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526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包括:泡壳,其内表面具有荧光粉层,且该泡壳包括两个平行管体、一个圆柱形管体和一个椭球形管体,其中两个平行管体的一端闭合,另一端与所述椭球形管体平滑连接,且内部通过所述椭球形管体连通,所述圆柱形管体,连通于所述两个平行管体之间;励磁线圈,缠绕于所述圆柱形管体之上,且具有引出端,用以电性连接一激励源;汞齐,位于所述两平行管体的闭合端;稀有气体,填充于所述泡壳内。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小功率无极灯光源未使用铁氧体磁芯,从而极大的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散热量,从而无需做特殊散热设计;另外,采用励磁线圈直接缠绕的方式来代替磁环,有利于其小型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极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功率无极灯光源
技术介绍
无极灯是综合应用功率电子学,等离子体学,磁性材料学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研 制开发出来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代表了照明
高光效,长寿命,高显色性的未来发展 方向。照明专家将这种绿色照明新光源称为"照明领域新革命的开始",它必将成为21世纪 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节能照明光源。 目前,常用的无极灯为电磁感应无极灯,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高频发生器、耦合 器和灯泡。高频发生器的功能类似于普通节能灯的电子镇流器,将工频市电转换为高频强 信号,并传输给耦合器。耦合器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发射天线,它将高频强信号耦合进灯泡, 完成能量的第二次传递。灯泡是一个里面充有稀有气体及汞蒸气等工作气体的密闭空腔, 灯泡的壁上涂有发光物质荧光粉。当耦合器将高频能量耦合进灯泡后,灯泡中的工作气体 在强大的电磁场作用下发生气体雪崩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受激原子返回基态时 自发辐射出254nm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从而完成能量的第三次转换。 在三次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灯丝或电极参与工作,故无极灯的寿命仅取决于其电子线路、 灯泡的制造技术和荧光粉的自然衰减,使其寿命远远高于白炽灯等传统光源,而逐渐体现 其市场优势。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无极灯寿命已高于6万小时,是白炽灯的60倍,卤素灯的20 倍,且与普通白炽灯相比,节能80%以上。其设计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是将励磁线圈缠绕于铁氧体磁芯上,构成耦合器,且将耦合器内置于发光 泡壳的形式。具体请参考图l,高频发生器内置于金属套内,构成灯座ll ;耦合器12与灯座 11内的高频发生器电性连接,并于组装后置于发光泡壳13内,从而于发光泡壳13内形成放 电空间;发光泡壳13内填充稀有气体和汞蒸气,且表面涂有荧光层。 第二种是将磁环抱箍于灯体上,即磁环耦合形式。在此种形式中,灯体需设计成闭 合结构,例如闭合环形或矩形。具体请参考图2,以闭合矩形为例,于灯体21的两对称边上 对称设置有磁环22,且使磁环22抱箍于灯体21之上。 以上设计结构的无极灯已具备了无极灯的众多优点,然而随着对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小功率的无极灯的要求越来越多,同时,无极灯小型化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上第一种无极灯在小型化时,将碰到散热问题,如此便需要加入散热导管等元件,从而使得制造工艺复杂,且增加了制作成本。而第二种无极灯,其磁环体积与无极灯形状要求限制了其进一步小型化,其更佳适于大功率无极灯的制造。 为此,市场上需要一种新的无极灯,适于小功率应用,且易于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小功率无极灯小型化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包括泡壳,其内表面 具有荧光粉层,且该泡壳包括两个平行管体、一个圆柱形管体和一个椭球形管体,其中两个 平行管体的一端闭合,另一端与所述椭球形管体平滑连接,且内部通过所述椭球形管体连 通,所述圆柱形管体,连通于所述两个平行管体之间;励磁线圈,缠绕于所述圆柱形管体之 上,且具有引出端,用以电性连接一激励源;汞齐,位于所述两平行管体的闭合端;稀有气 体,填充于所述泡壳内。 进一步的,该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应用为23W时,所述励磁线圈为14匝至22匝。 进一步的,该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应用为15W时,所述励磁线圈为10匝至18匝。 进一步的,填充于所述泡壳内的稀有气体压强为20Pa至200Pa。 进一步的,所述励磁线圈的输入频率为2. 5腿z至15腿z。 可见,以上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将励磁线圈直接缠绕于泡壳之上,从而耦合电磁能 量进入泡壳,以激发泡壳内的汞齐和稀有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受激原子返回基 态时自发辐射出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未使用铁氧体磁 芯,从而极大的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散热量,从而无需做特殊散热设计;另外,采用励磁线 圈直接缠绕的方式来代替磁环,有利于其小型化的设计。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无极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的无极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A-A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B-B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与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示例性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且合 并参考图4与图5,其分别为图3中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A-A和B-B方向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小功率无极灯光源的泡壳100经过设计而应用于小功率无极灯,可 直接于其上缠绕励磁线圈200,来取代现有的耦合器,耦合电磁能量进入泡壳100,以激发 泡壳100内的汞齐和稀有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受激原子返回基态时自发辐射出 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极灯光源 未使用铁氧体磁芯,从而极大的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散热量,从而无需做特殊散热设计;另 外,采用励磁线圈200直接缠绕的方式来代替磁环,有利于其小型化的设计。 具体而言,泡壳100由两个平行管体110、一个圆柱形管体120和一个椭球形管体 130平滑连接而成;其中两个平行管体110的一端闭合,另一端与椭球形管体130平滑连 接,且内部通过椭球形管体130连通;圆柱形管体120则连通于两个平行管体110之间。励 磁线圈200缠绕于圆柱形管体120之上,且具有引出端210,用以电性连接一激励源。另外,泡壳100的内表面具有荧光粉层101,其内填充有稀有气体,且两平行管体110的闭合端处 设置有汞齐300。 以上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将线圈直接绕制于泡壳上,形成闭合梨型放电管,通过其 产生的高频电流耦合电磁场能量进入泡壳内,激发其内的汞齐和稀有气体,而产生等离子 体,等离子体的受激原子返回基态时自发辐射出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具 体原理如下 首先,将励磁线圈缠绕于圆柱形管体作为能量输入初级侧;其次,励磁线圈通以 MHz级频率的电流作为耦合电信号;最后,高频电流产生的高频电磁能耦合进入泡壳内, 激发等离子辐射发光。此类光源内部是以高频电场电离汞原子形成放电电流(Hg电离电 位为10.4eV),其激发电离原理与普通荧光灯无异Hg激发态——6、原子(激发电位为 4. 89eV)自发跃迁至基态时,产生253. 7nm光子;253. 7nm光子激发管壁内荧光粉层,产生三 基色可见光,并形成白光输出。 较佳的,以上励磁线圈缠绕方式为密布平行缠绕的方式,且线圈的匝数可以根据 实际需要的光源功率变动,以缠满整个圆柱形管体为限。以下,结合图6与图7,并通过两个 具体实施例来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合并参考图6、图7以及表l,其中表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23W无极灯时的尺寸列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功率无极灯光源,其特征是,包括:    泡壳,其内表面具有荧光粉层,且该泡壳包括两个平行管体、一个圆柱形管体和一个椭球形管体,其中两个平行管体的一端闭合,另一端与所述椭球形管体平滑连接,且内部通过所述椭球形管体连通,所述圆柱形管体,连通于所述两个平行管体之间;    励磁线圈,缠绕于所述圆柱形管体之上,且具有引出端,用以电性连接一激励源;    汞齐,位于所述两平行管体的闭合端;    稀有气体,填充于所述泡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鹏李维德付保安张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