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生物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814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抓斗(10)开启、或闭合该箱体(20)底部的开口;锁定装置,抓斗(10)上设置卡件(30),箱体(20)上设置扣件(40),该扣件(40)相对于箱体(20)向下或向上移动,该卡件(30)和该扣件(40)卡合或脱开,锁定或解锁抓斗(10)位于箱体(20)两侧的张开状态;闭合装置,钢丝绳(50)的端部固定于一个抓斗(10)上,在同一侧绕过另一个抓斗(10)和箱体(20),位于箱体(20)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将底栖样本拾取到采集器内,既能可靠地进行采样,又能精确地采集到设定面积和深度内的底栖贝类样本,有利于保护海底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层采集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
技术介绍
随着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海洋已成为人类深入开发的新领域,无论是研究海底 生态、调查资源、还是开发利用海洋牧场,都离不开海底取样、调查。特别是进行海底贝类资 源调查时,通常采用拖网采捕的方式,将特制的网具沉入海底,用船只拖拽,使网具紧贴海 底运动,将海底的贝类样本采集上来;但拖网方式不仅对海底环境伤害很大,破坏了海底生 态平衡,而且无法精确地采集到某固定面积的海底贝类资源,使统计、计算的结果存在着无 法确定的误差;而采用挖斗,则在采样过程中又存在抓取、闭合动作不可靠,无法顺利进行 采样的难题,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增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样动作可靠的底栖贝类采集器。 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箱体和两个抓斗,该抓斗开启、或闭合该箱体底部的 开口 ,该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 锁定装置,所述抓斗上设置卡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扣件,该扣件相对于箱体向下或 向上移动,该卡件和该扣件卡合或脱开,锁定或解锁所述抓斗位于所述箱体两侧的张开状 态; 闭合装置,钢丝绳的端部固定于所述一个抓斗上,在同一侧绕过所述另一个抓斗 和箱体,位于所述箱体上方。 所述箱体顶部设置主杆,并向上突出设有卡头;所述扣件为两个支脚中间连接横梁,该两个支脚滑动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卡件为直交的长板和侧翼,所述长板开设长槽形孔,螺栓穿设其中,与所述抓斗形成转动连接,自由端与所述卡件、卡头卡合。 所述长板开设卡口 ,与所述横梁相互卡合,所述侧翼卡合于所述卡头;或者所述横梁设置销,所述侧翼开设孔,所述侧翼卡合于卡头,该销和孔相互卡合; 所述箱体两侧分别设置两个限位套,所述支脚贯穿于该两个限位套; 当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箱体向上滑移,所述横梁从所述卡件中脱出,所述钢丝绳牵弓I所述抓斗,带动所述卡件脱离所述卡头。 所述卡头设置于拖台上,所述主杆向上突出设置该拖台,当所述卡件、扣件扣合于该拖台上时,所述抓斗位于箱体两侧,呈锐角张开。 所述两个抓斗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转轴套设于所述箱体。 所述抓斗为两个扇形侧板在弧部连接采集板,当所述抓斗覆盖所述箱体底部开口 时,该采集板的一侧折边抵靠所述箱体框架。 所述箱体覆盖网片,顶部网片一侧套于主杆,另一侧扣合于所述箱体框架,所述采 集板设有网片。3 所述采集板的另一侧形成齿状,交错咬合,或在所述抓斗外固接间隔设置的短棒 列。 所述抓斗的一个侧板上设置两个吊环,另一个侧板上设置滚轮组件,所述钢丝绳 的端部固定于所述一个吊环,依次穿过另一个吊环,绕过另一个抓斗上的滚轮组件中的滚 轮;当所述抓斗闭合于底部时,穿绕于所述抓斗上的两个吊环、滚轮组件间的所述钢丝绳呈 水平状态。 所述网片的网目对角线《3cm。 本专利技术底栖贝类采集器,在下沉过程中,锁定装置将两个抓斗锁定于张开状态,接 触海底后,扣件从卡件中脱出,向上提升采集器,卡件从拖台上滑脱,锁定被解除,钢丝绳拉 动两个抓斗一边拾取海底样本到箱体中,一边闭合。 