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824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车辆液冷热管理系统包括集成水壶、电机单元、充电单元、电池包、水加热器及散热器,通过五通换向阀使得所述集成水壶形成以下通水口:电池进水口、电池出水口、电机进水口、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进水口及电机出水口;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整车控制器基于环境温度,输出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集成水壶;所述集成水壶基于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五通换向阀的通断,使得所述集成水壶分别与电机单元、充电单元、电池包、水加热器及散热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3种冷却液循环模式,能够结合载重信号对热管理策略进行精细化标定,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热管理,更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化的普及,轻卡车辆也逐渐电动化,目前市面上的轻卡电池包多为自然冷却,由于商用车使用属性导致其连续使用工况较为常用,自然冷却车型在此工况下由于电池包在连续使用情况下,电池单体温度较高会导致充电时间较长,在自然冷却方式下,散热效率较低,当电池单体温度较高时,充电电流会下降,导致充电时间变长。这会影响客户的正常连续使用,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充电的场合。由于充电时间较长和可能的性能下降,客户可能会对车辆产生抱怨,这不仅影响客户满意度,还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以解决前述的电池单体温度较高导致充电时间较长,在自然冷却方式下,散热效率较低,充电时间变长,影响客户的正常连续使用,导致客户容易对车辆产生抱怨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所述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应用于车辆液冷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液冷热管理系统包括集成水壶、电机单元、充电单元、电池包、水加热器及散热器,其中,所述集成水壶包括五通换向阀、电池冷却水泵、电机冷却水泵、电池冷却器,通过五通换向阀使得所述集成水壶形成以下通水口:电池进水口、电池出水口、电机进水口、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进水口及电机出水口;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温度配置为第一电池温度信号、第二电池温度信号及第三电池温度信号中的任意一种。p>

3.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应用于车辆液冷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液冷热管理系统包括集成水壶、电机单元、充电单元、电池包、水加热器及散热器,其中,所述集成水壶包括五通换向阀、电池冷却水泵、电机冷却水泵、电池冷却器,通过五通换向阀使得所述集成水壶形成以下通水口:电池进水口、电池出水口、电机进水口、散热器出水口、散热器进水口及电机出水口;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温度配置为第一电池温度信号、第二电池温度信号及第三电池温度信号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环境温度为第一电池温度信号时,控制所述五通换向阀的电池进水口与电池出水口连通,电机进水口与散热器出水口连通,散热器进水口关闭,形成的电池单元的冷却液循环回路为:集成水壶—水加热器—电池包—集成水壶;形成的电机单元的冷却液循环回路为:集成水壶—充电单元—电机单元—散热器—集成水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环境温度为第二电池温度信号时,控制所述五通换向阀的电池出水口与电机进水口连通,电池进水口与散热器进水口连通,散热器出水口关闭,形成的冷却液循环回路为:集成水壶—水加热器—电池包—集成水壶—充电单元—电机单元—集成水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载重的车辆液冷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爽苏松林赵威锋燕逸飞何文豪吴傲雪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