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332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构,其包含刀组部和模组部,刀组部设于模组部的一侧,模组部设有折弯座,折弯座上部的一侧设有弯刀上座,弯刀上座上套设连体上轴,连体上轴下部设有外模,连体上轴上设有固定外模座和外模连接块,外模连接块卡设在固定外模座上,对应连体上轴下部的折弯座上设有连体下轴,连体下轴采用拉紧一下轴锁咀装置的方式固定,连体下轴上部设有折弯内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折弯机构的外模的连体下轴采用拉紧装置的固定方式,通过锥孔配合,精度高,零间隙。并且折弯机构在折过大角度时不会刮伤刀,折弯内模与外模采用点接触弯曲,使折弯的角度更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上,其具体涉及一种折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折弯传动机构一般采用电机经过减速机接传动或同步带传动,但是由于折 弯模具的不同,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无论那种传动,如果机械的设计结构引用不合理 的话将会导致机器不稳定,折弯的从复精度差。并且传统折弯外模的下模体采用键槽连接 方式,这种方式作为折弯要承受的主传动力来讲不是很好,并且在配合间隙上不好控制,如 果采用过盈配合,那么不便于维修,如果采用过渡配合,始终存在间隙问题,这样导致折弯 的一致性不好。而且传统折弯内模大部分采用过孔锁紧,如果锁紧就无法调节与外模的垂 直度及平行度,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垫铁片来保证与外模的垂直度及平行度,这样以来既 不便于更换模具,而且花很多时间去调试,大大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效率自然降低了许多, 就很难保证其折弯平整度,及折弯精度,还有折弯外模因要求的不同而形状各异,最关键的 一点还要着眼于它的承受的力度,一般在50KG左右,受力点在两端,还要考虑折弯时的避 让角度和换边角度,目前市场上有的力度是够了,但换边角度不够,由于形状原因,角度受 限制,换边角度够了,但强度又不够,容易折断,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折 弯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折弯角度大、结构合理和生产效率 高的折弯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机构,其包含刀组部和模组部,所述刀组部设于模组部的一侧,所述模组 部设有折弯座,所述折弯座上部的一侧设有弯刀上座,所述弯刀上座上套设连体上轴,所述 连体上轴下部套设有外模,所述连体上轴上设有固定外模座和外模连接块,所述外模连接 块卡设在固定外模座上,所述对应连体上轴下部的折弯座上设有连体下轴,所述连体下轴 采用拉紧一下轴锁咀装置的方式固定,所述下轴锁咀装置通过锥孔配合,所述连体下轴上 部设有折弯内模,所述折弯内模与外模采用点接触。所述连体下轴的下部设有折弯下座,所述折弯下座套设在下轴锁咀装置上,固定 在折弯座上。所述折弯座一侧还设有送料滑轨,所述送料滑轨的前端设有压料轴,所述压料轴 上部设有控制进料的调节固定座和调节螺丝。所述刀组部设有气缸固定座、滑轨、滑块、剪刀板、角座和剪刀,所述气缸固定座与 模组部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在气缸固定座上,所述滑块通过两侧的压条卡设在滑轨的轨道 上,所述剪刀板设于滑块上,所述剪刀板的两侧通过剪刀挡块加固,所述剪刀通过角钢设于 剪刀板上。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一种折弯机构的外模的连体下轴采用拉紧装置的固定方式,通过锥孔配合,精度高,零间隙。2、本技术一种折弯机构在折过大角度时不会刮伤刀,折弯内模与外模采用点 接触弯曲,使折弯的角度更大。3、本技术一种折弯机构保证了更有利的换边角度让位角度,内模采用可调 式,与固定螺丝全部采用圆弧接触,在规定的调节范围内通过螺丝顶紧来有效的固定内模, 且受力均勻,实践证明性能更优越,调试过程当中可随时进行调整,整个结构无须拆卸,维 修方便,结构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折弯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弯机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折弯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其包含刀组部1和模组部2,刀 组部1设于模组部2的一侧。