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巡检小车,具体为一种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
技术介绍
1、目前,轨道交通越来越得到普及,一旦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系统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列车正常的运输,甚至会对旅客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需要对轨道的磨损进行及时的检查;
2、现有技术中为了及时发现轨道的安全隐患,会采用轨道智能巡检小车对轨道接触面磨损情况进行图像拍摄,通过图像传输完成对轨道的磨损以及形变的检查,然而其对于同样会产生磨损的供电用接触线则没有检查,巡检小车一般速度有限,在经过高速弯这种轨道一侧高一侧低路段时容易脱轨,同样如果轨道形变也会让巡检小车脱轨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增设对供电用接触线的检测机构,巡检全面,利于及时发现轨道磨损、形变的问题,同时也利于发现接触线过度磨损的问题,设置有轨道防脱机构,可以让巡检小车稳定行驶在轨道上,不会由于低速经过轨道一侧高一侧低路段时脱轨,同时也可以有效应对轨道形变的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轮对向控制机构(5)包含有方盒(51)、燕尾滑条(52)、控制轴(53)、控制齿轮(54)、齿条(55)、轮盘(56)和锁止组件,所述车架底板(1)的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方盒(51),所述方盒(51)的前后侧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两个燕尾滑条(52),两个燕尾滑条(5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55),所述方盒(5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控制轴(53),控制轴(53)的顶端延伸至车架底板(1)的上侧并且固定连接有轮盘(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轮对向控制机构(5)包含有方盒(51)、燕尾滑条(52)、控制轴(53)、控制齿轮(54)、齿条(55)、轮盘(56)和锁止组件,所述车架底板(1)的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方盒(51),所述方盒(51)的前后侧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两个燕尾滑条(52),两个燕尾滑条(5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齿条(55),所述方盒(5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控制轴(53),控制轴(53)的顶端延伸至车架底板(1)的上侧并且固定连接有轮盘(56),且控制轴(53)的顶部连接有锁止组件,所述控制轴(5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齿轮(54),控制齿轮(54)位于两个齿条(55)之间,且控制齿轮(54)分别与两个齿条(55)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防脱机构(6)包含有受力缓冲组件、防脱轮架(65)、转动轴(66)、防脱滚筒(67)、轨道防脱限位组件,两个燕尾滑条(52)远离方盒(51)的一端分别通过两个受力缓冲组件安装有两个防脱轮架(65),每个防脱轮架(65)上分别通过转动轴(66)转动连接竖向的防脱滚筒(67),每个防脱滚筒(67)的外侧分别安装有轨道防脱限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缓冲组件包含有弯架(61)、铰支座(62)、缓冲伸缩杆(63)和缓冲弹簧(64),每个燕尾滑条(52)远离方盒(5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弯架(61)的顶部,每个弯架(61)的底部远离方盒(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支座(62),铰支座(62)活动连接两个缓冲伸缩杆(63)的一端,两个缓冲伸缩杆(63)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防脱轮架(65)的上下端,缓冲伸缩杆(63)的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6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及接触线双向智能巡检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防脱限位组件包含有圆弧竖槽(68)、圆弧滑块一(69)、锥形防脱套(610)、内板(611)和双向螺杆(612),所述防脱滚筒(67)的侧面开设有圆弧竖槽(68),防脱滚筒(67)的两端分别滑动套接有两个锥形防脱套(6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娟,王沛深,刘茂,徐鸿飞,寇起宁,邓星桥,蔡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