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视光源及包括这种光源的层叠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4501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透视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一个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透明基板及其透明封装层,自基板表面顺序设置第一透明电极层、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有机功能层之上还包括透明度为60%-99%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可透视光源第一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设置待透视物面,第二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观察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光源的OLED中的阴极设置为低透光率的结构,是光源具备在发光点亮的同时,从阴极出光侧能够透过光源看到光源另一侧环境,该类可透视光源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需照明同时还须透明的应用环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源,尤其是一种可透视光源及包括这种光源的层叠显示器 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其形体薄、面积大、全固化、柔性化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显示与照明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非常多的情况下,仅需要对所观察或所阅读位置进行光照, 例如,在光照不充足的环境里阅读书籍或其他自身不发光的阅读器,同时,又不希望影响他 人,就需要仅在书籍或阅读器投射光,同时,最好该光线不具有发散性。现有的LED灯由于 为点光源,其光发散于四周各个方向,无法将有限的亮度完全集中于需阅读位置。另外,其他领域,如各种仪表盘面,现有仅为透明玻璃,而在需要读取数据时,也不 需要太多光照,仅能清晰读取仪表数据即可。现有一些仪表在其表内指针或其他指示位置 设置荧光材料,可在黑暗时发光,但由于该类材料须在吸收一定光之后才会发光,而且不具 有可控性,同时,其亮度非常低,无法满足整个仪表内部光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并可透视的光源及包括这种光源的层叠显 示器件。本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之可透视光源,包 括至少一个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透明基板及其透明封装层,自基板表面顺序设 置第一透明电极层、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有机功能层之上还包括透明 度为60% -99%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可透视光源第一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设置待透视物 面,第二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观察面。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透明度优选为60% -85%。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设置发光/不发光切换装置。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为色光选择型器件。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还设置色光选择装置。所述色光选择型器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色光的发光功能层/透明电极结构的叠 加。所述色光选择装置为关断或导通透明电极与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形成回路的开关。所述不同色光的发光功能层为蓝色光功能层、红色光功能层或绿色光功能层中的 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A层及B层所述A层选自碱金属的氮化物、碳酸盐、硼氢化物或氢化物,或蒸镀碱金属的氮化 物、碳酸盐、硼氢化物或氢化物制备的碱金属单质;所述B层为金属Ag、Al。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还包括C层,所述C层选自ALq3、氟化镁、一氧化硅、二氧化 硅、氟化钙、硒化锌、硫化锌、氧化锌、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中的一种。所述A层厚度为0. 5nm-50nm, B层厚度为10nm_50nm。本技术的叠层显示器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及叠加在其第一电极出光面的非发光器件。所述非发光器件为显示不发光器件。所述非发光器件为透射性液晶显示器、电子纸显示器、电致变色器件或无背光源 液晶显示器。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为显示器件或光源器件。本技术将光源的OLED中的阴极设置为低透光率的结构,是光源具备在发光 点亮的同时,从阴极出光侧能够透过光源看到光源另一侧环境,该类可透视光源可广泛应 用于各类需照明同时还须透明的应用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OLED可透视光源结构剖面图;11基板,12第一透明电极,13有机功能层,14第二透明电极,15封装盖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可透视光源应用于阅读一般书籍使用示意图;21书籍,22可透视光源(玻璃基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柔性可透视光源应用于阅读一般书籍使用示意图;31书籍,32可透视光源(透明柔性基板)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可透视光源应用于仪表;41 仪表,42可透视光源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4、5可透视光源应用于需借助外界光线的显示屏结构示意 图;51需借助外界光线的显示屏幕,52可透视光源,53装置外壳图6本专利技术OLED可透视可调色光源结构剖面图。