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围岩支护,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为防止围岩坍塌和石块下落采取的支撑、防护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支护的地段,要根据地质条件、硐室结构、断面尺寸、开挖方法、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做出支护设计。
2、目前的支护方式有多种,例如单独采用锚杆,一般只用于局部;单独采用喷射混凝土,有时也只用于局部;锚杆结合喷射混凝土,多用于地下洞室的顶拱和边墙,上述的支护方式虽然可以对地下洞室进行支护,但是地下情况复杂,支护方式不足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且很多支护结构采用固定式,不便对支护结构进行拆卸及运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本装置利用弧形块和调节组件等结构相互配合达到了安全支护的效果,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支护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防水层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支腿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支腿与横板之间螺栓连接有拖座,两个所述支腿之间卡接多个弧形块,所述横板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中部螺栓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竖杆之间对称活动连接有斜位杆,两个所述斜位杆的另一端均与横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摇杆,所述摇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支腿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支腿的内壁转动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杠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支腿的内壁滑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层和防水层内部均匀固定插入若干锚杆,所述混凝土层和防水层均为弧形结构。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腿的外部可拆卸设有报警器,所述横板的外部固定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弧形块的另一端固定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卡槽。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凝土层和防水层起初步支护作用,接着设有调节组件,通过摇杆、丝杠、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滑块等结构相互配合,可以调节支腿的高度,使弧形块更好的贴合洞室,双层支护可以对洞室起更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支护的安全性;
11、2、本技术设有凸块和卡槽,各个弧形块通过拼接连接,内部的横板、竖板、斜位杆等结构均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运输;
12、3、本技术设有感应器和报警器,通过感应器感应支护结构的形变,通过报警器提醒用户注意安全,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4)、防水层(15)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3),两个所述支腿(3)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调节组件(2),两个所述支腿(3)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横板(4),两个所述支腿(3)与横板(4)之间螺栓连接有拖座(8),两个所述支腿(3)之间卡接多个弧形块(6),所述横板(4)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竖杆(10),所述竖杆(10)的中部螺栓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与竖杆(10)之间对称活动连接有斜位杆(7),两个所述斜位杆(7)的另一端均与横板(4)螺栓连接,所述横杆(9)和竖杆(10)与弧形块(6)的连接均处螺栓连接有支撑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摇杆(201),所述摇杆(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所述连接杆(202)贯穿支腿(3)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3),所述第一斜齿轮(203)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04),所述第二斜齿轮(2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丝杠(205),所述丝杠(205)的一端与支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0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206),所述滑块(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7),所述滑块(2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柱(208),所述滑柱(208)与支腿(3)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4)和防水层(15)内部均匀固定插入若干锚杆(13),所述混凝土层(14)和防水层(15)均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的外部可拆卸设有报警器(12),所述横板(4)的外部固定设有感应器(11),所述感应器(11)与报警器(1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601),所述弧形块(6)的另一端固定开设有与凸块(601)相适配的卡槽(6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4)、防水层(15)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3),两个所述支腿(3)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调节组件(2),两个所述支腿(3)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横板(4),两个所述支腿(3)与横板(4)之间螺栓连接有拖座(8),两个所述支腿(3)之间卡接多个弧形块(6),所述横板(4)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竖杆(10),所述竖杆(10)的中部螺栓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与竖杆(10)之间对称活动连接有斜位杆(7),两个所述斜位杆(7)的另一端均与横板(4)螺栓连接,所述横杆(9)和竖杆(10)与弧形块(6)的连接均处螺栓连接有支撑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摇杆(201),所述摇杆(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所述连接杆(202)贯穿支腿(3)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3),所述第一斜齿轮(203)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04),所述第二斜齿轮(2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淦,王桂峰,王国营,陈岩峰,胡新成,孙伯乐,刘洪林,池明波,何永义,杜英杰,王金,王旭,孟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