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负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其理论上限(300wh kg-1),这限制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导致所谓的“里程焦虑”。相比于商业化石墨负极,锂金属负极由于具备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和极低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3.040v vs.标准氢电极)而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力候选负极材料。同时,锂金属负极能够广泛匹配不同种类的正极材料,例如可以是常规的含锂正极材料,也可以是不含锂的正极材料,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锂金属负极存在锂枝晶生长的问题,形成的锂枝晶可能会刺穿隔膜,致使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从而造成电池热失控等安全事故。
2、现有技术公开的锂金属电池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锂枝晶的生长过程通常是无序且持续的,这增加了锂枝晶刺穿液态电池的隔膜的风险,并且无论是在液态电池还是固态电池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包括锂合金层和设置在所述锂合金层至少一侧的修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包括一维导电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与所述金属卤化物的质量比为1:(10~40),优选为1:(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合金层包括锂合金和氟化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包括锂合金层和设置在所述锂合金层至少一侧的修饰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包括一维导电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与所述金属卤化物的质量比为1:(10~40),优选为1:(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合金层包括锂合金和氟化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合金层的厚度为2~50μm,优选为10~20μm;
6.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明,曾德武,曾天谊,魏礼勇,柯龙威,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