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004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合成DOPA‑V络合物,然后配制含有DOPA‑V络合物的水溶液,将基膜用所述含有DOPA‑V络合物的水溶液浸润,再将含有哌嗪的水溶液润湿得到的基膜表面,之后将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在哌嗪润湿的基膜表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将DOPA‑V络合物作为中间层将其引入至基膜和聚酰胺层之间,赋予纳滤膜优异的水渗透性及对疏水EDCs的去除效率,同步实现了纳滤膜水渗透性和EDCs截留效果的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相较于整体制膜流程没有明显变化,易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具体涉及一种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纳滤技术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中的重要技术。然而,纳滤膜对某些微量有机污染物截留不甚理想,严重威胁再生水的安全。例如,商业纳滤膜对某些中性疏水内分泌干扰化合物(edcs)的截留不到50%,常需要增加后处理措施,显著增加了系统投资与运维成本。

2、目前,商业纳滤膜的截留层主要为聚酰胺结构,聚酰胺与edcs的疏水相互作用导致edcs容易透过聚酰胺层,从而使得截留效果不佳。文献表明,在聚酰胺层表面构建亲水涂层,可以增强聚酰胺膜对疏水edcs的截留,但是由于整体传质阻力的增加,不可避免会造成水渗透性损失。研究团队前期发现,在聚酰胺层和基膜之间引入中间层,可以优化水分子传输路径,从而提升纳滤膜的水渗透性。据此推测,在聚酰胺层(纳米屏障1)和基膜之间引入具有edcs截留效果的中间层(纳米屏障2),可能有助于同时改善纳滤膜的水渗透性和疏水edcs截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合成DOPA-V络合物,然后配制含有DOPA-V络合物的水溶液,将基膜用所述含有DOPA-V络合物的水溶液浸润,再将含有哌嗪的水溶液润湿得到的基膜表面,之后将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在哌嗪润湿的基膜表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PA-V络合物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将3,4-二羟基苯丙氨酸添加到Tris-HCl缓冲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溶液A;将氯化钒添加到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溶液B;之后将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合成dopa-v络合物,然后配制含有dopa-v络合物的水溶液,将基膜用所述含有dopa-v络合物的水溶液浸润,再将含有哌嗪的水溶液润湿得到的基膜表面,之后将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在哌嗪润湿的基膜表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去除疏水内分泌干扰物的双重纳米屏障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pa-v络合物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将3,4-二羟基苯丙氨酸添加到tris-hcl缓冲液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溶液a;将氯化钒添加到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溶液b;之后将溶液b和溶液a混合,搅拌,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dopa-v络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pa-v络合物的合成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和溶液b的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伟邱智伟戴若彬王雪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