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645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所述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包括花键主轴,所述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包括一对信号装置和一由提综臂及提综臂轴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信号装置连接的提综装置,特点是:所述的提综装置还包括有一后摆动盘连接座、前摆盘连杆和前、后摆动盘。本技术方案满足织机织造双层织物所需的三个织造梭口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或改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用于形成织机双层织造所需的综框的织造梭口 。
技术介绍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又简称为旋转多臂机,旋转多臂机的概念在文献例如中国专利 文献中早有见诸,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86879A。 如纺织业界所知之理,属于织物面料范畴的起绒织物的档次是较高的,其用途也 是十分广泛的,既可用作服饰面料,又可作为寝装面料、工艺品装饰装璜面料以及作为长毛 绒、人造毛皮和裘皮等。起绒织物的织造方法有多种,但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双层分割 法,之所以人们器重双层分割方法,是因为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和产能大的优势。在双梭 口绒织机上织造出双层结构的坯布后经起绒,再通过绒割刀分割(剖幅),织物里层形成平 整的绒面,等同于同时织造两幅绒织物,故生产效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又如业界所知之 理,织机编织(织造)双层割绒织物,需每梭同时对两个梭口投纬打纬,才能形成的由绒经 固结着的双层面料。 由上述说明可知,要想获得双层织物,织机开口运动需要有三个梭口,即为中间梭 口上层、中间梭口下层和全投梭口,这三个梭口分别固结上层地经组织、下层地经组织和 上、下两层的绒经组织。为此,织机需配置具有三个梭口的选择与输出功能的织造梭口开口 机构。进而由业界所知之理,织机织造梭口开口机构(也称开口装置)具有技术要求高、专 业性强和通用性好的长处,常常以独立的机构由专业生产厂商生产,而后供给织机生产厂 商(整机厂)联机配套使用的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分为凸轮开口机构,多臂开口机构和提花 机开口机构等。 近几年来,织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电子化、高速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因此旋转式 结构的电子花样控制的多臂机即前述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正逐渐成为该种织机配套的主 流,这是由于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织机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具有机电一体化和翻改品种方便 的优势以及采用积极式回综、速度和织造效能高等特点。然而,已有技术中广为使用的旋转 式电子多臂机的织机织造梭口开口机构仅能输出开口上、下位置,即形成单个织机梭口,因 而无法满足为织造双层组织结构的织物的织机所需的三个梭口的要求,具体的结构由图6 所示。图6所示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开口机构包括信号装置26、提综装置27,提综装置 27与信号装置26固连,信号装置26的具体结构与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CN1186879A所公开 的结构基本相同,提综装置由提综臂18和提综臂轴17构成,提综臂18转动地设置在提综 臂轴17上并且与信号装置26的连杆16连接,图中未给出的织机的综框通过刀片及连杆与 提综臂18连接。织机动力通过传动轴,使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作匀速运动,由于凸轮机 构的作用,使花键主轴和安装在花键主轴上的信号凸轮作变速运动,信号凸轮带动信号摆 架摆动。由信号装置26和提综装置27相互配合而构成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织机织造梭 口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磁铁1未接收到信号时,吸铁摆臂2在自身弹簧力的作用3下,吸铁摆臂2的支承点3作用于第一信号摆臂6的一端的凹坑4,第一信号摆臂6在克服 第一弹簧5的作用力下绕第一信号摆臂轴7顺时针转动,第一信号摆臂6的另一端的第一 信号摆臂凹圆弧8与偏心盘10的偏心盘凸圆弧9分离。此时,第二信号摆臂22在第二弹 簧24的作用下,第二信号摆臂22 —端的第二信号摆臂突缘20压住在离合爪15的离合爪 凹缘19内,使离合爪15的凸肩14脱离内花键盘11的内花键盘凹坑13,离合爪15位于内 花键盘11的外径之外,偏心盘10与内花键盘11处于分离状态(因离合爪15是安装在偏 心盘10的偏心盘芯轴21上的),在该状态下,当花键主轴12带动内花键盘11转动时,偏心 盘10不再转动,使套在偏心盘10上的偏心盘连杆16处于静止状态,与偏心盘连杆16固连 的提综装置27的提综臂18不运动,从而使通过刀片及连杆与提综臂18连接的综框处在低 位梭口,即综框静止在低位梭口 ;当电磁铁1接到信号时,产生磁性,将吸铁摆臂2吸住,在 连同电磁铁1摆动中,吸铁摆臂2克服自身弹簧力,使其支承点3作用于第二信号摆臂22, 克服第二弹簧24的弹簧力,第二信号摆臂22绕第二信号摆臂轴23逆时针转动,使其下端 的第二信号摆臂突缘20与离合爪15的离合爪凹缘19脱开,在拉簧25的作用力下,离合爪 15内半圆的凸肩14与内花键盘11上的内花键盘凹坑13相嵌合,使离合爪15与内花键盘 11结为一体,内花键盘11在花键主轴12的带动下,带动偏心盘10 —起转动,使套在偏心盘 10上的联杆16运动,从而推动提综臂18绕提综臂轴17转动,通过刀片及连杆的作用使综 框运动到高位梭口,从而完成输出开口上下位置的运动,即形成单个织机梭口,满足编织单 层织物的织机的梭口开口要求。 由上述对图6的说明可知,已有技术中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织机织造梭口开口 机构虽然具有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机电一体化、翻改品种方便、积极式回综和速度高的长 处,但不能满足织机织造梭口所需的三个梭口要求无疑是一大缺憾,其最终结果是对织机 织造双层织物如前述的起绒织物构成了制约。