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海珍品鲍鱼的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及装置。成功实现南北方鲍鱼养殖新模式,并形成鲍鱼、海带一体化养殖高效环保养殖模式。与传统的吊笼式养殖相比,开放式小网箱养殖水流更加通透,操作更加便捷,尤其是避免了因提拉投喂而造成鲍鱼脱水现象的发生,这更加有利于鲍鱼的存活和生长。一个小网箱的养殖量接近于一个吊笼养殖量的20倍,同时因为小网箱养殖为开放式,所以对海域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符合海洋牧场的生态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涉及海珍品鲍鱼的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肉质细嫩,鲜而不腻;营养丰富,清而味浓,烧菜、调汤,妙味无穷。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鲍鱼富含丰富的球蛋白,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鲍鱼补而不燥,养肝明目,不仅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药用价值,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 鲍鱼养殖方式有多种,有底播养殖(又称自然增殖),有筏式笼养,还有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等,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养殖需要建供水、冷却、供热系统以达达到水温等养殖条件,耗能大,且易发生病害;近年来还有海底沉箱式养殖,虽然鲍的栖息环境比筏式养殖稳定,生长效果也好,但投饵、管理难度比较大。辽宁大连沿海岛屿众多,礁石林立,气候温和,饵料丰富,很适合鲍鱼栖息和繁衍。这里所产的鲍鱼占全国产量的70%。养殖方式主要采用投资少,成本低,生长快,效益高,易于管理与推广的底播增殖和筏式养殖。但底播增养殖对海区底质要求很高,养殖区域限制;浮筏养殖一般养殖网笼采用柔性组合式鲍鱼养殖网笼,用网袋内装塑料盆作为养鲍器材,或者采用多层的封闭式养殖网箱,养成过程中需要人工拉起养殖网笼进行投饵,饵料需要切碎,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鲍鱼浮筏养殖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一、选择海域 选择海藻丛生,水流畅通,水质清洁的适合鲍鱼生长条件的海域。 二、架设养殖台筏 Cl)制作养殖网箱 养殖网箱形状为方形,顶部敞口,箱体和箱底上设置透水孔,箱体内设置附着板,附着板可拆卸。养殖网箱箱底设置附着板嵌入槽,箱体侧壁设置附着板嵌入孔;附着板顶部沿养殖网箱侧壁向箱体内倾斜。附着板顶部和底部设置固定插孔,对应的养殖网箱侧壁上设置相应的固定插孔槽,附着板顶部设置盖板,盖板对应附着板顶部的固定插孔处设置固定插孔嵌入槽。养殖网箱箱体侧壁沿上设置盖板嵌入孔。养殖过程中,固定拴插入养殖网箱和附着板的固定插孔内,将附着板及盖板固定在养殖网箱内。(2)制作浮子和网衣 根据养殖网箱尺寸及养殖鲍鱼量等条件计算浮力,设计制作枕形浮子,枕形浮子两端设置凹槽,网衣尺寸按照网箱尺寸制作,网衣上有四根承重绠绳。(3)架设养殖台筏 筏身为平行设置的双浮绠,双浮绠分别系于枕形浮子两端的凹槽内,枕形浮子凹槽内设有浮绠固定绳,枕形浮子通过浮绠固定绳固定在浮绠上;浮绠两端连接橛缆,浮绠与橛缆之间用球形浮子连接,以增加筏身即浮绠的稳定性;橛缆通过木橛、水泥砣等锚定装置固定于水下,架设养殖台筏的筏区水深与橛缆长度比为I :2. 5 3,橛缆下部增加铁链或坠石等重物,保证橛缆处于张紧状态,提供缓冲受力。 养殖台筏的间距为4 6米;养殖台筏采用顺海流方向架设。(4)系挂养殖网箱 将养殖鲍鱼苗种放入养殖网箱内,养殖网箱上系挂承重绠绳且置于网衣内,承重绠绳纵向穿插过网衣,并固定系挂于浮绠上,使养殖网箱置于枕形浮子之间。承重绠绳系于浮绠固定绳上。网衣口处横向穿插网口绳,网口绳与承重绠绳连接,网口由于承重绠绳的固定而受力形成敞开式开口 ;可以在网衣口处和接近网衣口处设置双重网口绳,在不投饵时使网衣口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杂物进入网衣及网箱内。网衣上横向穿插防风绠绳,防风绠绳自由端系于筏身上,如遇到大风浪或者台风,拉紧防风绠绳自由端,使网衣收紧。网衣长度2. 5 3. 5米为宜;网衣的网眼规格尽可能扩大(以鲍鱼爬不出去为准),增加透水性,减少阻力。三、养殖管理 鲍鱼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时将饵料直接放入敞开的网衣开口即可,除进行投饵、除污、防敌害及疏散密度等日常管理外,还要注意防台风管理,如遇到大风浪或者台风,拉紧防风绠绳,使网衣收紧。养殖台筏之间可以套养海带。在养殖台筏间平行或垂直架设海带苗绳挂养海带,充分利用养殖海域,同时便于就近采饵的。