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45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它包括绝缘壳体(5)及至少一个导电单元(6),每个导电单元(6)包含至少两个接触端子(2),每个接触端子(2)包括前端接触区(20)、中间过渡连接壁(21)及尾端引脚(22);前端接触区(20)包括有三个从根部向远端延伸的侧壁(201),侧壁前端收敛形成接触凸包(2010),三个接触凸包(2010)共同围成前端接触区。导电单元(6)的三个接触端子(2)伸出长度不一致。绝缘壳体(5)内部设有卡槽(55)。中间过渡连接壁(21)两侧分别设有倒刺,每侧倒刺卡接在该侧的卡槽(55)内。绝缘壳体(5)上设有多个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散热性能好、可靠性高,能够传输大电流、适用于印制板互连系统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流传输的电源连接器插头,特别适用于电路板或母板 与子板之间的互连系统中。
技术介绍
在电子电路的互连中,电源连接器是电源电路互连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它 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传输电路的性能。相对传输信号的接触件而言,应用于电源连接 器中传输大电流的接触件需要具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有很低的接触电阻,而且组装到 绝缘体中,要有良好的散热条件,进而满足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热量减少和温升控制,降低 由于大电流产生较高温升对电子电路性能的影响。在设计电源连接器的过程中,如何增大电源连接器中接触件接触面积、散热面积, 基座的散热、通风能力以及降低材料成本成为电源连接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成本相对低廉而又能满足传输性能、散热性能和高可靠等需 求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它结构新颖,成本相对低廉,能 够传输大电流、适用于印制板互连系统中;其传输性能好、散热性能好、可靠性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它包括绝缘壳体以及至少一个 导电单元,每个导电单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触端子,每个接触端子包括前端接触区、中 间过渡连接壁及尾端引脚;所述前端接触区包括有多个从根部向远端延伸的侧壁,侧壁前 端收敛形成接触凸包,多个接触凸包共同围成前端接触区。下面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所述前端接触区包括有三个从根部向远端延伸的侧壁,侧壁前端收敛形成接触凸 包,三个接触凸包共同围成前端接触区。所述导电单元的多个接触端子伸出长度不一致。所述绝缘壳体内部配合装配接触端子的腔体内壁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接 触端子的卡槽。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壁两侧分别设有倒刺,每侧倒刺卡接在该侧卡槽内。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壁的同一侧倒刺包括有前倒刺、后倒刺,所述前倒刺较小、后倒 刺较大。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壁的前部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壁包括有实现90度方向转换的折弯区。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方孔;所述中间过渡连接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接触端 子散热面积且便于端子折弯装配的窄槽,窄槽与方孔相互贯通。所述插头导电单元所配合的插座导电单元包括有多个接触对接端子,每个接触对接端子包括有前端用以容纳接触端子前端接触区接触凸包的对接空间、中间过渡连接壁及 尾端引脚;每个所述对接空间由三个侧壁围成。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电源连接器插头,结构新颖,成本相对低廉,能够传输大电流、适 用于印制板互连系统中。2.本技术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导电单元的对接区接触点多,接触面积大,传 输性能好、可靠性高、能够传输大电流。3.本技术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其接触端子上的窄槽增加了散热面积、且便于 端子组装;接触端子与绝缘外壳接触面积较小,端子大部分面积暴露于空气中;绝缘外壳 上的方孔与端子上的窄槽相互贯通,增强了空气流动性,可将大电流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热 量迅速带走。这些独特结构设计,使得本技术散热性能好,并达到使接触件可靠接触和 连接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部 件,为了清楚和方便的说明,附图没有按比例绘制,而是把重点放在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上。本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所显示的各种精确的安置与手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鱼眼压配式引脚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插头导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绝缘外壳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导电单元组装到绝缘壳体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导电单元组装到绝缘外壳后的平面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组装到位后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与本技术的插头导电单元所配合的插座导电单元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插头导电单元与插座导电单元的对接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端头对接部分的示意图。其中1电源连接器插头;2接触端子;20前端接触区;201侧壁;2010接触凸包; 21中间过渡连接壁;210定位台阶;211前倒刺;212后倒刺;213折弯区;214窄槽;22尾端 引脚;221鱼眼;5绝缘壳体;51方孔;52方孔;53方孔;54方孔;55窄槽;6导电单元;7插 座导电单元;71对接空间;710侧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它包括绝缘壳体5以及三个导电单元 6,每个导电单元6包含三个接触端子2,三个接触端子结构相同,仅长短不同。这些接触端 子2固定于绝缘壳体5中,形成插头整体。如图2所示,每个接触端子2包括前端接触区20、中间过渡连接壁21及尾端引脚 22。其中前端接触区20是由三个从根部向远端延伸的侧壁201组成,侧壁前端收敛形成接4触凸包2010,三个接触凸包2010共同围成一个前端接触区20。中间过渡连接壁21上设有 倒刺、定位台阶210、折弯区213及窄槽214。倒刺分别设于中间过渡连接壁21两侧,同一 侧倒刺包括前倒刺211、后倒刺212,其中前倒刺211较小、后倒刺212较大,它们与定位台 阶210配合作用,保证了接触端子2平衡、可靠地固定于绝缘壳体5中。折弯区213实现90 度方向转换。窄槽214增加了接触端子2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接触端子2折弯、装配。尾端 引脚22沿着中间过渡连接壁21向远端伸出,引脚结构可采用焊接式引脚22,也可采用鱼眼 221压配式引脚。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制造的导电单元6结构示意图。导电单元6 是由三个接触端子2组成,它们固定于绝缘壳体5后便形成图4中所示竖列结构。导电单 元6包括九个接触凸包2010,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如图5、图6所示,绝缘外壳5上设有多个横、纵向分布的方孔51、52、53、54,它们 增强了绝缘外壳5内部空气流通能力,改善了零件成型工艺性。另外,绝缘外壳5上还设有 用于固定接触端子2的卡槽55。当各个接触端子2从绝缘外壳5的后侧向前端装入时,其 上的倒刺211、212正好卡在卡槽55内,再加上定位台阶210的限位,使各个接触端子2很 好的固定于绝缘壳体5内。如图7、图8所示,接触端子2固定于绝缘外壳5后,其前端接触区20伸出长度不 同(可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接触端子2伸出长度的调整),这样有利于电源连接器对接时降低 插拔力,同时还可使端子依次接通电流,控制导通顺序。接触端子2固定于绝缘外壳5后, 其与绝缘外壳5接触面积较小,接触端子2大部分表面积暴露于空气中,这样有利于端子表 面散热,再加上绝缘外壳5上纵向、横向方孔51、52、53、54与接触端子2上的细长窄槽214 相互贯通,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使最终产品散热性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图9是与本技术插头导电单元6所配合的插座导电单元7的结构示意图,插 座导电单元7与插头导电单元6结构相似,仅对接端不同,插座导电单元7的前端对接端是 通过三个侧壁710组合形成一个对接空间71,对接空间71用于容纳插头端子2上的前端接 触区20。每个插座导电单元7包含三个对接空间71,分别用于容纳三个前端接触区20上 的九个接触凸包2010。如图10、图11所示,接触凸包2010与侧壁710紧密接触,在接触区域内形成三个 接触点,则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壳体(5)以及至少一个导电单元(6),每个导电单元(6)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触端子(2),每个接触端子(2)包括前端接触区(20)、中间过渡连接壁(21)及尾端引脚(22);所述前端接触区(20)包括有多个从根部向远端延伸的侧壁(201),侧壁(201)前端收敛形成接触凸包(2010),多个接触凸包(2010)共同围成前端接触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