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489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壳体、旋转轴、左端盖、配流盘、定子、转子、右端盖、叶片、下端盖、变量柱塞、螺杆、套筒、上端盖、手轮等;其特征在于,两组转子和定子的中心都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的宽度比定子的宽度稍小,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叶片的一端放入转子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的内表面接触,叶片沿转子径向安置,转子通过花键与旋转轴的左、右半轴配合联接,定子的外圈以长半径圆弧中心为中心150°范围内作成齿轮形式;变量柱塞的一个侧面加工成齿条形式,与齿轮式定子构成齿轮传动副,变量柱塞的另一个侧面加工有凹槽,变量柱塞与螺杆构成传动副;配流盘安装在旋转轴上,并紧压在定子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变压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属机械领域。(二)
技术介绍
液压变压器是指在液压传动中实现压力转换的一种液压元件。液压变压器可以把 给定压力下的输入液压能高效率地转换为另一种压力下的输出液压能,使用它可以实现多 负载在恒压网络中互不相关的控制,还会使能量逆向流动,不仅可以无节流损失地驱动直 线负载,而且还可以驱动旋转负载。 现有的液压变压器基本上都是柱塞式结构,其工作压力高,在20Mpa以上,流量范 围大,一般用于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中,在中、低压液压系统中使用,效率很低,而且柱塞 式液压变压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对油污染敏感,滤油精度要求高,价格较昂贵,因此使 得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流量均匀、 噪声小、运转精度高且平稳,可应用于中高压、中压、中低压液压系统的手动控制的双作用 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以丰富液压变压器的种类,扩大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种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主要由壳体、旋转轴、左端盖、配流盘、 定子、转子、右端盖、叶片、下端盖、变量柱塞、螺杆、套筒、上端盖、手轮等组成;两组转子和 定子的中心都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的宽度比定子的宽度稍小,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叶片的 一端放入转子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的内表面接触,叶片沿转子径向安置,转子通过花 键与旋转轴的左、右半轴配合联接,一个定子的外圈以长半径圆弧中心为中心150°范围 内作成齿轮形式;变量机构主要由下端盖、变量柱塞、螺杆、导向块、套筒、上端盖、螺母、手 轮等构成,变量柱塞安装在变压器壳体内,变量柱塞的一个侧面加工成齿条形式,另一个侧 面加工有凹槽,其上装有导向块,变量柱塞的上端部加工有内螺纹,螺杆的下端加工为外螺 纹,与变量柱塞构成传动副,螺杆上装有套筒,套筒装在变压器壳体内,套筒的上端面与螺 杆凸肩的下表面配合接触,螺杆凸肩的上表面与安装在其上的上端盖配合接触,螺杆上端 固定有手轮,螺杆可通过螺母锁紧在上端盖上,齿条式变量柱塞与齿轮式定子构成齿轮传 动副,下端盖、上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配流盘安装在旋转轴上,并紧压在定子的左 右两个侧面上,左端盖、右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本技术的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 益效果是 (1)本技术能以无节流损失的方式将恒压网络系统压力调整为负载压力变化 范围内的任一值。 (2)本技术可应用于中高压、中压、中低压液压系统中,即7Mpa以上,20Mpa以下的液压系统中,扩大了液压变压器的应用范围,丰富了液压变压器的品种。 (3)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转动惯量小,控制方便,控制性能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技术的的A-A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的B-B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油口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变压原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旋转轴,3.左端盖,4、7、8、11.配流盘,5、9.定子,6、10.转子, 12.右端盖,13、22.叶片,14.手轮,15.螺母,16.上端盖,17.套筒,18.导向块,19.螺杆,20. 变量柱塞,21.下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主要由 壳体1、旋转轴2、左端盖3、配流盘4、7、8、11与定子5、9和转子6、 10及右端盖12、下端盖21、 变量柱塞20、螺杆19、导向块18、套筒17、上端盖16、螺母15、手轮14、叶片13、22等组 成;转子6和定子5的中心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6的宽度比定子5的宽度稍小,转子6安 装在定子5内,叶片13的一端放入转子6的叶片槽内,另一端与定子5的内表面接触,叶片 13沿转子6径向安置(即安放角为零),转子6通过花键与旋转轴2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在 恒压网络系统中高压油的作用下,转子6可带动旋转轴2旋转;定子5外圈以长半径圆弧中 心为中心150°范围内作成齿轮形式;由下端盖21、变量柱塞20、螺杆19、导向块18、套筒 17、上端盖16、螺母15、手轮14等构成变量机构,变量柱塞20安装在变压器壳体1内,变量 柱塞20的一个侧面加工成齿条形式,另一个侧面加工有凹槽,其上装有导向块18,导向块 18可在变压器壳体1加工的导向槽中滑动,起导向和防止变量柱塞20转动的作用,变量柱 塞20的上端部加工有内螺纹,螺杆19的下端加工为外螺纹,与变量柱塞20构成传动副,螺 杆19上装有套筒17,套筒17装在变压器壳体1内,套筒17的上端面与螺杆19凸肩的下表 面配合接触,螺杆19凸肩的上表面与安装在其上的上端盖16配合接触,螺杆19只能转动 而不上下移动,螺杆19上端固定有手轮14,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手轮14可通过螺杆19带动 变量柱塞20上、下移动,齿条式变量柱塞20与齿轮式定子5构成齿轮传动副,定子5在变 