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的生产、使用、废液利用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22264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的生产、使用、废液利用方法及设备。生产方法包括:选用动物的蹄角废弃物经高温高压蒸煮、铣切、胶磨制备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营养液;采用制备的营养液为氮源、甘蔗红糖为碳源进行小球藻异养扩繁;采用由多种天然饲用纤维制成的基料连续吸附小球藻制成预混料。该方法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可解决农牧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在简单的工艺条件下,快速、低成本地获得较大的生物产量,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生产的饲用预混料质优价廉、用途广泛,可根据不同的用途按不同的比例配制成全价饲料。其废液进行光自养扩繁后可供给水产养殖、农田灌溉施肥和改良土壤,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减少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的生产、使用、废液利用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迄今已知的各种预混料、添加剂、商品饲料,多数是针对特定用途开发生 产的,配方针对性强,同时包含氨基酸、肽类、甾醇类等多种高级蛋白及矿物 质的产品极少;采用鱼粉、豆类等制成的高蛋白型饲料,存在成份缺失且价格 昂贵等缺点;利用农牧废弃资源为基料的产品,价格虽低但养份少,品级低; 添加生物技术制剂的产品,存在价格高和适应面窄的问题;利用诸如小球藻类、 甲壳类一壳聚糖类型等制成的产品,国外虽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国内甚少,并 且由于受制于资源、设备与技术等条件,多数停留在试验阶段,难以实现产业 化生产。在动物废弃物应用方面,利用富含天然角蛋白质、优质廉价的动物废弃物 (如动物蹄角)为原材料制备饲料添加剂,目前已经有报道,其工艺方法包括 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然而,由于动物蹄角废弃物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蛋 白结构,难于简易、高效地加工和利用,现有的加工技术还不能令人满意。在小球藻异养方面,现在虽然有多种公知的小球藻异养扩繁技术,但是采 用动物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的营养液异养小球藻、并应用到饲料生产,国内还未 见报道;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低成本、可工业化应用的利用方法,国 内也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的目的是提供多蛋白饲用预混料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废液进行利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废液进行利用的设备。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富含角蛋白的动物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营养液;步骤二,采用含有步骤一制备的营养液的培养基异养扩繁小球藻;步骤三,采用由多种天然饲用纤维制成的吸滤基料吸附步骤二异养扩繁后 的小球藻。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四,在吸附了小球藻的基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步骤 一制备的营养液,然后消毒、脱水。步骤四中按所述基料干重每kg添加0.02-0.1L所述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动物的蹄角,进行清洗消毒;将清洗消 毒后的蹄角放入蒸煮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调整溶液pH至5.5 6,加入硫酸 镁在高温高压下蒸煮使蹄角软化至半胶状体;将半胶状体湿式破碎;将破碎后 的半胶状体研磨制成乳状液,研磨时采用蹄角蒸煮后剩余的溶液作为冷却液,并且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乳状液中加入适量的食品级六偏磷酸钠储 存。所述的半胶状体湿式破碎,是采用铣切法将半胶状体破碎,并且在破碎时 加入蹄角蒸煮后剩余的溶液维持湿式加工状态。步骤二小球藻异养扩繁完成后的细胞密度为30 60g/L。小球藻异养扩繁的培养基组成为甘蔗红糖,含量20 70g/L;硼酸,5 12g/L;营养液,2 5g/L,柠檬酸,0.5 1.5g/L;谷氨酸钠,0.5 3g/L。小球藻异养扩繁条件为温度28°C 33°C, pH值5.8 6.5,供气量2 5 mV小时,连续异养60 80小时。步骤三采用分层连续吸滤的方法。步骤三的吸滤基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成份组成麸皮50%、苜蓿干草 20%、米糠20%、干桑叶10%,并且吸滤基料细度为40 80目、含水量均不 大于10%。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设备,包括由乳状营养液制备装置、小球藻异养装 置、分层连续吸滤装置、混料装置、消毒脱水装置按照工艺流程组成的连续生 产线。