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529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是使用了作用力较大的阳端子保持用的弹簧的场合也能够将阳端子容易地插拔于阴端子的阴阳连接构造。阴阳连接构造(1)具备阴端子(30)和阳端子(10),阴端子具有:与阳端子可电连接的凹窝(36);与凹窝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在凹窝上的阳端子向凹窝侧按压的阳端子按压弹簧;以及转换为使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处于阳端子按压弹簧不按压位于阴端子内的阳端子的非按压状态、和使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处于阳端子按压弹簧按压位于阴端子内的阳端子的按压状态的按压转换部,按压转换部在阳端子被插入到连接位置的场合,将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在阳端子被从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将按压状态转换为非按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阴阳连接构造。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电流通电用的阴阳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阴阳连接构造的连接器,已知有如下的连接器,即、在具有阳极片的阳连接器壳体的罩部内可嵌合,且在具有阴端子零件的阴连接器壳体内设有锁定臂,随着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动作开始,设于锁定臂上的按压部按压用于弹性夹持设于阴端子零件内的阳极片的弹性接触片的承受部,从而在阳极片抵接在弹性接触片的接触部之前按下该接触部。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6272号公报)记载的阴阳连接构造由于弹性接触片的接触部随着嵌合动作的开始利用由按压部进行的按下动作向离开阳极片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所以嵌合阻力减少,能够实现插入力的降低。 但是,专利文献1的阴阳连接构造的连接器与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动作不同,操作者使用锁定臂通过按压弹性接触片从而进行按压部的按压动作,所以作为结果,很难容易进行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动作。关于该难度,尤其是作为针对要对阳极片(阳端子)和阴端子零件(阴端子)的嵌合状态给予影响那样的振动的对策,在加大弹性接触片的作用力的场合尤为显著。再有,上述问题虽然是使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的场合,但即使是相反的拔出的场合该问题也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是使用了作用力较大的阳端子保持用的弹簧的场合也能够将阳端子容易地插入到阴端子中或从阴端子中拔出的阴阳连接构造。 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的阴阳连接构造,S卩,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该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的连接位置并与阴端子电连接、从连接位置拔出而与阴端子电切断,阴端子具有与阳端子可电连接的凹窝;与凹窝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在凹窝上的阳端子向凹窝侧按压的阳端子按压弹簧;以及按压转换部,该按压转换部转换为非按压状态和按压状态,该非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不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该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按压转换部在阳端子插入到连接位置的场合,利用在将阳端子向阴端子进行插入时所施加的插入力,将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在阳端子被从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利用将阳端子从阴端子拔出时所施加的拔出力,将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非按压状态。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按压转换部包含在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上之前卡定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的弹簧插入口 ;以及,在与弹簧插入口邻接的位置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的阳端子插入口,弹簧插入口通过在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且沿着阳端子插入的方向即插入方向移动到连接位置,从而释放卡定的阳端子按压弹簧的3端部,将非按压状态转换为按压状态。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弹簧插入口通过在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且沿着拔出阳端子的方向即拔出方向向离开连接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释放的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卡定在弹簧插入口上,将按压状态转换为非按压状态。并且,按压转换部沿着插入方向以及拔出方向相对阳端子按压弹簧可移动地设置。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按压转换部在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上并在阳端子插入口上卡定阳端子的前端部之后,伴随着阳端子的向插入方向的移动而朝向连接位置移动,弹簧插入口伴随着阳端子的移动将卡定的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在连接位置上释放。 另外,上述阴阳连接构造还可以为,按压转换部伴随着阳端子的向拔出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弹簧插入口伴随着阳端子的移动在从连接位置向拔出方向侧离开的位置上卡定阳端子按压弹簧的端部。 对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阴阳连接构造,能够提供即使是使用了作用力较大的阳端子保持用的弹簧的场合也能够将阳端子容易地插入阴端子中或从阴端子中拔出的阴阳连接构造。附图说明 图1A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整体的概要图。 图IB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图1C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板的立体图。 图5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中的中途的概要图。 图6是局部放大图5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插入到阴端子中且阳端子的前端部保持在板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局部放大图7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连接了阴端子和阳端子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概要图。 图10是局部放大图9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将阳端子从阴端子拔出的中途的概要图。 图12是局部放大图11的按压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阴阳连接构造,10-阳端子,12-连接部,14-插入接触部,14a-前端部,14b_底板,14c-锥形部,15-卡定孔,16-侧壁部,18-挡块,20-板簧,22-端部,22a_突起部,26-按压部,30-阴端子,30a-开口,30b-开口侧壁,32-端子箱,32a-爪部,34-铆接部(力> ^ &部),36-凹窝(凹陷部),38-端子通电部,40-板,40a-板上部,40b_板下部,42-板簧插入口 , 44-卡定部,44a-突起部,46-阳端子插入口 , 48-引导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A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整体概要。另外,图1B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纵向剖面的概要。另外,图ic表示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的横向剖面的概要。 对阴阳连接构造的概要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A,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具备阳端子10、和与阳端子10电连接的阴端子30。阴端子30具有端子主体部,具有插入阳端子10的箱形的端子通电部38和形成于端子通电部38的一端侧且固定电线(未图示)并将该电线固定在阴端子30上的铆接部34 ;以及端子箱32,与该端子主体部的端子通电部38大致相同形状且与电子通电部38嵌合并且利用爪部32a固定在该端子通电部38上。另外,端子箱32包含与端子箱32 —体形成的作为阳端子按压弹簧的板簧20。另外,阳端子10具有在插入到阴端子30中的场合与端子箱32以及/或者端子通电部38的一端接触的挡块18。阳端子10插入到阴端子30中且利用板簧20固定并保持在阴端子30上。 再有,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阴阳连接构造1作为一例,用于驱动能够降低有毒气体排出且具有大幅降低燃料效果的H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马达和变换器之间的连接,按照HEV的系统不同,所表示的是通电100A以上的大容量电流的大容量电气配线的场合。更具体地说,表示用于设置在大容量电气配线的一端侧的容纳阳端子10的外壳体和容纳阴端子30的内壳体嵌合而构成的二分割式的阳连接器的场合。也就是,未插入到阴端子30侧的阳端子10的端部(后述的连接部12)是大容量电气配线的阳连接器的阳端子且插入到马达或者变换器中。 图1B是阳端子10和阴端子30电连接状态中的阴阳连接构造1的纵向剖视图。阴端子30在端子通电部38的内面具有可与阳端子10电连接的凹窝36。另外,板簧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阳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阴端子和阳端子,该阳端子插入到上述阴端子的连接位置而与上述阴端子电连接、从上述连接位置拔出而与上述阴端子电断开,上述阴端子具有:与上述阳端子可电连接的凹窝;与上述凹窝相对地设置,且将插入到上述凹窝上的上述阳端子向上述凹窝侧按压的阳端子按压弹簧;以及按压转换部,该按压转换部转换为非按压状态和按压状态,该非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不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该按压状态是使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的形状变形而上述阳端子按压弹簧按压位于上述阴端子内的上述阳端子的状态,上述按压转换部在上述阳端子插入到上述连接位置的场合,利用在将上述阳端子向上述阴端子进行插入时所施加的插入力,将上述非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按压状态,在上述阳端子被从上述连接位置拔出的场合,利用将上述阳端子从上述阴端子拔出时所施加的拔出力,将上述按压状态转换为上述非按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裕太竹原秀明福田州洋铃木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