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799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小和变换拉力的位置,通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拉力位置进行反馈;步骤S20,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过所述比例调节阀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步骤S30,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流量输出调控拉缸的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三维拉弯成型是通过CPU软件控制拉弯机动作与行程,从而实现三维成型。 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成型拉力大小不可随意调整,所有成型动作全是由液压系统 控制的同一个力输出到不同液压缸来实现。由于现有拉弯机系统拉力与各成型动作液压缸 压力比例一致,调整系统拉力大小,所有成型动作液压缸压力大小都会向系统拉力调整的 同一个方向进行调整。当原材料机械性能发生变动时,不同性能的原材料各个动作三维成 型拉力就需要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调整,这样在现有拉弯机上体现的三维成型不是成型 过度就是成型不到位。这样为了调整成型状态就需要机械调整或修磨成型工装型板,造成 废品率过高、调整周期过长、产品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 方法,其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液压控制阀,调整各个动作成型液压缸压力,根据实际需要改变 程序参数,相应的液压控制阀就可以输出不同压力从而控制液压缸产生不同压力动作。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三维拉弯 成型拉力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 小和变换拉力的位置,通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 拉力位置进行反馈;步骤S20,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 过所述比例调节阀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步骤S30,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 流量输出调控拉缸的拉力。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系统,其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三维拉弯 成型拉力的控制,包括设定控制模块,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小和 变换拉力的位置,通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拉力 位置进行反馈;响应模块,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过所 述比例调节阀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调控模i央,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流量 输出调控拉缸的拉力。 在上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系统中,所述 液压控制阀是电磁阀。 在上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系统中,所述 产品件分为左产品件和右产品件。 在上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中,所述 计算机程序记载在CPU控制系统中。 在上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中,手工完成上料即将所述左/右产品件放到拉弯工装上,所述拉弯工装固定在底座上,按动控制 开关,拉弯机按照所述CPU控制系统编辑好的计算机程序指示液压系统控制所述液压控制 阀开合大小从而执行各个动作,并控制所述液压缸的压力大小,按照设定步骤完成三维拉 弯成型过程,手工取下料,完成一次成型。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调整和修理拉弯工装型板,方便快捷、废品率低、产 品一致性好。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l :液压系统、2 :底座、3 :拉弯工装、4 :CPU控制系统、5 :左产品件、6 :右产品 件、7 :控制开关、8 :液压缸、10 :采样模块、20 :计算模块、30 :压力控制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S10,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小和变换拉力的位置,通 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拉力位置进行反馈; 步骤S20,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过所述比例 调节阀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 步骤S30,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流量输出调控拉缸的拉力。 其中,液压控制阀是电磁阀,产品件分为左产品件和右产品件,计算机程序记载在CPU控制系统中。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 涉及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系统,其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 包括设定控制模块IO,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小和变换拉力的位 置,通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拉力位置进行反馈; 响应模块20,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过所述比例调节阀 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调控模块30,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流量输出调控拉 缸的拉力。 其中,液压控制阀是电磁阀,产品件分为左产品件和右产品件,计算机程序记载在 CPU控制系统中。 此外,比例调节阀例如是(TOKMEC (东机美电磁阀)),比例液压控制阀例如 是(TOKIMEC(东机美电磁阀)可以写一个具体品牌的相关产品),测距编码器例如是 (KOYO(光洋))。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手工完成上料即将左/右产品 件5、6放到拉弯工装3上,拉弯工装3固定在底座2上,按动控制开关7,拉弯机按照CPU控4制系统4编辑好的程序指示液压系统1控制电磁阀开合大小从而执行各个动作,并控制液压缸8的压力大小,按照设定步骤完成三维拉弯成型过程,手工取下料,完成一次成型。 此外,如图3所示,液压系统1安装底座2上,拉弯工装3固定在底座2上,CUP控制系统4和控制开关7放置在拉弯工装左侧,左/右产品件5、6安装在3拉弯工装上,液压缸8也安装在拉弯工装3上。 本专利技术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液压控制阀,调整各个动作成型液压缸压力,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程序参数,相应的液压控制阀就可以输出不同压力从而控制液压缸产生不同压力动作。无需调整和修理拉弯工装型板,方便快捷、废品率低、产品一致性好。 下面将现有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比如下 现有技术原材料变化一系统压力调整一所有液压缸压力均同比例调整一不需要调整压力的也进行自动调整一产品形状发生变化、不符合使用要求一需要调整工装型板位置或修磨型板一调试废品量大、周期长、一致性不好。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原材料变化一用软件控制液压控制阀调整流量一需要调整压力的液压缸压力作相应调整一产品形状满足使用要求一无需调整工装型板一调试废品率低、周期短、一致性好。 如上所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小和变换拉力的位置,通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拉力位置进行反馈;    步骤S20,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过所述比例调节阀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    步骤S30,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流量输出调控拉缸的拉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根据产品质量状况通过操作面板设定拉力的大小和变换拉力的位置,通过比例调节阀对各个点的拉力进行控制,通过测距编码器对变换拉力位置进行反馈;步骤S20,响应所述拉力大小和所述拉力方向针对所述每个设定值通过所述比例调节阀和测距编码器进行控制和反馈;步骤S30,根据所述比例液压控制阀的流量输出调控拉缸的拉力。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 阀是电磁阀。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件分 为左产品件和右产品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 序记载在CPU控制系统中。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拉弯成型拉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手工完成上料 即将所述左/右产品件(5、6)放到拉弯工装(3)上,所述拉弯工装(3)固定在底座(2)上, 按动控制开关(7),拉弯机按照所述CPU控制系统(4)编辑好的计算机程序指示液压系统 (1)控制所述液压控制阀开合大小从而执行各个动作,并控制所述液压缸(8)的压力大小, 按照设定步骤完成三维拉弯成型过程,手工取下料,完成一次成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银忠李立臣邱天亮危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凌云东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