61 基板,62 第一透明电极,63 红色光功能层,64 透明电极,65 蓝色光功 能层,66透明阴极,67绿色光功能层68第二透明电极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部分之可透视光源,参照附图1,为可透视光源剖视图,包括至少一个 OLED器件,OLED器件包括透明基板及其透明封装层,自基板表面顺序设置透明阳极层、有 机层,OLED器件还包括透明度为60% -99%的透明阴极层,可透视光源阳极出光面为设置 待透视物面,阴极出光面为观察面。参照图1所示,其中1为透明基片,可以是玻璃或是柔性基片,柔性基片采用聚酯 类、聚酰亚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2为阳极层,可以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导电聚合物, 无机材料一般为ΙΤ0、氧化锌、氧化锡锌等金属氧化物或金、铜、银等功函数较高的金属,最 优化的选择为ΙΤ0,有机导电聚合物优选为PED0T:PSS、PANI中的一种材料;3为有机功能 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其中空穴传输层采用空穴传输能力较强的P 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一般为三苯胺类化合物,如NPB、TPD、MTDATA等材料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优选为NPB ;有机发光层采用小分子或聚合物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小分子主体材料一般使 用联苯-咔唑类(如CBP)或苯-咔唑类(如DCB、CPF)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聚合物主体材 料一般为聚乙烯咔唑或聚芴类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磷光染料一般为发蓝光的金属有 机配合物,如FIrpic、FIr6、FPtl等;电子传输层,一般为金属有机配合物(如Alq3、BAlq、 Gaq3、Al(Saph_q)或Ga (Saph-q))、芳香稠环类(如 pentacene、茈)、邻菲咯啉类(如 Bphen、 BCP)或噁二唑类(如PBD)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4为阴极层(金属层),一般采用银、锂、 镁、钙、锶、铝、铟等功函数较低的金属或它们与铜、金、银的合金,本专利技术优选为lOnm—— 50nm的Ag ;5为透明封装盖,一般采用玻璃或透光率较高的薄膜封装。制备步骤详细实施方式阐述如下(1)利用热的洗涤剂超声和去离子水超声的方法对透明导电基片IT0玻璃进行清 洗,清洗后将其放置在红外灯下烘干,然后对烘干的IT0玻璃进行紫外臭氧清洗和低能氧 离子束轰击的预处理,其中导电基片上面的IT0膜作为器件的阳极层,IT0膜的方块电阻为 5Q 100 Q,膜厚为80 280nm ;(2)将具有空穴传输功能的主体材料与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材料以一定的比例溶 解在氯仿中。将磷光染料与荧光染料分别溶解在氯仿中。按照不同的浓度吸取相应体积的 三种溶液进行配比。混合溶液在进行旋涂甩膜前用0.45 ym的滤头进行过滤。通过调节转 速来控制膜厚,用红外灯烘干,其膜厚约80nm左右;(3)将上述经过旋涂处理并烘干的IT0玻璃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X10-5 9X10-3Pa,然后在上述旋涂膜上蒸镀一层电子传输层,材料薄膜的蒸镀速率为0. 01 0. 5nm/s,膜厚为20 80nm ;最后送入真空镀膜机,蒸镀一层电子传输材料;(4)保持上述真空腔内压力不变,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之上依次蒸镀金属层、金属氟 化物层或合金层作为器件的阴极层,其中合金层采用双源蒸镀的方法进行掺杂。可透射光源之色光选择性器件的制备过程如下采用叠层器件结构和电路控制来实现光源颜色的变化。如图5所示是实施例2光 源的结构剖面和电路图,基板61上依次设置阳极层62,红色有机功能层63、透明电极64、蓝 色有机功能层65、透明电极66、绿色有机功能层67及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透视光源,包括至少一个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透明基板及其透明封装层,自基板表面顺序设置第一透明电极层、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有机功能层之上还包括透明度为60%-99%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可透视光源第一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设置待透视物面,第二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观察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透视光源,包括至少一个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透明基板及其透明封装层,自基板表面顺序设置第一透明电极层、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有机功能层之上还包括透明度为60%-99%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可透视光源第一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设置待透视物面,第二透明电极出光面为观察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透明度为 60% -8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设置发光/不 发光切换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为色光选择 型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视发光器件还设置色光 选择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光选择型器件包括至少两 个不同色光的发光功能层/透明电极结构的叠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光选择装置为关断或导通 透明电极与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形成回路的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色光的发光功能层为蓝 色光功能层、红色光功能层或绿色光功能层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透视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王静张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