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菌的纯化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纯化被细菌污染的真菌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经常是混生的,包括真菌与细菌的混生,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 上需要单一的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对于被细菌污染的真菌菌丝体,现有的去除细菌的方法 有两类,第一类,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等以化学方法抑制细菌。第二类,可使用一定的 装置去除真菌上的细菌,方法有3个,1、先将真菌接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加上一层琼胶培养 基,菌丝体可以穿透这层琼胶培养基在表面生长。这样可以把细菌和真菌分开。2、将真菌接 种在琼胶平板上,然后在上面加一片灭菌的盖玻片稍微向下压紧,使盖玻片和培养基之间 没有空隙,真菌的菌丝体可以穿过琼胶培养基而在盖玻片四周生长。3、利用玻璃环使真菌 和细菌分开,即用一般孢子萌发实验使用的玻璃环,用三根细短玻璃棒架空在培养皿的中 央,真菌的菌丝就从玻环的下面穿过培养基而生长到外面来,细菌则限制在环内(方中达 《植病研究法》)。 但上述方法对于严重污染和与真菌结合紧密的细菌的去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严重污染和与真菌结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化被细菌污染的丝状真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封口膜(1)、纯化杯(7)、纯化真菌收集层(8)和生物纯化柱(6)组成,封口膜(1)覆盖在纯化杯(7)的上口,纯化杯(7)中悬挂设有生物纯化柱(6),纯化杯(7)的底部设有纯化真菌收集层(8);所述的封口膜(1)是由防尘膜和一层中间设有接种口(2)的耐高温塑料薄膜组成,接种口直径(2)小于纯化杯(7)上口的直径;所述的纯化真菌收集层(8)为植物组织浸出液、水、琼脂和/或糖组成。所述的生物纯化柱(6)由基材和真菌培养液组成,基材与真菌培养液按照1∶1~2(W/W)的比例混合,所述的基材为多孔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纯化被细菌污染的丝状真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封口膜(1)、纯化杯(7)、纯化真菌收集层(8)和生物纯化柱(6)组成,封口膜(1)覆盖在纯化杯(7)的上口,纯化杯(7)中悬挂设有生物纯化柱(6),纯化杯(7)的底部设有纯化真菌收集层(8);所述的封口膜(1)是由防尘膜和一层中间设有接种口(2)的耐高温塑料薄膜组成,接种口直径(2)小于纯化杯(7)上口的直径;所述的纯化真菌收集层(8)为植物组织浸出液、水、琼脂和/或糖组成。所述的生物纯化柱(6)由基材和真菌培养液组成,基材与真菌培养液按照1∶1~2(W/W)的比例混合,所述的基材为多孔材料。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化被细菌污染的丝状真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基材为干燥树枝、珍珠岩、耐高温海绵或木屑中的任意一种。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化被细菌污染的丝状真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