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前端模块、车辆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主动格栅从布置位置分为上格栅主动格栅和下格栅主动格栅;传统燃油车上下格栅均进气,可通过在上格栅、下格栅位置设置主动格栅大大降低风阻约10cts,而新能源大趋势下,ev及phev车型多采用新能源造型,上格栅封闭,只保留下格栅。
2、然而,在phev车型只保留下主动格栅的情况下,在发动机启动时,单一主动格栅无法关闭,必须处于开启状态以保证发动机进气,此时格栅的中间区域无法关闭,无法降低风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模块、车辆和通风控制方法,其能够通过一个驱动单元,实现主进风格栅和侧进风格栅的独立,从而实现主进风格栅和侧进风格栅的功能解耦,以便于兼顾降低风阻、降温冷却模块以及发动机进气功能,提高经济性。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模块,包括导风罩、冷却模块、主进风格栅、侧导流风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罩(300)、冷却模块(400)、主进风格栅(100)、侧导流风道(500)、侧进风格栅(200)以及驱动单元(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600)包括主动齿轮(610)、与所述主进风格栅(100)连接的第一齿轮(630)以及与所述侧进风格栅(200)连接的第二齿轮(6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610)的周壁设置有啮合部(611)和滑动部(613),所述第一齿轮(630)的周壁设置有第一滑动部(631)和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罩(300)、冷却模块(400)、主进风格栅(100)、侧导流风道(500)、侧进风格栅(200)以及驱动单元(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600)包括主动齿轮(610)、与所述主进风格栅(100)连接的第一齿轮(630)以及与所述侧进风格栅(200)连接的第二齿轮(6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610)的周壁设置有啮合部(611)和滑动部(613),所述第一齿轮(630)的周壁设置有第一滑动部(631)和第一齿部(633),所述第二齿轮(650)的周壁设置有第二滑动部(651)和第二齿部(6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610)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630)和所述第二齿轮(650)均断开的第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研言,张鹏,宋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