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叠合楼板采用的预制底板大部分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底板,该 带混凝土肋底板刚度小,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易折断,施工中需设置大量支撑,已经越来越 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发展要求。公开号为CN1254589C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 肋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和底部预应力筋,此 预制底板带混凝土穿孔肋,现穿钢筋方便,现浇叠合层混凝土后易形成双向受力楼板。但是 该预制构件板运输和吊装中易折断,预制底板预应力筋制作工艺复杂,预制构件板的反拱 值较大,底板较薄,其内部存在的预应力筋导致叠合后的楼板防火性能差,同时施工中需要 设置较多的板底支撑,且不适用大跨度楼盖结构。 近年来国内钢-混凝土楼盖结构体系发展迅速,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用型钢做骨 架,用压型钢板代替部分抗拉钢筋和模板,此楼板比钢筋混凝土楼板承载力更高。但是压型 钢板必须安放在型钢梁的上翼缘,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与型钢接触面小,防止滑移还需焊接 圆梁栓定位,施工工艺繁琐,特别是型钢腹板和上下翼缘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带钢骨肋混凝土底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底板(1)、纵向钢骨肋(2)、预制底板构造钢筋(3)、钢骨肋上预留孔洞(4),其特征在于纵向钢骨肋(2)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底板(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绪红,陈伟,吴方伯,黄海林,徐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