所述乳状营养液制备装置包括蒸煮装置、铣切式切碎机、胶体磨机组、以 及营养液储存罐。所述分层连续吸滤装置具有多层网状滤框和集液器,在每层滤框上均放置 吸滤基料。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的使用方法,包括生产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的步骤;将 生产的饲用预混料和主饲料按特定比例混合配制成全价词料。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废液的利用方法,包括生产多蛋白饲用预混料、以 及收集吸滤基料吸附后余下的废液的步骤;并且循环进行以下步骤(1)将收集的废液排放到开放式子池,并接种一定量的小球藻菌种进行光自养,经72—120小时,当子池中小球藻含量达到》20g/L时,将子池内的液体全部排放 到一开放式母池中,在该母池中按常规方法养殖有水生动物;(2)使进入母池 内的小球藻既能继续光自养扩繁,又能同时供养母池内的水生物,经过72—120 小时后,将母池内的液体排放一定量并输送供给农田灌溉和施肥;(3)将子池 内的、经(1)光自养完成后的小球藻液排放到母池,以使母池内的液体维持在 适当的液位。最好的,接种浓度40 50g/L的小球藻种液,接种量为子池实际液体容量的 5-15%,小球藻种液中各类小球藻按重量百分比为普通小球藻含50%,蛋白核小 球藻、椭圆形小球藻各含25%。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废液的废液利用设备,包括开放式子池,设置成可 接收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设备排放的废液,子池设置于母池中并通过管道相 互连通;母池,设置有与灌溉管道连接的排水装置,池中养殖有水生动物;以 及种液池,用于存放小球藻种液并可向子池供给小球藻种液。最好的,子池和母池的水体面积比为1: 50-100,容积比为l: 100-300。最好的,子池边缘设置有倾角可调整的光反射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选用动物的蹄角废弃物作为多蛋白基料,采用高温高压蒸煮和 铣切、胶磨等机械方法制备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营养液,原料来 源丰富、成本低廉,并且可解决农牧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2) 采用制备的营养液为氮源、甘蔗红糖为碳源,充分利用营养液与红糖 物料中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小球藻异养扩繁,实现了在简单的工艺条件下,快速、低成本地获得较大的生物产量,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3) 采用由多种天然饲用纤维制成的基料连续过滤、吸附异养扩繁后的小 球藻,并在吸附了小球藻的基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营养液,生产效率高,可获 得优质且价格低廉的多蛋白型饲用预混料。(4) 将吸滤基料吸滤后余下的残液排放到光自养池内进行开放式光自养扩繁后,供给水产养殖、农田灌溉施肥,从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排放。(5) 饲用预混料用途广泛。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用途按不同的比例配制 成全价饲料。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使用及废液利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多蛋白词用预混料的生产设备示意图。 图3是多蛋白饲用预混料废液利用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I-I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一、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生产方法参照图l、图2,其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描述如下步骤一、乳状营养液制备选取富含角蛋白的动物废弃物,例如哺乳动物的蹄角废弃物,优选的是食 草性和非肉食性动物(包括偶蹄目牛羊科、猪科)的蹄角废弃物。本实施例选取15kg的羊蹄角为主原料,将蹄角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由50%(重量百分比)的 氯化钠与50%(重量百分比)的次氯酸钙配成的浓度为20%的水溶液,在常温下 浸泡消毒5分钟,取出洗净。将清洗消毒处理后的蹄角放入容量为0.2m3的高温高压不锈钢容器(a)内, 加清水至0.14m3,用pH值调整液调整溶液pH至5.5 6并加入稳定剂使其稳 定后,加入市售化学纯品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蛋白饲用预混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富含角蛋白的动物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营养液; 步骤二,采用含有步骤一制备的营养液的培养基异养扩繁小球藻; 步骤三,采用由多种天然饲用纤维制成的吸滤基料吸附步骤二异养扩繁后 的小球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娜玲王剑红林章利丁荣吾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大地生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