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锐专利>正文

L形履带电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991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电动鞋。主要解决电动鞋的道路通过性及环境适应性问题。其技术方案是:由机架、控制腔、动力腔、履带、履带轮、指示灯等构成鞋体,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其特征是:履带轮安置在机架上,履带安置在履带轮上,在履带轮的作用下,履带整体分三段,两端高,中间低,呈L状分布。由于其履带结构两端上翘,前端提高了通过性,后端翘起,动力部件的安装位置,可以防水防撞,提高整体的可靠性和通过性。一定深度的浅滩或积水,不影响其通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鞋,属于一种便携式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96218024. 6)公开过一种电动履带鞋,其电源(电池)及动力部件, 都在脚面以下,容易在实际行走过程中受潮、受损。另外,其履带结构整体呈一个扁平的结 构,道路有一定的沟壑或碎石等障碍,影响其通过性。 在网络上及有关平面媒体上,也有采用驱动轮行走的电动鞋,相对而言,其对道路 的平整性、平滑性、硬度要求更高,其通过性,比履带结构更差,限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改善电动鞋的通过性及对道路的适应性。技术方案由机架、控制腔、动力腔、履带、履带轮、指示灯为主要构成部件,组成一种以电力驱动为主的、鞋型的便携式交通工具,其特征是履带轮安置在机架上,履带安置在履带轮上,在履带轮的作用下,履带整体分三段,两端高,中间低,呈L状分布。如上所述的履带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走动轮、换向轮。 一般地主动轮安置在动力腔中,输出动力或刹车;从动轮安置在前端,保持履带有一定的接触高度和初始仰角,维持运动中的通过性;行走轮安装在底部,提供行走和支撑,保持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换向轮改变履带的运动轨迹。 如上所述的机架,包含踏板、护脚盖板、活动绑带,其特征是护脚盖板在机架的前 端,使用时容纳脚趾及前脚掌部位,固定脚掌及保护脚掌;踏板在机架的下中部,使用时脚 掌蹬踏在踏板上,提供支撑力;活动绑带在机架的中部,能把机架帮在小腿上,使机架和脚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优点本技术,其履带结构两端上翘,前端提高其通过性,后端翘起,动力部件 的安装位置,可以防水防撞,提高整体的可靠性和通过性, 一定深度的浅滩或积水,不影响 其通过。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其中,l-机架,2-控制腔,3-动力腔,4-活动绑 带,5-换向轮,6-踏板,7-护脚盖板,8-从动轮,9-换向轮,10-履带,11-走动轮,12-走动 轮,13-走动轮,14-履带,15-走动轮,16-泥刷,17-履带,18-主动轮,19-转向灯,20-刹车灯。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该鞋状工具,使用时与脚固定在一起,其材料优先采用轻质材料,如铝镁合金或碳纤维材料等。走动轮与机架之间,有减震结构,提高运动的舒适性。控制腔里,主要安装电池电源及控制用电路板、指示灯等控制组件,电池 可以更换,备用电池随身另外携带。动力腔里,主要安装调速电机、刹车机构等动力输出部 件。本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各主要部件的空间布局来实现改良目的。尤其是两端高 的L形履带布局,实现履带鞋的通过性与适应性。现有的电池技术、材料工艺、控制技术,都 能很好满足该鞋状工具的应用。权利要求一种履带电动鞋,由机架、控制腔、动力腔、履带、履带轮、指示灯为主要构成部件,组成一种以电力驱动为主的、鞋型的便携式交通工具,其特征是履带轮安置在机架上,履带安置在履带轮上,在履带轮的作用下,履带整体分三段,两端高,中间低,呈L状分布。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履带电动鞋,其特征是主动轮安置在动力腔中,从动轮安置在 前端,行走轮安装在底部。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履带电动鞋,其特征是护脚盖板在机架的前端,踏板在机架的 下部,活动绑带在机架的中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电动鞋。主要解决电动鞋的道路通过性及环境适应性问题。其技术方案是由机架、控制腔、动力腔、履带、履带轮、指示灯等构成鞋体,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其特征是履带轮安置在机架上,履带安置在履带轮上,在履带轮的作用下,履带整体分三段,两端高,中间低,呈L状分布。由于其履带结构两端上翘,前端提高了通过性,后端翘起,动力部件的安装位置,可以防水防撞,提高整体的可靠性和通过性。一定深度的浅滩或积水,不影响其通过。文档编号A43B3/00GK201515723SQ200920230478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锐 申请人:王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电动鞋,由机架、控制腔、动力腔、履带、履带轮、指示灯为主要构成部件,组成一种以电力驱动为主的、鞋型的便携式交通工具,其特征是:履带轮安置在机架上,履带安置在履带轮上,在履带轮的作用下,履带整体分三段,两端高,中间低,呈L状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王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