的光线汇聚于一第二焦点,该第二焦点位于该轴线上,通过改变该第二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距离而改变第二焦点的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还包括一投射调整模块以及一聚焦调整模块,其 中该投射调整模块结合于该第一照明单元,改变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一光源的距离,而改 变投射形状,该聚焦模块连结于该第一照明单元与该第二照明单元,改变该第一照明单元 与该轴线的距离或/与该第二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距离,由此改变该第一焦点或/与该第 二焦点的位置。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该投射调整模块包括 提升轴,位于该轴线上;提升元件,结合于该提升轴以及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的该第一反射罩,当该提升轴旋 转时,该提升元件做直线移动,并带动该第一反射罩移动,而改变该第一反射罩与该第一光 源的距离。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该提升元件具有一母螺纹部,且该提升轴具有 一公螺纹部,该投射调整模块还包括一固定盖,该提升轴定位于该固定盖上,使该公螺纹部 保持可旋转地结合于该母螺纹部,该提升轴旋转而带动该提升元件做直线移动。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该提升元件具有一中央部以及多根提升杆,该多个提升杆从该中央部向外延伸,并结合于该多个第一照明单元的该第一反射罩。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该投射调整模块还包括多个连接件,连接该提 升杆与该第一反射罩,该连接件上设有一滑槽,该提升杆的末端可滑动地嵌合于该滑槽。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系统,其还包括一壳体,围绕该投射调整模块以及该聚焦 调整模块,其中该聚焦调整模块包括旋转筒,位于该轴线上,该旋转筒的轴心与该轴线重合; 第一凸轮,形成于该旋转筒的外周,对应于该第一照明单元; 第二凸轮,形成于该旋转筒的外周,对应于该第二照明单元;多根推杆,每一推杆的一端抵接或嵌合于该第一凸轮或该第二凸轮,另一端结合于该 第一照明单元或该第二照明单元,其中当该旋转筒旋转时,带动该第一凸轮与该第二凸轮 旋转,使该推杆移动而改变该第一照明单元与该第二照明单元与该轴线的角度。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该聚焦调整模块还包括 多根滑杆,每一滑杆的一端固定于该壳体;多个滑块,固接于该多个推杆,并可在该多个滑杆上滑动;多个弹性元件,分别设于该多个滑杆上,偏压于该滑块,使该多个推杆的该端保持抵接 或嵌合于该第一凸轮与该第二凸轮。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系统,其中该第一照明单元还包括一第一外罩,覆盖该第 一反射罩、该第三反射罩以及该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安装于该第一外罩上,第二照明单元 还包括一第二外罩,覆盖该第二反射罩、该第四反射罩以及该第二光源,该第二反射罩与该 第二光源安装于该第二外罩上。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雅惠萧正达胡鸿烈杜冠洁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