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中的连杆的联接滑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42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滑动件,用于联接/脱离用于织机的各个连杆(B)与旋转多臂机构的驱动轴(S),其特征在于,滑动件(Q)的联接端(Q↓[I])与成形于所述驱动轴(S)上或成形于与该驱动轴一体化的驱动环(A)上的相应的座(I)之间的接合方式是锥形联接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的联接滑动件,本专利技术特别 涉及以下类型的滑动件,即具有优化的高频率联接/脱离性能,以能够 成功地应用于最新一代的高速织机。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形式的滑动件的大致结构已在EP-B-234321中公开,其内 容在此结合参考。简言之,参考附图1,在采用该类型的滑动件的旋 转多臂机构中,综框的提升/下降交替运动是由相应的连杆B控制的, 该连杆通过偏心轮E安装在多臂机构驱动轴S上。更确切地说,偏心 轮E位于与轴S —体化并且同心的驱动环A和连杆B的大头端之间。偏心轮E可以交替地或根据指令与连杆B或环A整体化旋转,确 切地说是通过移动可以在轴S直径方向上沿着与偏心轮E —体化的引 导装置G滑动的键形滑动件Q。事实上,机械控制装置能够将滑动件 Q径向地移动到外部位置,使所述的滑动件脱离环A。与之相反,滑 动件Q的回程弹簧装置的作用是使它进入到成形于环A上的直径方向 对面位置的联接匹配座I的内部位置(如图l所示)。电磁装置(未示 出)作用在滑动件Q的外端Qe上,以在设定的时间长度内将其保持 在通过所述机械控制装置移动而进入的外部位置上。在该时间周期中,为了避免由于环A的振动或摩擦拉动而产生的 不希望有的偏心轮E旋转,两个对面相向的杆L铰接在引导装置G 上,杆的一端通过相应的锚定在偏心轮E适当位置上的弹簧M总是 保持牵引状态。两个杆的自由端定位于滑动件Q的下面(且因此它们 在图1中仅部分可见)并相互啮合,用以在滑动件自身被所述的控制 装置带入其外部位置时, 一起组成活动的能弹性地接合两个相对的凹 槽C中的一个的制动件,该凹槽相应于滑动件Q的两个可能的脱离 位置设置在杆的大头端内。当键形滑动件Q位于其外部位置即脱离环A时,轴S的转动不会 限制连杆B的任何运动,事实上,它被稳定地保持在由于与两个凹槽 C中的一个相接合的杆L的作用而精确确定的位置中,且相应的综框 因而不发生任何移动。与之相反,当滑动件Q位于其与环A相接合的 内部位置时,轴S的转动会导致偏心轮E的同步运动,并因此导致了 连杆B的小头端相对于轴S的轴线的线性交替移动。该移动通过适当 的杠杆作用导致了与所述连杆相连接的综框的提升运动(旋转第一个180°)和下降运动(旋转第二个180°)。滑动件Q与环A的联接,可以仅在设置在环A上的两个相对的 座I中的一个位于相应于滑动件A的联接端Q:的位置时才发生。事实 上,如果在该时点,将该滑动件保持在其外部位置的电磁装置是不起 作用的,该滑动件就会被与环A的相应座I接合的弹簧装置召回。由于这个系统的贡献,可以获得综框的运动的所有预定序列。事 实上,只要相应的多臂机构连杆的滑动件Q是永久地与设置在环A上 的一个座I相接合,每只综框就以交替持续和有规律的方式提升和下 降,而当综框在提升或下降的位置保持静止时,无论何时滑动件Q对 抗上述弹簧装置而脱离环A,它均会位于相应于成形于杆的大头端的 两个相对的凹槽中的任意一个中。因此,可以获得任何所需的织物组 织。在已知类型的多臂机构中,滑动件/环的联接方式是典型的平面和 平行的键合联接,因此仅具有足够元件间相互滑动的配合公差。这样 的联接方式需要元件之间具有优化和稳定的用以致动的相对位置关 系。随着织机速度的增长和振动的出现,已知装置的如下情况不再罕 见,即不时地失去滑动件Q的联接,非接合性地撞击所述座的边缘, 而不是与所期望的环A的座I在该处相接合,并且在轴S随后的半圏 旋转中,摩擦所述环A外表面上的摩擦层直到它抵达直径方向上对面 的座I。该缺陷的后果既在于纺织品性质方面,即会导致想要的织物组织再生产的缺失,也在于机械方面,因为假性联接导致的滑动件撞击和因而在环A外壁上的摩擦导致了不希望有的过早磨损。通过在滑动件Q的联接端Q,和相应的座I的接口部上都形成斜 面来消除这个缺陷的尝试仅提供了非常有限的改进效果。因此目前仅 能将上述类型的旋转多臂机构应用到预计运转速度不超过600綷/分的 织机上,否则故障频率将高得令人无法接受。