本专利技术底栖贝类采集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锁定装置是通过卡件插入卡头、横梁向下落入卡件中来实现开启状态的锁定, 解锁是通过扣件向上从卡件中脱出、钢丝绳牵引抓斗,带动卡件从卡头中脱出来实现的,即 本专利技术的锁定、解锁动作是通过自重来实现的,利用这种简便的滑动结构即可切实、可靠地 实现锁定、解锁、抓取功能,而且结构紧凑、操作便利; 2、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转轴,拉开两个抓斗之间的距离,增大抓斗的张口面积,使 采集器的有效采集面积与抓斗的张口面积相等,在不改变箱体尺寸的前提下加大有效采集 面积,达到结构紧凑、操作便利的效果; 3、利用间隔设置的转轴来增大底部开口面积,底部接触面积越大,稳定性就越高, 以此来消除海况不利因素的影响,不仅可以在海风浪较大时使用,又可以更有效地采取底 栖生物样品,保证采样的准确性;而且还可通过增大底部接触面积来控制采集深度,有利于 保护海底生态环境; 4、因为底部开口面积相当于有效采集面积,这样可以对采集面积进行精确地设定,根据不同的采样要求设定采集器的规格,例如,lm2、1.5m2、2m2,或是英制的单位,即可得到标准的采样数据,既省却额外、繁琐的换算过程,又极大地提高采样精度; 5、拖台的设置使抓斗锁定后,呈锐角张开、位于箱体的两侧,使其向下、向内转动灵便的同时,增大有效采集面积; 6、采集板在闭合的这一侧形成齿状、交错咬合,固接惊扰棒,朝抓斗外间隔设置短 棒列,当抓斗向中心聚拢闭合时,呈耙状收集被采集物、使贝类等受到惊扰向采集器内移 动,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设定间隔对选定的被采集物进行抓取,还能保护海底生态环境。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呈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的抓斗和箱体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呈闭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的抓斗的主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的箱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卡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抓斗10吊环11滚轮组件12转轴13侧板14采集板15折边151箱体20限位套21滚轮组件22主杆23拖台24卡头241卡件30长板31侧翼32螺栓33卡口 34长槽形孔35扣件40支脚41横梁42钢丝绳50吊杆60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用于采集水底面、海床基等底栖生物,例如海底贝类等底 栖动物、底栖植物。底栖生物采集器是在底部开口的箱体相对侧设置两个抓斗,锁定装置使 采集器的抓斗保持张开,采集器接触海底后,锁定装置解除对抓斗的束缚,当采集器向上提 升时,通过闭合装置使抓斗逐渐闭合,将海底贝类样本等拾取到采集器内。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 采集器可以精确地采集到设定的面积和深度内的底栖贝类样本,对海底环境伤害较轻,而 且省去了拖网所用的额外燃料;特别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锁定装置、闭合装置就能确实、 可靠地实现开启的锁定、解锁、抓取、闭合、吊运等诸多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4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底栖生物采集器呈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抓斗和箱 体组装立体示意图、抓斗的主视图,抓斗10如图所示,转轴13与略微弯曲的采集板15分别 固定于两个侧板14的端部、弧部,将两个扇形侧板14连成一体,一个侧板14上设置滚轮组 件12,另一个侧板14上间隔设置两个吊环11。采集板15的侧边翻折形成折边151,其上还 设有卡件30,如图6所示,长板31与侧翼32直交固接, 一端开设长槽形孔35,螺栓33 (如 图l所示)穿设其中,使卡件30可转动或沿长槽形孔35移动,另一端形成卡口 34。卡件 30也可以采用角钢,一端开设长槽形孔与抓斗连接,另一端开设卡口。 箱体20为框形体,除底面开口外,其它部分覆盖板材、网片,在相对的侧面上,竖 向排列两个限位套21,两个支脚41分别贯穿于限位套21,并通过横梁42连成一体,这样形 成一个门形结构的扣件40,该扣件40可相对箱体20上下移动设定距离,并与卡件30相配 合,构成锁定装置。 两个抓斗10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转轴13套接于箱体20夕卜,当抓斗10绕箱体20 向下转动时, 一边抓取位于底部的采集样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箱体(20)和两个抓斗(10),该抓斗(10)开启、或闭合该箱体(20)底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该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抓斗(10)上设置卡件(30),所述箱体(20)上设置扣件(40),该扣件(40)相对于箱体(20)向下或向上移动,该卡件(30)和该扣件(40)卡合或脱开,锁定或解锁所述抓斗(10)位于所述箱体(20)两侧的张开状态;闭合装置,钢丝绳(50)的端部固定于所述一个抓斗(10)上,在同一侧绕过所述另一个抓斗(10)和箱体(20),位于所述箱体(20)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有才张晓芳张永国杨殿群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