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465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包括壳体、支撑平台和承重台,所述壳体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夹持臂,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啮齿,所述滑动轮二的上表面设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一侧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转轴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下端上表面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表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的下端下表面安装有滚轮,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手柄。该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当将铸材放置在承重台时,承重台受到重力作用下降,此时承重台通过连接杆将夹持臂带动,使得夹持臂与挡杆紧紧夹住铸材,利用物体自身重力从而实现了自动夹持,确保了铸材不会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运车,具体为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


技术介绍

1、在铸造工程中,转运车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是为了解决铸材的运输问题所设计的,早期主要以木质材料搭建,现在逐渐进化为钢管、铝合金等多种形式;

2、但目前的铸造转运车结构较为固定,功能性较为单一,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在移动搬运方面,由于铸材重量较大,一旦掉落会造成铸材损坏以及人员受伤,且需要的人力成本较大,给铸材的运输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不仅如此,在搬运的过程中,颠簸的路程也会对搬运的稳定造成影响,存在较大的隐患,由此增加转运车搬运时的稳定性是有必要的,这极大的保证了铸材的安全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铸造转运车的功能性单一,铸材易掉落,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包括壳体、支撑平台和承重台,所述壳体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夹持臂,2个所述夹持臂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包括壳体(1)、支撑平台(5)和承重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夹持臂(2),2个所述夹持臂(2)的上端之间设有挡杆(3),所述夹持臂(2)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设有支撑平台(5),所述支撑平台(5)的内部设有滑动轮一(6),所述滑动轮一(6)的转轴处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安装有滑动轮二(8),所述滑动轮二(8)的一侧安装有转动架(9),所述转动架(9)的中部转轴处安装有拉杆(10),所述壳体(1)的下端内壁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设有滑块(12)的底部突起,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自动夹持装置的铸造转运车,包括壳体(1)、支撑平台(5)和承重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夹持臂(2),2个所述夹持臂(2)的上端之间设有挡杆(3),所述夹持臂(2)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设有支撑平台(5),所述支撑平台(5)的内部设有滑动轮一(6),所述滑动轮一(6)的转轴处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安装有滑动轮二(8),所述滑动轮二(8)的一侧安装有转动架(9),所述转动架(9)的中部转轴处安装有拉杆(10),所述壳体(1)的下端内壁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设有滑块(12)的底部突起,所述滑块(12)的一侧设有啮齿(13),所述滑动轮二(8)的上表面设有承重台(14),所述承重台(14)的一侧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中部转轴安装有支撑架(16),所述壳体(1)的下端上表面安装有底座(17),所述支撑平台(5)的下端表面安装有底座(17),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鹏飞梁坚林梁凯王维成
申请(专利权)人:平遥县鼎锋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