尽管在当前市场中可以获得基于不同操作原理的旋转多臂机构, 所述的多臂机构能够在高于600绰/分的速度下无故障运转,但由于其 结构简单且牢固,具有如上文所述的结构的多臂机构的需求量仍然是 很大的,并因而具有未得到满足的对于径向滑动件型的旋转多臂机构 的市场需求,该旋转多臂机构还可以被应用到比目前该类多臂机构能 安装的织机速度更快的织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上述类型多臂机构的联接滑动 件,它适用于常规的操作,即,即使在织机速度超过带有该类型多臂 的织机的现有可能速度时也不会失去联接。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用于联接/脱离各个连杆和织机旋转多臂驱动轴 的滑动件达到该目的,其特征在于,滑动件的联接端与相应的成形于 所述轴上或成形于与该轴一体化的环上的座I之间的联接副是平面锥 形的联接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附加特征,所述平面锥形的联接副进一步至少 包括机械制动件,它在锥形联接副的相对壁达到完全接触之前决定了 滑动件在联接步骤过程中的终止位。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益处将在下面的关于本专利技术优选具体实 施方式的描述中更加明显,如参考附图所示,其中图1是其中一个已知类型的织机旋转多臂机构的连杆的侧面正视 图2是在多臂机构驱动轴的转动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位于脱离位置 的滑动件的放大图3与图2类似,带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位于脱离位置并对准 其中 一 个设置在与多臂驱动轴 一体化的环上的联接座;图3A是圏在图3中的圆闺内的平面锥形联接副的细节放大图(放 大比率约10:1 )。图4和4A分别与图3和3A类似,示出了处于联接位置的平面锥 形联接副。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放大示出轴S和各自的驱动环A的细节的图l和图2,使用 了键式滑动件Q的旋转多臂连杆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已经在本专利技术说 明书的
技术介绍
部分加以说明,为达到上述目的,其上形成有两个相 对的用于联接滑动件Q的联接端Qt的座I。图2示出了滑动件Q脱 离环A的位置。在该位置,轴S和驱动环A的旋转不会导致连杆B 和在此与之连接的综框的任何移动。每旋转180。,成形于环A上的两个座I中的一个就正好位于对应 滑动件A的位置,如图3所示,且在此位置可以控制滑动件与环之间 的联接,使将滑动件保持在其外部位置的电磁装置失去作用,这样该 滑动件就会被上述回程弹簧装置推入联接位置。这在放大细节的图3A中更明显,成形于环A上的座I具有会聚 的倾斜侧壁l,分别平行于滑动件Q的联接端(^的对应的侧壁2,以 在滑动件Q被引入座I时产生两个元件之间的锥体侧壁的两对平面联 接副(下文中称为"平面锥形联接副")。由于采用了这种特殊型式的联 接副,在图3A所示的脱离位置,平面锥形联接副的壁1和2具有远 远大于传统平面联接副的外周间隙P,例如定为1毫米。这种增大的 间隙大大减少了错过联接的风险,并能在高速和出现振动和/或两个联 接元件之间的相对微小移动时确保联接副的接合。事实上,平面锥形联接副提供了高度简易、精确、安全和渐进式 的联接,并进一步能够以预定的角度作用在联接副的所述侧壁的斜面 上,以改变联接副的功能。事实上,带有较緩和地倾斜(相对于通常与多臂机构的轴S的径向同向的滑动件Q的轴线而言)的壁的联接副 在渐进性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滑动件,用于联接/脱离用于织机的各个连杆(B)与旋转多臂机构的驱动轴(S),其特征在于,滑动件(Q)的联接端(Q↓[I])与成形于所述驱动轴(S)上或成形于与该驱动轴一体化的驱动环(A)上的相应的座(I)之间的接合方式是锥形联接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卡尔扎费尔里E·塔斯卡
申请(专利权)人:FIRST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