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钻孔法检测板材残余应力时使用的快速高精度打孔装置,属于检测。
技术介绍
1、钢铁产品中残余应力的存在会造成应力腐蚀、加速疲劳断裂,在后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的释放还会引发变形影响工件尺寸精度,因此残余应力水平是评价钢材质量的重要指标。钻孔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具有设备成本低、方便携带、应力测量深度适中等优势,可有效地应用于带钢产品的快速残余应力检测。采用钻孔法对带钢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时,需对应变花标记的中心位置进行钻孔,通过钻孔前后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3个应变片应变的测量值来进行残余应力计算。受限于应变花的尺寸,钻孔位置的精度要求往往很高,极小的位置偏差也会影响残余应力的释放过程,进而影响应变数值的采集并造成残余应力检测结果偏差。此外,在对板带产品的残余应力进行检测时往往需要延板带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测量点以获得残余应力的横向分布,因此检测工作量较大。目前钻孔法检测残余应力的检测效率越来越难以满足大批量测量点的检测需求,而较高精度需求下钻孔定位耗时长则成为了钻孔法检测效率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例如gb/t 31310中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板材残余应力的快速高精度打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旋转输出设备(1)、夹持对中块(3)、两个对中激光笔(4)、钻头夹持机构(5)、钻头(6)、支架(12)和三维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支架(12)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磁吸底座(11)吸附在待测钢板(10)上,所述夹持对中块(3)通过三维位置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架(12)上,所述钻头夹持机构(5)的外壳固定在夹持对中块(3)上,钻头夹持机构(5)内部的转轴夹持钻头(6)并通过传动装置与旋转输出设备(1)连接,两个对中激光笔(4)固定在夹持对中块(3)上,二者发射的激光光线(7)与钻头(6)的轴线相交于一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板材残余应力的快速高精度打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旋转输出设备(1)、夹持对中块(3)、两个对中激光笔(4)、钻头夹持机构(5)、钻头(6)、支架(12)和三维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支架(12)通过固定在其底部的磁吸底座(11)吸附在待测钢板(10)上,所述夹持对中块(3)通过三维位置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架(12)上,所述钻头夹持机构(5)的外壳固定在夹持对中块(3)上,钻头夹持机构(5)内部的转轴夹持钻头(6)并通过传动装置与旋转输出设备(1)连接,两个对中激光笔(4)固定在夹持对中块(3)上,二者发射的激光光线(7)与钻头(6)的轴线相交于一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板材残余应力的快速高精度打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输出设备(1)与钻头夹持机构(5)内部的转轴之间的传动装置为软轴(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板材残余应力的快速高精度打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维位置调节机构包括xy移动平台(13)、立柱(28)、传动箱体(16)、大齿轮(17)、大齿轮轴(18)、齿条(30)、燕尾导向板(31)和快速转柄(21),所述xy移动平台(13)安装在支架(12)上,所述立柱(28)的下端通过立柱底座(14)固定在xy移动平台(13)上,所述传动箱体(16)固定在立柱(28)侧部,在传动箱体(16)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燕尾导向槽(16-1),所述燕尾导向板(31)滑动插装在燕尾导向槽(16-1)中并与齿条(30)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轴(18)位于传动箱体(16)内且其两端通过大含油轴套(19)与传动箱体(16)转动连接,大齿轮轴(18)的一端从传动箱体(16)中伸出并与快速转柄(21)连接,所述大齿轮(17)同轴固定在大齿轮轴(18)上并与齿条(30)啮合,夹持对中块(3)与燕尾导向板(3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东,孙力,刘需,谷辉格,丁文红,刘天武,鲁剑龙,张大伟,潘进,马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