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1、以往已知如下车身前部构造,其作为承受车身前部的前期碰撞的部件而具有使碰撞荷载所输入的内侧支承部和前照灯的固定框架一体成形的树脂制保险杠支承托架(例如专利文献1)。该保险杠支承托架安装于设有气囊传感器的散热器侧车架的前表面。
2、根据这样的车身前部构造,使保险杠支承托架的内侧支承部在前方碰撞时的前期通过劈裂应力而被破坏。由此车身前部构造不会使噪音成分混入g波中,能够防止气囊传感器的误工作。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31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但是,以往的车身前部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当前方碰撞时直到保险杠支承托架被破坏时的冲击值输入至散热器侧车架的气囊传感器之前,存在时间间隔。由此,担心以往的车身前部构造会因破坏后的冲击余波而导致气囊产生误工作。因此,期待气囊传感器的冲击探测精度优异的车身前部构造。
2、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是第1托架和第2托架接合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托架比所述第1托架脆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托架在侧视观察时呈拱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托架以及所述第2托架的截面呈コ字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是第1托架和第2托架接合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托架比所述第1托架脆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晃宽,伊藤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