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生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
技术介绍
1、仿生青蛙机器人具有生物特征和机械结构优点的,在移动性能方面具备广泛的优势,因此其常被应用于各种条件恶劣、环境复杂的未知及非结构化环境下代替人们完成任务。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仿生青蛙机器人主要集中推程式弹射,其跳跃距离非常可观,但在控制装置的平衡方面却存在显著问题,在空中姿态不稳定且难以控制,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机器人侧翻的现象,且其运动模式相较于自然界中青蛙的真实跳跃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不易发生侧翻的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包括腹部框架、位于腹部框架内且用于弹跳蓄力时将机器人重心下移的腹部机构、设置在腹部机构上且可相对腹部框架来回移动的蓄力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腹部框架两侧且与蓄力机构配合实现弹跳的腿部机构,所述腹部机构包括固定在腹部框架上的滑杆、套设在滑杆外周的直弹簧以及与直弹簧一端抵触且与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腹部框架(6)、位于腹部框架(6)内且用于弹跳蓄力时将机器人重心下移的腹部机构、设置在腹部机构上且可相对腹部框架(6)来回移动的蓄力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腹部框架(6)两侧且与蓄力机构配合实现弹跳的腿部机构,所述腹部机构包括固定在腹部框架(6)上的滑杆(17)、套设在滑杆(17)外周的直弹簧(18)以及与直弹簧(18)一端抵触且与滑杆(17)滑动连接的滑块(34),所述蓄力机构固定安装在滑块(34)的顶端,可随着滑块(34)一同沿着滑杆(17)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力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腹部框架(6)、位于腹部框架(6)内且用于弹跳蓄力时将机器人重心下移的腹部机构、设置在腹部机构上且可相对腹部框架(6)来回移动的蓄力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腹部框架(6)两侧且与蓄力机构配合实现弹跳的腿部机构,所述腹部机构包括固定在腹部框架(6)上的滑杆(17)、套设在滑杆(17)外周的直弹簧(18)以及与直弹簧(18)一端抵触且与滑杆(17)滑动连接的滑块(34),所述蓄力机构固定安装在滑块(34)的顶端,可随着滑块(34)一同沿着滑杆(17)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块(34)上的机座(4)、固定安装在机座(4)上的舵机(3)、与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小齿轮(14)、啮合连接在小齿轮(14)上方的传动齿轮(5)、与传动齿轮(5)的中心固定连接且转动安装在机座(4)上的传动轴(33)、对称安装在传动轴(33)两端的不完全齿轮(2)、与不完全齿轮(2)啮合连接的动力齿轮(13)、与动力齿轮(13)的中心固定连接且转动安装在机座(4)上的动力轴(32)、对称安装在动力轴(32)两端且固定在动力齿轮(13)外侧的收线轮(1)以及绕设在收线轮(1)上的钢线绳(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青蛙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框架(6)上固定连接有长轴(30),所述腿部机构包括与长轴(30)转动连接的大腿(7)、两端分别固定在大腿(7)顶端和腹部框架(6)一侧的第一拉簧(36)、安装在大腿(7)的底部的第一销轴(26)、通过第一销轴(26)与大腿(7)转动连接的小腿(8)、固定连接在小腿(8)顶部的第一短轴(28)、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章亚文,谭志豪,卜子骥,周宏根,李国超,吴恒恒,史肖娜,陈建志,侯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