量柱塞20的作用下可绕中心旋转实现变量,不变量时,由螺母15将螺杆19锁紧在上端盖 16上,下端盖21、上端盖16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配流盘4、7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紧 压在定子5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转子10和定子9的中心也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10的宽度 比定子9的宽度稍小,转子10安装在定子9内,叶片22的一端放入转子10的叶片槽内,另 一端与定子9的内表面接触,叶片22沿转子10径向安置,转子10通过花键与旋转轴2的 右半轴配合联接,由旋转轴2带动转子IO旋转,输出压力油;配流盘8、11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紧压在定子9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左端盖3、右端盖1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 由旋转轴2 、转子6 、定子5 、下端盖21 、变量柱塞20 、螺杆19 、导向块18 、套筒17 、上 端盖16、螺母15、手轮14、叶片13、配流盘4、7等可组成变量部件23,由旋转轴2、转子10、 定子9、叶片22、配流盘8、11等可组成定量部件24。所述的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 变压器的变量部件23与双作用叶片式二次元件的结构、功能相似,变量部件23可以看作双 作用叶片式二次元件;所述的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的定量部件24与定量 双作用叶片马达的结构、功能相似,定量部件24可以看作为一个定量双作用叶片马达;于 是,所述的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可以看作是由二次元件与定量马达同轴刚 性联接而成的,如图4所示,变量部件23的左上油口 M为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 压器的进油口,进油口 M与恒压网络系统的高压油路连接,定量部件24的右上油口 N为手 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的出油口 ,出油口 N与负载端连接,进油口 M与出油口 N 大小相同,变量部件23的下油口与定量部件24的下油口连接在一起,成为手动控制的双作 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一个油口 0,油口 0与油箱连接,油口 O—方面向液压变压器补充油液, 另一方面将多余的油液和液压变压器内泄漏产生的油液流回油箱,油口 0大于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壳体(1)、旋转轴(2)、左端盖(3)、配流盘(4、7、8、11)、定子(5、9)、转子(6、10)、右端盖(12)、叶片(13、22)、手轮(14)、螺母(15)、上端盖(16)、套筒(17)、导向块(18)、螺杆(19)、变量柱塞(20)、下端盖(21);其特征在于,转子(6)和定子(5)的中心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6)的宽度比定子(5)的宽度稍小,转子(6)安装在定子(5)内,叶片(13)的一端放入转子(6)的叶片槽内,叶片(13)的另一端与定子(5)的内表面接触,叶片(13)沿转子(6)径向安置,转子(6)通过花键与旋转轴(2)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定子(5)外圈以长半径圆弧中心为中心150°范围内作成齿轮形式,变量柱塞(20)安装在变压器壳体(1)内,变量柱塞(20)的一个侧面加工成齿条形式,变量柱塞(20)与齿轮式定子(5)构成齿轮传动副,变量柱塞(20)的另一个侧面加工有凹槽,变量柱塞(20)的凹槽上装有导向块(18),变量柱塞(20)的上端部加工为内螺纹,螺杆(19)的下端加工为外螺纹,螺杆(19)与变量柱塞(20)构成传动副,螺杆(19)上装有套筒(17),套筒(17)安装在变压器壳体(1)内,套筒(17)的上端面与螺杆(19)凸肩的下表面配合接触,螺杆(19)凸肩的上表面与安装在螺杆(19)上的上端盖(16)配合接触,螺杆(19)上端固定有手轮(14),螺杆(19)可通过螺母(15)锁紧在上端盖(16)上,下端盖(21)、上端盖(16)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配流盘(4、7)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紧压在定子(5)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转子(10)和定子(9)的中心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10)的宽度比定子(9)的宽度稍小,转子(10)安装在定子(9)内,叶片(22)的一端放入转子(10)的叶片槽内,叶片(22)的另一端与定子(9)的内表面接触,叶片(22)沿转子(10)径向安置,转子(10)通过花键与旋转轴(2)的右半轴配合联接,配流盘(8、11)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紧压在定子(9)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左端盖(3)、右端盖(1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手动控制的双作用叶片式液压变压器包括壳体(1)、旋转轴(2)、左端盖(3)、配流盘(4、7、8、11)、定子(5、9)、转子(6、10)、右端盖(12)、叶片(13、22)、手轮(14)、螺母(15)、上端盖(16)、套筒(17)、导向块(18)、螺杆(19)、变量柱塞(20)、下端盖(21);其特征在于,转子(6)和定子(5)的中心是固定且重合的,转子(6)的宽度比定子(5)的宽度稍小,转子(6)安装在定子(5)内,叶片(13)的一端放入转子(6)的叶片槽内,叶片(13)的另一端与定子(5)的内表面接触,叶片(13)沿转子(6)径向安置,转子(6)通过花键与旋转轴(2)的左半轴配合联接,定子(5)外圈以长半径圆弧中心为中心150°范围内作成齿轮形式,变量柱塞(20)安装在变压器壳体(1)内,变量柱塞(20)的一个侧面加工成齿条形式,变量柱塞(20)与齿轮式定子(5)构成齿轮传动副,变量柱塞(20)的另一个侧面加工有凹槽,变量柱塞(20)的凹槽上装有导向块(18),变量柱塞(20)的上端部加工为内螺纹,螺杆(19)的下端加工为外螺纹,螺杆(19)与变量柱塞(20)构成传动副,螺杆(19)上装有套筒(17),套筒(17)安装在变压器壳体(1)内,套筒(17)的上端面与螺杆(19)凸肩的下表面配合接触,螺杆(19)凸肩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发业张玉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