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398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炉料品位的把控以及炉料透气性处理;S2:炉前煤粉处理,对煤粉依次进行烘干、筛分以及密度调节,并通过超声设备对煤粉进行超声处理;S3:煤粉与氧气混合,将煤粉和氧气分别通过煤粉加入管和氧气加入管均通入混合箱内,并采用混合箱内部的超声设备混匀,微波设备预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强炉前煤粉处理,改善煤粉的物理性质和流动性,通过超声设备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混匀,通过微波设备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预热,进一步提高煤粉的反应活性和燃烧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高炉喷煤比例不够理想,煤粉的利用率和高炉的生产效率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炼铁,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高炉炼铁是应用焦炭、含铁矿石和熔剂(石灰石、白云石)在竖式反应器(高炉)内连续生产液态生铁的方法。提高高炉喷煤比例可以增加煤粉的利用率和高炉的生产效率,是炼铁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内容。面对目前的低成本炼铁趋势,高炉煤比仍然存在提高的潜力。一般通过稳定原燃料质量,加强高炉标准化操作和流程化管理,保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优化高炉操作制度,以提高高炉煤比,降低综合焦比,缓解购买外购焦的压力。但现有的提高喷煤比例的措施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1.现有的措施对煤粉的预处理不够完善,煤粉的物理性质和流动性不足,影响喷煤效果和利用率;

3、2.现有的措施对煤粉的进炉前的处理也不够完善,煤粉难以实现精确性的控制,煤粉的反应活性较低,煤粉在喷吹过程中容易出现沉积、堵塞等问题,影响喷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通过加强炉前煤粉处理,改善煤粉的物理性质和流动性,提高喷煤效果和利用率,通过超声设备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混匀,通过微波设备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预热,进一步提高煤粉的反应活性和燃烧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高炉喷煤比例不够理想,煤粉的利用率和高炉的生产效率均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

4、s1:炉料品位的把控以及炉料透气性处理;

5、s2:炉前煤粉处理,对煤粉依次进行烘干、筛分以及密度调节,并通过超声设备对煤粉进行超声处理;

6、s3:煤粉与氧气混合,将煤粉和氧气分别通过煤粉加入管和氧气加入管均通入混合箱内,并采用混合箱内部的超声设备混匀,微波设备预热;

7、s4:煤粉悬浮处理,通过给悬浮箱内的煤粉施加电荷,使煤粉带上相同的静电荷,使煤粉相互之间发生静电排斥,保持悬浮状态;

8、s5:通过煤粉喷吹环管的煤粉喷吹支管将悬浮的煤粉喷入高炉内;

9、s6:炉前热空气处理,采用空气预热装置对预热箱内的空气进行脱湿预热;

10、s7:通过热空气喷吹环管的热空气喷吹支管将热空气喷入高炉内;

11、s8:采用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高炉喷煤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提供准确的数据用于控制和优化操作。

12、进一步地,s1中通过烘干、煅烧、球团化对进炉前的炉料进行预处理,控制炉料的粒度和湿度,在燃烧过程中,通过炉顶加压和炉底吹气的方式,增加高炉内的气体流动速度,改善炉料颗粒的排列和堆积状态。

13、进一步地,s1中炉料品位把控时,确保炉料结构波动在1%以内,综合入炉品位大于52.0%,焦炭水份控制在5%以内,提高焦炭质量,控制焦炭的cri和csr。

14、进一步地,s2中采用微波设备对煤粉进行烘干。

15、进一步地,s2中筛分后的煤粉粒度小于-200目不低于75%。

16、进一步地,s2中密度调节时,通过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和其他添加剂,以调节煤粉的密度和流动性。

17、进一步地,s2中超声设备对煤粉的处理时间为15-20min,频率为20khz-30khz。

18、进一步地,s3中喷吹煤粉的氧过剩系数为1.15-1.2。

19、进一步地,煤粉喷吹支管和热空气喷吹支管均设置有多个,分别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煤粉喷吹环管和热空气喷吹环管上,且煤粉喷吹支管和热空气喷吹支管的内端均设置有离心式喷嘴。

20、进一步地,s8中采用温度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喷吹煤粉以及喷吹热空气的温度;采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喷吹煤粉以及喷吹热空气的压力;采用流量传感器监测喷吹煤粉和喷吹热空气的流量;采用含氧量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中的氧气含量;采用co和co2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中co和co2的含量;采用烟尘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中的烟尘含量。

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强炉前煤粉处理,在高炉前端增设煤粉处理设备,对煤粉依次进行烘干、筛分以及密度调节,并进行超声处理,可以改善煤粉的物理性质和流动性,提高喷煤效果和利用率。

23、2、本专利技术通过超声设备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混匀,通过微波设备对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预热,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均匀化煤粉,使其颗粒分布更加均匀,可以破坏煤粉中的团聚和结块现象,使得煤粉颗粒之间的粘附力减小,防止堵塞和凝结,提高煤粉的流动性和喷煤效果,可以促进煤粉颗粒与其他添加剂之间的混合和反应,提高煤粉的反应活性和燃烧效率,微波加热可以更均匀地加热煤粉,改变煤粉的物理性质,减少其粘结性,从而提高流动性和喷煤效果,提高煤粉的反应活性和燃烧效率。

24、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煤粉进行悬浮处理,解决煤粉在喷吹过程中容易出现沉积、堵塞等问题,利用悬浮稳定技术可以提高煤粉的悬浮稳定性,保持煤粉的均匀喷吹,提高喷吹效率和燃烧效果。

25、4、本专利技术通过空气预热装置对预热箱内的空气进行预热,使其达到适宜的温度,从而增加燃气的温度和热值,提高燃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通过烘干、煅烧、球团化对进炉前的炉料进行预处理,控制炉料的粒度和湿度,在燃烧过程中,通过炉顶加压和炉底吹气的方式,增加高炉内的气体流动速度,改善炉料颗粒的排列和堆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炉料品位把控时,确保炉料结构波动在1%以内,综合入炉品位大于52.0%,焦炭水份控制在5%以内,提高焦炭质量,控制焦炭的CRI和CS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用微波设备对煤粉进行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后的煤粉粒度小于-200目不低于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密度调节时,通过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和其他添加剂,以调节煤粉的密度和流动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超声设备对煤粉的处理时间为15-20min,频率为20kHz-30k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喷吹煤粉的氧过剩系数为1.15-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喷吹支管(31)和热空气喷吹支管(51)均设置有多个,分别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煤粉喷吹环管(3)和热空气喷吹环管(5)上,且所述煤粉喷吹支管(31)和热空气喷吹支管(51)的内端均设置有离心式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采用温度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喷吹煤粉以及喷吹热空气的温度;采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喷吹煤粉以及喷吹热空气的压力;采用流量传感器监测喷吹煤粉和喷吹热空气的流量;采用含氧量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中的氧气含量;采用CO和CO2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中CO和CO2的含量;采用烟尘传感器监测高炉煤气中的烟尘含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通过烘干、煅烧、球团化对进炉前的炉料进行预处理,控制炉料的粒度和湿度,在燃烧过程中,通过炉顶加压和炉底吹气的方式,增加高炉内的气体流动速度,改善炉料颗粒的排列和堆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炉料品位把控时,确保炉料结构波动在1%以内,综合入炉品位大于52.0%,焦炭水份控制在5%以内,提高焦炭质量,控制焦炭的cri和cs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用微波设备对煤粉进行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筛分后的煤粉粒度小于-200目不低于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提高喷煤比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密度调节时,通过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和其他添加剂,以调节煤粉的密度和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辉速亮刘红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