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连接器的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57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组件,用于对电缆连接器和与电缆连接器配合的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该锁组件包括设置在电缆保护壳上的第一锁定件和设置在电缆连接器上的第二锁定件,第二锁定件包括:从电缆连接器上延伸出来的连接部,受力部,以及锁合部。锁合部与第一锁定件相配合,以对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其中,受力部和锁合部分别呈相反方向从连接部延伸,其中,连接部具有加强肋,加强肋从电缆连接器延伸至受力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该锁组件上一体形成有加强肋,加强连接部抗应力强度,进而保证了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之间的稳定锁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缆连接器的锁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定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在电缆连接器上的锁 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缆连接器与电缆保护壳通常被设置成互相配合的连 接器对以进行电缆连接。 一般情况下,电缆连接器与电缆保护壳除了采用 正常的插接连接方式以外,通常还釆用机械的锁定机构来确保两者连接配 合的稳定性。典型地,机械的锁定结构通常包括位于电缆连接器上的凸块 和设置在电缆保护壳上的卡扣件,通过凸块和卡扣件的配合,将相互配合 的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进行有效地锁合。其中,如图l所示,卡扣件2是通过连接臂3固定在电缆连接器上的(即"杠杆式"结构),在锁 合和释放过程中,卡扣件2随着电缆连接器相对电缆保护壳作移动,从而 与凸块进行锁合与释放的配合。在锁合或释放过程中,卡扣件2以连接臂 3与电缆连接器的交界处为支点作相应地旋转,从而保证卡扣件2与凸块 之间的配合。然而,在锁合或释放过程中,即卡扣件2在旋转过程中,连 接臂3上施加有非常大的应力,即使采用抗扭强度高的材质,连接臂3也 存在强度不足的缺陷,尤其是在释放过程中,有外力施加在卡扣件2上, 一旦施加的外力过度,卡扣件2过度旋转,则连接臂3会因过度变形,应 力过大而受损。此外,在电缆连接器上部与卡扣件2相对应的区域内,经常会存在一 个比较大的缝隙,而在实际应用中,出自电缆连接器的电缆经常会纠结在 该缝隙中,会妨碍了卡扣件2的旋转动作,甚至造成卡扣件2和电缆互相 拉断,从而影响了锁定结构的工作过程和锁定效果。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设计以克服现实应用中锁定结构强度不足,电缆 容易在卡扣件2与电缆连接器之间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影响锁定效果等问 题,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之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 有技术中的缺陷和问题的至少一方面。本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电缆连接器上的锁组件,其 中,所述锁组件能够有效地保证强度,进而保证了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 壳之间的稳定连接。本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电缆连接器上的锁组件,其 中,所述锁组件能够防止电缆纠结在锁组件和电缆连接器之间的缝隙中, 影响锁定效果。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锁组件,用于对电缆连接 器和与电缆连接器配合的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该锁组件包括设置在电缆 保护壳上的第一锁定件和设置在电缆连接器上的第二锁定件,该第二锁定 件包括从电缆连接器上延伸出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受力部,以 及与连接部连接的锁合部,锁合部与第一锁定件相配合,以对电缆连接器 和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其中,受力部和锁合部分别呈相反方向从连接部 延伸,其中,连接部具有加强肋,加强肋从电缆连接器延伸至受力部。根据本技术之一实施例,加强肋的横截面从连接部至受力部逐步 变小。优选地,加强肋呈三角形结构。具体地,电缆连接器上具有止动件,对应地设置在受力部下方的位置, 以阻止受力部被过度下压,从而造成与受力部连接的连接部因过度变形而 受损。进一步地,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臂,分别延伸自电缆连接器, 相应地,加强肋进一步包括两个加强部,其中,每一连接臂上形成有对应 的加强部。优选地,第一锁定件为楔块,第二锁定件的锁定部具有卡槽,卡槽与 楔块形成卡扣配合,以对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根据本技术之一实施例,第二锁定件的连接部、受力部和锁合部 一体成形于电缆连接器上,且第一锁定件一体成形于电缆保护壳上。本技术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用在电缆连接器上的锁组件,其中,该锁组件的连接臂部分上一体形成有加强肋部分, 相应地分散了连接臂受到的应力,加强其抗应力强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电缆连接器锁定机构的连接臂3存在的抗应力强度不足的问题,进而保证 了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之间的稳定锁合。此外,本技术提供的锁 组件,在电缆连接器上设置有止动件,该止动件设置在第二锁定件受力部 后方相应的位置,从而与第二锁定件的受力部配合,既防止电缆纠结在锁 组件和电缆连接器之间的缝隙中,影响锁定效果;又阻止受力部被过度下 压后造成与其连接的连接部因过度变形而受损。附图说明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锁定机构中卡扣件和连接臂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锁合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的锁组 件的一种整体示意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锁组件的第二锁定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锁组件的第二锁定件的另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根据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以下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 的构造,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 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情况下进 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再者,以下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 型的基本构想,故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 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 比例可作随意的变更,且其组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复杂。参见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锁组件,用于对电缆连接器300和 与电缆连接器300配合的电缆保护壳400进行锁合。该锁组件包括设置在电缆保护壳400上的第一锁定件10和设置在电缆连接器上的第二锁定件 20,通过第一锁定件10和第二锁定件20之间的相互锁合,将电缆连接器 300和电缆保护壳400稳定装配在一起。如图2, 3和4所示,第二锁定件20分别包括连接部21,受力部22 以及锁合部23。连接部21延伸自电缆连接器300,用于连接锁合部23和 受力部22,在锁合和解锁过程中产生形变以配合锁合部23与第一锁定件 10的结合和脱离。锁合部23与连接部21连接,并沿着电缆连接器300 与电缆保护壳400配合的方向伸出,用于与电缆保护壳400中的第一锁定 件10进行配合,以将电缆连接器和电缆保护壳锁合,而受力部22则是沿 着与锁合部23相反的方向从连接部21延伸,其中,受力部22的主要作 用在于,当第二锁定件20需要从第一锁定件IO上解锁时,外力可以施加 于该受力部22上,以使第二锁定件20的锁合部23从第一锁定件10上脱 离,从而实现解锁,方便电缆连接器300与电缆保护壳400之间的拆卸。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第一锁定件10和第二锁定件20进行配合时,即锁组 件在锁合和解锁过程中,连接部22需要产生相应的形变而使得第一锁定 件10和第二锁定件20能够有效的锁合和解锁,其中,在解锁过程中,还 需要在受力部22上施加一定的外力,以实现第二锁定件20的锁合部23 从第一锁定件10上脱离。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锁组件,连接部21上形成有加强肋24, 从电缆连接器300延伸至受力部22。该加强肋24用于来辅助连接部21, 防止在锁合和解锁过程中,连接部21因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应力过于集中 而变形甚至破坏。也就是说,本技术的设计理念之一在于,针对现有 技术中,连接臂3存在的抗应力强度不足问题,通过改变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组件,用于对电缆连接器和与所述电缆连接器配合的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所述锁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缆保护壳上的第一锁定件;和 设置在所述电缆连接器上的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 从所述电缆连接器上延伸出来的连接部 , 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受力部,以及 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锁合部,所述锁合部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相配合,以对所述电缆连接器和所述电缆保护壳进行锁合, 其中,所述受力部和所述锁合部分别呈相反方向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 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从所述电缆连接器延伸至所述受力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昱辰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