实现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的装置,即养殖筏架包括浮子、浮绠、橛缆、锚固装置、养殖网箱和网衣;浮子为枕形浮子,其两端设置凹槽,养殖台筏的筏身为平行设置的双浮绠,双浮绠分别系于枕形浮子两端的凹槽内,枕形浮子凹槽内设有浮绠固定绳,枕形浮子通过浮绠固定绳固定在浮绠上;浮绠两端连接橛缆,橛缆通过木橛、水泥砣等锚定装置固定于水下,架设养殖台筏的筏区水深与橛缆长度比为I :2. 5 3,橛缆下部增加铁链或坠石等重物,保证橛缆处于张紧状态,提供缓冲受力;养殖网箱形状为方形,箱体上和箱底设置透水孔,箱体内设附着板,附着板可拆卸,养殖网箱上系挂承重绠绳且置于网衣内,承重绠绳纵向穿插过网衣,并固定系挂于浮绠上,使养殖网箱置于枕形浮子之间,网衣口处横向穿插网口绳,网口绳与承重绠绳连接,网口由于承重绠绳的固定而受力形成敞开式开口。浮绠与橛缆之间用球形浮子连接,以增加筏身即浮绠的稳定性。养殖台筏的筏间距为4 6米;养殖台筏采用顺海流方向架设。养殖网箱箱底设置附着板嵌入槽,箱体侧壁设置附着板嵌入孔;附着板顶部沿养殖网箱侧壁向箱体内倾斜;附着板顶部和底部设置固定插孔,对应的养殖网箱侧壁上设置相应的固定插孔槽,附着板顶部设置盖板,盖板对应附着板顶部的固定插孔处设置固定插孔嵌入槽,养殖网箱箱体侧壁沿上设置盖板嵌入孔。养殖过程中,固定拴插入养殖网箱和附着板的固定插孔内,将附着板及盖板固定在养殖网箱内。可以在网衣口处和接近网衣口处设置双重网口绳,在不饵时使网衣口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杂物进入网衣及网箱内。网衣上横向穿插防风绠绳,防风绠绳自由端系于筏身上,如遇到大风浪或者台风,拉紧防风绠绳自由端,使网衣收紧。网衣长度不宜太长,2. 5 3. 5米为宜;网眼选择网衣的网眼规格尽可能扩大(以鲍鱼爬不出去为准),增加透水性,减少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成功实现南北方鲍鱼养殖新模式,并形成鲍鱼、海带一体 化养殖高效环保养殖模式。与传统的吊笼式养殖相比,开放式小网箱养殖水流更加通透,操作更加便捷,尤其是避免了因提拉投喂而造成鲍鱼脱水现象的发生,这更加有利于鲍鱼的存活和生长。一个小网箱的养殖量接近于一个吊笼养殖量的20倍,同时因为小网箱养殖为开放式,所以对海域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符合海洋牧场的生态理念。同时本专利技术养殖用小网箱结构简单,灵活轻便,成本低廉,易于除污和除敌害管理,且养殖过程中操作方便,防台风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养殖过程中台风影响的风险系数;养殖网箱箱内附着板可拆卸,便于鲍鱼的运输,特别是在鲍鱼南北运输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缓解了养殖人员不足和劳动强度大的局面,同时使有限的海域最大化应用; 养殖过程中,海带等大型鲜活海藻饵料无需切碎加工处理,可以直接从敞开的网衣开口处投放,不仅减少了饵料处理程序,延长鲜活海藻饵料的保鲜期,而且大大降低了投饵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养殖网箱的敞开式结构设计,以及箱体侧面大网格式透水孔结构,透水性好,为鲍鱼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养殖台筏的俯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养殖台筏的主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养殖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一、选择海域选择海藻丛生,水流畅通,水质清洁的适合鲍鱼生长条件的海域;????二、架设浮筏养殖(1)制作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形状为方形,顶部敞口,箱体和箱底上设置透水孔,箱体内设置附着板,附着板可拆卸;(2)制作浮子和网衣根据养殖网箱尺寸及养殖鲍鱼量等条件计算浮力,设计制作枕形浮子,枕形浮子两端设置凹槽,网衣尺寸按照网箱尺寸制作,网衣上有四根承重绠绳;(3)架设养殖台筏筏身为平行设置的双浮绠,双浮绠分别系于枕形浮子两端的凹槽内,枕形浮子凹槽内设有浮绠固定绳,枕形浮子通过浮绠固定绳固定在浮绠上;浮绠两端连接橛缆,橛缆通过锚定装置固定于水下,架设养殖台筏的筏区水深与橛缆长度比为1:2.5~3;(4)系挂养殖网箱将养殖鲍鱼苗种放入养殖网箱内,养殖网箱上系挂承重绠绳且置于网衣内,承重绠绳纵向穿插过网衣,并固定系挂于浮绠上,使养殖网箱置于枕形浮子之间;网衣口处横向穿插网口绳,网口绳与承重绠绳连接,网口由于承重绠绳的固定而受力形成敞开式开口;?三、养殖管理鲍鱼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时将饵料直接放入敞开的网衣开口即可,除进行投饵、除污、防敌害及疏散密度等日常管理外,还要注意防台风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厚敬,李军,王茂岭,李锡显,李永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