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热电子面发射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713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系统中的热电子面发射源。它主要采用灯座、灯丝、灯丝接线柱、电子散射网、接线柱频蔽盘、底座频蔽盘构成第一阳极,以相互绝缘方式在热电子面发射源的外壳中加入套筒构成第二阳极,有效改变了电子轨迹,发射的电子经过电场加速后,形成的高能电子束分布可通过改变电位状况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采用钽丝将灯丝绕成平面螺旋形状,该形状的灯丝不但能产生均匀的高能电子束,还能完成高能电子束的均匀、汇聚和淹没,实现对荧光屏均匀性、发光效率和余辉等参数检测,尤其是均匀性检测,误差小于±0.05;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机多用,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能完全满足荧光屏各参数的测试。可广泛用于各种像增强器上荧光屏的质量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光器件参数测试设备中热电子面发射源,特别是一种能提供高能均匀 电子的真空系统热电子面发射源。
技术介绍
微光像增强器是夜视器件的核心部件,像增强器上的荧光屏在铟封前需要进行质量 检测和筛选,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成本。荧光屏只有在发光的情况下才能被检测, 如对于荧光粉涂抹的均匀性检测,需要在某一电压条件下,先用均匀的高能电子去轰击 使其发光,再利用高分辨率CCD采集图像,然后通过软件来分析它的均匀性;对荧光 屏发光效率的检测,需要在某一电压条件下,使高能电子全部汇聚在荧光屏上轰击其发 光后才能被检测;对荧光屏的余辉检测,则需要在某一电压条件下,使高能电子束全部 淹没才能检测。上述无论是均匀的高能电子、还是汇聚的高能电子、还是被掩没的高能 电子,它们都是由热电子面发射源提供。当热电子面发射源用于真空系统中,通电后, 灯丝会逐渐变热,在温度达到2000K后就会有电子发出,并在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形成 加速电场中,使电子的分布和轨迹发生改变,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高能量电子,轰击放置 在真空系统中的荧光屏,使其发光,为荧光屏各参数检测提供必要条件。但现有荧光屏 参数测试仪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真空系统中的热电子面发射源,它包括外壳[1]、灯座[2]、灯丝[3]、灯丝接线柱[4]、电子散射网[5]、接线柱频蔽盘[6]以及底座频蔽盘[7];外壳[1]的一端连接在真空室底盘[16]上的测试口处,外壳[1]的底盖上设有绝缘盘[8],绝缘盘[8]上放置底座频蔽盘[7],其特征是在外壳[1]内还放置有一个套筒[10],套筒[10]与外壳[1]之间以绝缘方式固接在真空室底盘[16]的测试口处,套筒[10]的顶部开有高能电子轰击孔[11],它与真空室[13]内转盘[15]上放置待测荧光屏[的各孔[17]相对应;灯座[2]设置在套筒[10]内,接线柱频蔽盘[6]套在灯座[2]上,电子散射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系统中的热电子面发射源,它包括外壳[1]、灯座[2]、灯丝[3]、灯丝接线柱[4]、电子散射网[5]、接线柱频蔽盘[6]以及底座频蔽盘[7];外壳[1]的一端连接在真空室底盘[16]上的测试口处,外壳[1]的底盖上设有绝缘盘[8],绝缘盘[8]上放置底座频蔽盘[7],其特征是在外壳[1]内还放置有一个套筒[10],套筒[10]与外壳[1]之间以绝缘方式固接在真空室底盘[16]的测试口处,套筒[10]的顶部开有高能电子轰击孔[11],它与真空室[13]内转盘[15]上放置待测荧光屏[的各孔[17]相对应;灯座[2]设置在套筒[10]内,接线柱频蔽盘[6]套在灯座[2]上,电子散射网[5]盖在灯座[2]上方,灯丝[3]采用平面螺旋型设计,在灯座[2]内与灯丝接线柱[4]的一端相接,灯丝接线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亚峰常本康钱芸生富荣国张俊举刘磊陈敏石作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