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289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包括捅头,捅头上端面为作用面;和一组竖直排列的导向杆,导向杆分别设于各自导杆座内,其上端嵌接于捅头内并相对于整个捅头下端面呈均匀分散排列;以使捅头在水平位的移动受限、竖直位可自由移动;还有油缸,油缸活塞杆的头部顶靠在所述捅头的下端面上,形成一驱动所述捅头向上的驱动力。该装置通过将原来的向下捅改为向上顶,这样就解决了在向下捅时由于重力和冲击力的同时作用而使铸件出箱时的速度太快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对未完全冷却铸件的损坏几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捅箱时用来将砂箱中砂胎和铸件与砂箱进行分离的顶出砂直O
技术介绍
在铸造造型自动线中,在捅箱前要对铸件进行冷却,不过有些铸件壁厚比较厚,虽 然经过冷却段的冷却处理,但铸件并不能完全得到冷却,在执行向下捅箱的操作时,由于捅 箱力量非常大,冲击力很大,捅箱时是依靠外力的震动来将砂箱中的砂胎和铸件与砂箱分 离开,在壁厚较厚的铸件没有完全冷却时进行的捅箱操作将会造成没有完全冷却的铸件受 到冲击后变形或裂 缝,从而造成铸件报废的情况发生。由于单纯依靠延长冷却时间来提高 冷却率的操作对实际生产来说并不经济,因而最好通过调整捅箱来达到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损坏壁厚 较厚工件由于冷却不到位的情况下捅箱后报废的顶出砂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包括一捅头,所述捅头上端面为作用面;和一组竖直排列的导向杆,所述各导向杆分别设于各自导杆座内,所述各导向杆的 上端嵌接于所述捅头内并相对于整个捅头下端面呈均勻分散排列;形成导向杆组对所述捅 头在空间位的控制,并保持捅头在水平位的移动受限和竖直位的自由移动状态;和—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的头部顶靠在所述捅头的下端面上,形成一驱动所述捅 头向上的驱动力。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顶出砂装置,解决在捅箱时冲击力过大带来的不足,通过将原 来的向下捅改为向上顶,这样就解决了在向下捅时由于重力和冲击力的同时作用而使铸件 出箱时的速度太快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对未完全冷却铸件的损坏几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活塞杆头部与捅头下端面的顶靠点位于 下端面的几何中心位。当作用点出现在中心位时有利于作用力的更优化、更经济。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头部与所述捅头可以固定连接。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导向杆为2根或3根。采用2根或3 根的导向杆以尽量少的结构来实现了所需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捅头的上端面为平面。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捅头 2——导向杆 21——导杆座 3——油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捅头1作用面朝上,下面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导 向杆2固定,导向杆2从导杆座21穿设而出,捅头1下端的中部与油缸3的活塞杆头部相 接触,活塞杆头部顶靠在捅头上,通过油缸的液压活塞杆推动,对捅头实现顶起和落下的操 作,进而可以用于捅箱的顶出砂。两个导杆座可以通过一连接板(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连接为一体,由于导向杆 被导杆座所限位和引导,因而捅头仅限于在上下方位的运动,其左右方位的偏移将受到限 制,这样可以有利于其捅箱的施力。而平整的捅头上部面 也有利于对砂箱完成捅箱操作。本装置解决了在向下捅箱时,由于捅箱力量非常大,冲击力很大,造成没有完全冷 却的铸件受到冲击后变形或裂缝,造成铸件报废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捅头,所述捅头上端面为作用面;和一组竖直排列的导向杆,所述各导向杆分别设于各自导杆座内,所述各导向杆的上端嵌接于所述捅头内并相对于整个捅头下端面呈均匀分散排列;形成导向杆组对所述捅头在空间位的控制,并保持捅头在水平位的移动受限和竖直位的自由移动状态;和一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的头部顶靠在所述捅头的下端面上,形成一驱动所述捅头向上的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头部与捅头 下端面的顶靠点位于下端面的几何中心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头部与所 述捅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为2或3根。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捅头的上端面 为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包括捅头,捅头上端面为作用面;和一组竖直排列的导向杆,导向杆分别设于各自导杆座内,其上端嵌接于捅头内并相对于整个捅头下端面呈均匀分散排列;以使捅头在水平位的移动受限、竖直位可自由移动;还有油缸,油缸活塞杆的头部顶靠在所述捅头的下端面上,形成一驱动所述捅头向上的驱动力。该装置通过将原来的向下捅改为向上顶,这样就解决了在向下捅时由于重力和冲击力的同时作用而使铸件出箱时的速度太快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对未完全冷却铸件的损坏几率。文档编号B22D29/00GK201565590SQ200920232029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玉南 申请人:苏州苏铸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捅箱的顶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捅头,所述捅头上端面为作用面;和一组竖直排列的导向杆,所述各导向杆分别设于各自导杆座内,所述各导向杆的上端嵌接于所述捅头内并相对于整个捅头下端面呈均匀分散排列;形成导向杆组对所述捅头在空间位的控制,并保持捅头在水平位的移动受限和竖直位的自由移动状态;和一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的头部顶靠在所述捅头的下端面上,形成一驱动所述捅头向上的驱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铸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