如图2所示,所述刀组部1设有气缸固定座11、滑轨12、滑块13、剪刀板14、角座 15和剪刀16。所述气缸固定座11与模组部2连接,所述滑轨12固定在气缸固定座11上, 所述滑块13通过两侧的压条卡设在滑轨12的轨道上,所述剪刀板设于滑块13上,在剪刀 板14的两侧通过剪刀挡块加固,所述剪刀16通过角钢15设于剪刀板14上。当工作时通 过外部气缸提供的动力驱动滑块13运动,然后滑块13带动剪刀16工作。所述模组部2设有折弯座20,在折弯座20上部的一侧设有弯刀上座21,弯刀上座 21上套设连体上轴22,在连体上轴22下部套设有外模23,在连体上轴22上设有固定外模 座221和外模连接块222,外模连接块222卡设在固定外模座221上;在对应连体上轴22下 部的折弯座20上设有连体下轴24,连体下轴24采用拉紧一下轴锁咀装置25的方式固定, 这样下轴锁咀装置25通过锥孔配合,在连体下轴24上部设有折弯内模201,并且折弯内模 201与外模23采用点接触。在连体下轴24的下部设有折弯下座26,折弯下座26套设在下 轴锁咀装置25上,固定在折弯座20上。所述折弯座20 —侧还设有送料滑轨27,在送料滑 轨27的前端设有压料轴28,压料轴28上部设有调节固定座和调节螺丝29,通过调节调节 螺丝29控制压料轴28控制进料。终上所述,一个设计良好的折弯机构必须建立在与它组成的所有配件,如果其中 某个地方应用不合理将会导致整个结构性能降低,组织生成结构,结构生成主体,所以需要 通过整体结构配才能达到凸出的效果。本技术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 以有所变化的,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技术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 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权利要求一种折弯机构,其包含刀组部和模组部,所述刀组部设于模组部的一侧,所述模组部设有折弯座,所述折弯座上部的一侧设有弯刀上座,所述弯刀上座上套设连体上轴,所述连体上轴下部套设有外模,所述连体上轴上设有固定外模座和外模连接块,所述外模连接块卡设在固定外模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连体上轴下部的折弯座上设有连体下轴,所述连体下轴采用拉紧一下轴锁咀装置的方式固定,所述下轴锁咀装置通过锥孔配合,所述连体下轴上部设有折弯内模,所述折弯内模与外模采用点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下轴的下部设有折弯下 座,所述折弯下座套设在下轴锁咀装置上,固定在折弯座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座一侧还设有送料滑轨, 所述送料滑轨的前端设有压料轴,所述压料轴上部设有控制进料的调节固定座和调节螺 丝。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组部设有气缸固定 座、滑轨、滑块、剪刀板、角座和剪刀,所述气缸固定座与模组部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在气缸 固定座上,所述滑块通过两侧的压条卡设在滑轨的轨道上,所述剪刀板设于滑块上,所述剪 刀板的两侧通过剪刀挡块加固,所述剪刀通过角钢设于剪刀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构,其包含刀组部和模组部,刀组部设于模组部的一侧,模组部设有折弯座,折弯座上部的一侧设有弯刀上座,弯刀上座上套设连体上轴,连体上轴下部设有外模,连体上轴上设有固定外模座和外模连接块,外模连接块卡设在固定外模座上,对应连体上轴下部的折弯座上设有连体下轴,连体下轴采用拉紧一下轴锁咀装置的方式固定,连体下轴上部设有折弯内模。本技术一种折弯机构的外模的连体下轴采用拉紧装置的固定方式,通过锥孔配合,精度高,零间隙。并且折弯机构在折过大角度时不会刮伤刀,折弯内模与外模采用点接触弯曲,使折弯的角度更大。文档编号B21D11/00GK201552221SQ20092022079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机构,其包含刀组部和模组部,所述刀组部设于模组部的一侧,所述模组部设有折弯座,所述折弯座上部的一侧设有弯刀上座,所述弯刀上座上套设连体上轴,所述连体上轴下部套设有外模,所述连体上轴上设有固定外模座和外模连接块,所述外模连接块卡设在固定外模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连体上轴下部的折弯座上设有连体下轴,所述连体下轴采用拉紧一下轴锁咀装置的方式固定,所述下轴锁咀装置通过锥孔配合,所述连体下轴上部设有折弯内模,所述折弯内模与外模采用点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仟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