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32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频器,包含可控制负载、信号混合模块以及控制器。可控制负载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来改变其等效负载值;信号混合模块具有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耦合于可控制负载,输入端口耦合于输入信号,信号混合模块用于混合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控制器耦合于可控制负载,用于在本地振荡信号的切换瞬态期间产生控制信号,以减小可控制负载的等效负载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频器通过在切换瞬态期间减小可控制负载的等效负载值,从而抑制或阻止了混频器输出中的噪声,提升了混频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混合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特别是有关于 一种具有可控制负载的混频器,其中可控制负载在本地振荡信号的切换瞬态(switching transients)期间具有减小的等效负载值。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装置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一般来说,每一无线通信装置均 具有发射机与接收机,发射机用于将用户数据转换为射频信号以进行数据传输, 接收机用于将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用户数据以进行数据接收。无论在发射 机还是接收机中,混频器在发射/接收射频信号时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发射 机中,混频器将输入信号(基带信号或中频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混合以产生 将要发射的射频信号。在接收机中,混频器将天线所接收的射频信号与本地振 荡信号混合,以产生基带信号或中频信号。具体来说,无线通信装置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内的混频器通常以基于互补式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based)的混频器:&计来实现。现有的基于CMOS的 混频器的一个问题在于,晶体管会产生不需要的低频闪烁噪声(flickernoise), 这些噪声会成为混频器输出的干扰而使得混频器的性能明显劣化。目前已发展 出一些解决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频器,包含有: 可控制负载,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来改变该可控制负载的等效负载值; 信号混合模块,具有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该输出端口耦合于该可控制负载,该输入端口耦合于输入信号,该信号混合模块用于混合该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以 及 控制器,耦合于该可控制负载,用于在该本地振荡信号的切换瞬态期间产生该控制信号,以减小该可控制负载的该等效负载值。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5-20 12/123,4831.一种混频器,包含有可控制负载,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来改变该可控制负载的等效负载值;信号混合模块,具有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该输出端口耦合于该可控制负载,该输入端口耦合于输入信号,该信号混合模块用于混合该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以及控制器,耦合于该可控制负载,用于在该本地振荡信号的切换瞬态期间产生该控制信号,以减小该可控制负载的该等效负载值。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该可控制负栽为正交切换负载, 包含有第一负载装置,耦合于该输出端口的第一节点,该第一负载装置具有固定 负载值;第二负载装置,耦合于该输出端口的第二节点,该第二负载装置具有固定 负载值;以及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将该第一节点耦合于该第二节点,其中该切换装 置由该控制信号控制,以在该本地振荡信号的切换瞬态期间将该第一节点耦合 于该第二节点。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频器,其特征在于,该可控制负载为正交切换负载, 包含有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一输出节点以及第二 输出节点,其中该第一输入节点耦合于该输出端口的第一节点,以及该第二输 入节点耦合于该输出端口的第二节点;第一负载装置,耦合于该运算放大器的该第一输入节点与该第一输出节点 之间;第二负载装置,耦合于该运算放大器的该第二输入节点与该第二输出节点 之间;第一切换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将该运算^:大器的该第一输入节点耦合于该 第一输出节点,其中该第一切换装置由该控制信号控制,以在该本地振荡信号 的切换瞬态期间将该第一输入节点耦合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玠玮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