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819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设备包括轮式电极、轮式电极绝缘板、电极和绝缘底座,轮式电极直径大于轮式电极绝缘板直径,轮式电极为两个,安装在轮式电极绝缘板两面,电流变抛光液位于两个轮式电极所形成的狭缝中;轮式电极绝缘板上的凸台与轮式电极上的安装槽相配合,凸台和轮式电极表面设有球面环形槽,电极安装在绝缘底座上一端位于球面环形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流变抛光液在电场的作用下固定于狭缝中,实现了对工件的抛光;电极分别与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进行周期性接触,实现了电流变抛光液的更新;球头碳刷通过弹性元件安装在L型极板上,保证了轮式电极的平稳转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制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增加,在较多领域(或场合)对金属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实现亚纳米的表面粗糙度、角秒级的面型精度、无内应力以及无亚表面损伤等。然而,由于抛光工艺的滞后和被抛光金属件在材料和结构方面的特殊性,导致部分金属零件的超精密加工面临着很大挑战,尤其针对一些大长径比的回转体零件,其抛光工艺的成熟性和加工难度不言而喻。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回转体零件的柔性抛光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目前,针对回转体零件的抛光技术主要有传统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机械抛光、研磨抛光、磨料抛光和流变液辅助抛光等。传统机械抛光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技术,主要通过工具和工件直接的物理接触实现抛光。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抛光效率高等优势,但工件表面会产生内应力,更严重可能造成亚表面损伤,这可能会降低产品最终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电解加工是一种基于阳极溶解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无变质层、无内应力和无刀具损耗等。其以离子形式对工件表面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式电极(1)、轮式电极绝缘板(2)、电极和绝缘底座(4),所述轮式电极(1)和轮式电极绝缘板(2)为圆盘状且轮式电极(1)直径大于轮式电极绝缘板(2)直径,所述轮式电极(1)为两个,分别同轴心安装在轮式电极绝缘板(2)两面,电流变抛光液位于两个轮式电极(1)所形成的狭缝中;所述轮式电极绝缘板(2)两面对称设有多个凸台(20),所述轮式电极(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凸台(20)相配合,所述凸台(20)和轮式电极(1)远离轮式电极绝缘板(2)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凸台(20)和轮式电极(1)在该平面内设有与轮式电极(1)同心的球面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式电极(1)、轮式电极绝缘板(2)、电极和绝缘底座(4),所述轮式电极(1)和轮式电极绝缘板(2)为圆盘状且轮式电极(1)直径大于轮式电极绝缘板(2)直径,所述轮式电极(1)为两个,分别同轴心安装在轮式电极绝缘板(2)两面,电流变抛光液位于两个轮式电极(1)所形成的狭缝中;所述轮式电极绝缘板(2)两面对称设有多个凸台(20),所述轮式电极(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凸台(20)相配合,所述凸台(20)和轮式电极(1)远离轮式电极绝缘板(2)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凸台(20)和轮式电极(1)在该平面内设有与轮式电极(1)同心的球面环形槽(10),所述电极为两个,一端分别位于两个轮式电极(1)的球面环形槽(10)内;所述电极安装在绝缘底座(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包括球头碳刷(30)和l型极板(31),所述球头碳刷(30)一端位于球面环形槽(10)内,另一端安装在l型极板(31)上,所述l型极板(31)安装在绝缘底座(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式电流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头碳刷(30)的球头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艾海红宋天琪王占山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