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97874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光照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现有室内养殖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红光处理方法,蚂蟥干品亩产可比自然光养殖提高约103.9%。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扩大蚂蟥室内养殖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蚂蟥养殖的经济效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每亩可提高蚂蟥干品亩产约159kg,按目前市场价1000元/kg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15.9万元。

A red light indoor leech and efficient bree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eech indoor efficient farming light treatment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aims at providing a method of culturing with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indoor culture methods. The invention of red light treatment, dried leech yield can be increased by about 103.9% than natural light cul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thout expanding the area under the premise of leech indoor culture,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aquaculture w.pigra,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yield per mu of dried leech is about 159KG,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market price of 1000 yuan /kg,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about 159 thousand yuan per 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蚂蟥室内养殖光照处理方法,属于药用动物养殖领域。二、
技术介绍
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又名宽体金线蛭,属于环节动物门黄蛭科动物,是中药材水蛭的基原动物之一,也是水蛭药材市场流通的主要品种,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等功效,是疏血通、脑血康等众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蚂蟥生理特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室外人工养殖方法已取得初步成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需求与水蛭药材供给量之间的矛盾。在露天环境中,蚂蟥的生长特别容易受到诸多环境因素(水质,温度,阳光,天敌等)的影响,造成蚂蟥存活率低,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室内养殖能够提供蚂蟥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而特殊光照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蚂蟥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投入成本低且经济效益提升显著。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环境可控的条件下提高存活率和产量、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选取波长为620-760nm的红光,光照强度为40-100μmol·m-2·s-1,光照时间6:00-18:00,蚂蟥选取0.028g左右的健康蚂蟥,温度25℃左右,养殖密度50万条/亩,3天换1次水,使用曝气24h的自来水,换水时间为上午9:00左右,每次换水100%并清除残留螺蛳,换水后投喂蚂蟥体重60%~80%的螺蛳,螺蛳为清洗后在自来水中暂养3天的新鲜梨形环棱螺。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死亡蚂蟥及时清理。通过实验统计和比较,发现红光处理对蚂蟥存活率、生长速度和产量影响显著(P<0.05),得出一种便于管理、能使蚂蟥亩产干重达312kg的蚂蟥室内养殖光照处理方法。与自然光条件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可提高水蛭干品亩产约159kg,按目前市场价1000元/kg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15.9万元。四、具体实施方式1.材料1.1实验材料及仪器:蚂蟥由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提供,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螺蛳(采自南京前湖,野生)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Heude、曝气24h的自来水、天平(上海精科天平)。2方法2.1实验设计实验在室内进行,容器为2L塑料瓶(底面积1.33×10-2m2,水深12cm),实验蚂蟥体重0.028±0.001g。设置波长为620-760nm的红光,光照强度为40-60μmol·m-2·s-1,光照时间6:00-18:00,对照组为自然光,每种光处理设置20瓶,每瓶饲养10条蚂蟥,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0%。实验期间其他管理方法相同,实验时间60d,,期间保持室温25±1℃。2.2生长性能的测定在实验开始和结束各称量一次蚂蟥体重,计算平均质量,由公式计算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SGR=100×(lnWt-lnW0)/t;WGR(%)=100×(Wt-W0)/W0,式中W0为实验开始时蚂蟥的平均质量(g),Wt为结束时蚂蟥的平均质量(g),t为实验天数(d)。2.3统计方法采用MicrosoftExcel2013和SPSS20.0(one-wayANOVA,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均以表示。3结果与分析3.1不同光质对蚂蟥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1可知,红光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大于自然光组(P<0.05)。表1不同养殖密度对蚂蟥生长的影响注: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2综合评判本实验时间为60天,红光组蚂蟥的末重为1.976g,存活率为76%,亩产量50万条/亩,共获得鲜品产量为750kg,以折干率6∶1换算成干重约125kg,按目前水蛭药材市场价1000元/kg计算,每亩经济效益12.5万元,比自然光组的5.5万高出7万元,本实验所取用的时间仅为60天,但蚂蟥的生长周期约为4-5个月,如果投入实际生产中,则养殖时间还需延长,以5个月为养殖周期时,实际养殖效果详见具体实施例1。具体实施例1:在温度可控,温度范围20-30℃的室内,设置人工光源,光质为红光,波长为620-760nm,光照强度为40-60μmol·m-2·s-1,时间6:00-18:00,选择0.028g左右健康蚂蟥,按照50万条/亩放入水深为12cm的养殖池中,使用曝气24h的自来水,3天完全换水1次,换水时间为上午9:00左右,每次换水清除残留螺蛳,换水后投喂蚂蟥体重60%~80%的螺蛳,螺蛳为清洗后在自来水中暂养3天的新鲜梨形环棱螺。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死亡蚂蟥及时清理。当饲养时间达到第158天时,实际测得红光下饲养的蚂蟥平均体重达到8.818g,存活率为42.5%,亩产量为1874kg,折算成干货约为312kg,以目前水蛭药材市场价1000元/kg计算,每亩经济效益为31.2万元,而自然光组均重为5.584g,存活率为33%,效益为15.3万元,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红光处理可使每亩增加效益15.9万元。本专利技术阐述的实施例及权利要求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规手段可以预见或者微调的变化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内养殖环境内,红光下饲养蚂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内养殖环境内,红光下饲养蚂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光的波长范围为620-76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光的光照时间为8-1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光的强度为40-100μmol·m-2·s-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蚂蟥为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Whitma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喂的螺蛳为清洗后在自来水中暂养3天的新鲜梨形环棱螺Be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红专郭巧生戴道新王嘉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