如果摒弃前述结构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织 机织造梭口开口机构而采用由专业生产厂商特制的织机织造开口机构,那么除了产生无法 体现电子化、高速化和节能化的问题外,还导致资源的浪费问题。 鉴上,如何使已有技术中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织机织造梭口开口机构实现(具 备)三个织造梭口而藉以满足织机加工双层织物要求成了业界关注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经本申请人长期探索与实践,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即将介绍的技术方 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织机织造双层织物所需的三个织造梭口要求 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所述 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包括花键主轴,所述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包括一对信号装置和一由提综 臂及提综臂轴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信号装置连接的提综装置,特点是所述的提综装置还 包括有一后摆动盘连接座、前摆盘连杆和前、后摆动盘,后摆动盘连接座延伸于提综臂18 上,并且与后摆动盘的上端枢轴连接,后摆动盘的中部与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中的其中一 个信号装置枢轴连接,而后摆动盘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提综臂轴上,前摆盘连杆的一端与 提综臂枢轴连接,另一端与前摆动盘的一端枢轴连接,前摆动盘的中部与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中的另一个信号装置枢轴连接,而前摆动盘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提综臂轴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摆动盘连接座上开设有第一配接槽和第一销轴孔,而所述的后摆动盘的上端配设有第一轴承,在第一销轴孔和第一轴承内设置第一销轴,并且后摆动盘的上端的边缘部位镶置于所述的第一配接槽内。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摆动盘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二销轴孔并且该后摆动盘在朝向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中的其中一个信号装置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与信号装置配接的第二配接槽,所述的第二销轴孔内设置用于将后摆动盘与信号装置连接的第二销轴;所述的前摆动盘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三销轴孔并且该前摆动盘在朝向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中的另一个信号装置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与信号装置配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所述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包括花键主轴(12),所述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包括一对信号装置(26)和一由提综臂(18)及提综臂轴(17)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信号装置(26)连接的提综装置(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综装置(27)还包括有一后摆动盘连接座(28)、前摆盘连杆(29)和前、后摆动盘(30、31),后摆动盘连接座(28)延伸于提综臂(18)上,并且与后摆动盘(31)的上端枢轴连接,后摆动盘(31)的中部与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26)中的其中一个信号装置(26)枢轴连接,而后摆动盘(31)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提综臂轴(17)上,前摆盘连杆(29)的一端与提综臂(18)枢轴连接,另一端与前摆动盘(30)的一端枢轴连接,前摆动盘(30)的中部与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26)中的另一个信号装置(26)枢轴连接,而前摆动盘(30)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提综臂轴(1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所述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包括花键主轴(12),所述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包括一对信号装置(26)和一由提综臂(18)及提综臂轴(17)构成的并且与所述的信号装置(26)连接的提综装置(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综装置(27)还包括有一后摆动盘连接座(28)、前摆盘连杆(29)和前、后摆动盘(30、31),后摆动盘连接座(28)延伸于提综臂(18)上,并且与后摆动盘(31)的上端枢轴连接,后摆动盘(31)的中部与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26)中的其中一个信号装置(26)枢轴连接,而后摆动盘(31)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提综臂轴(17)上,前摆盘连杆(29)的一端与提综臂(18)枢轴连接,另一端与前摆动盘(30)的一端枢轴连接,前摆动盘(30)的中部与所述的一对信号装置(26)中的另一个信号装置(26)枢轴连接,而前摆动盘(30)的下端转动地设置在提综臂轴(17)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 摆动盘连接座(28)上开设有第一配接槽(47)和第一销轴孔(38),而所述的后摆动盘(31)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红吕雪奎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