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9202 阅读:5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方法,包括田块选择、育苗、理墒、移栽、施肥、种株选择、花粉采集、授粉和收种等步骤。该技术通过肥料适当后移,保证了烟株个体生长健壮,满足了后期生殖生长需要,提高了种子质量和产量。严格按照繁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田间去杂去劣,保证了种子纯度。采用花粉采集、授粉等技术,提高了效率和质量,扩大了父母本种植比例。该技术应用后,生产出的种子纯度高、质量优,种子产量由过去的每亩5~6kg,提高至每亩11~13kg,实现了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对我国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大面积繁殖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种子繁殖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世界烟草农业的发展进程,烟草雄性不育系的推广应用逐步成为当前烟叶生 产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巴西等烟草大国烟草雄性不育 系杂交种的推广种植力度很大,其烟草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应用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烟草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云南省烟草农 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应用雄性不育机理,将烟草主栽品种K326、 云烟85和云烟87成功转育成雄性不育系,并逐年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标志着我国烟草雄性 不育系的研究与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烟草雄性不育系推广种植力度 进一步加大,其中,以云南省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全国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推广种植面 积超过800万亩,其中,云南省早在2005年就实现了全省主栽品种100%使用烟草雄性不育 系种子。 烟草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烟叶生产提供了新的生产模 式,同时也为我国烟草种子的繁殖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繁殖地 区较为分散,生产的种子质量差异较大,繁殖生产技术不高,种子产量较低;采用花对花方 式直接授粉,授粉效率较低、效果较差,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交叉感染。这些都成为现有技术 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提高烟草雄性不 育系种子质量和产量。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种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田块选择 种子繁殖田块要求具备严格的隔离条件,四周不得有烟田,3年内未种植过茄科作 物,周围不能种植有与烟草发生异交的作物。不同烟草品种繁殖田的间隔距离小于1000m 时,授粉期间必须套袋或花期错开30d以上。 2、育苗 采用漂浮育苗方式,繁殖所需烟苗在专用育苗场地培育,并对每一池、每一盘进行 亲本标记,严防混杂;父母本育苗比例为1 : 4 5。父本比母本早播10 15d,以保证父本花期早于母本,授粉时父本能够提供足够的花粉。 育苗技术与常规烟叶大田生产有以下不同8中旬 9月下旬播种;在苗棚上加盖 一层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苗期生长速度较快,需剪叶4 5次;控制育苗棚内温度于20 3(TC;为防止盐析,第一次施肥在出苗至间苗时进行,以后分别于第一次剪叶前和第三 次剪叶前施用;控制苗龄为50 60d。 3、理墒、移栽 10月上旬 11月下旬进行移栽。理墒前要清除田间杂草,疏通排水沟,确保理墒 进度不影响移栽。深翻土地,耕作深度不低于30cm ;土地犁耙后要求田块平整、土壤疏松; 理墒做到墒平、沟直,墒面高度不低于40cm。母本面积大于100亩时,分2 3批移栽,移栽 间隔为10 15d,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父母本移栽比例为l : 4 5,田间分区种植;父本 比母本提前10 15d移栽,种植密度为株行距55cmX 120cm。 4、施肥 施肥量比常规大田烟叶生产高20 30% (重量百分比),N : P205 : 1(20为 1:2: 3,施肥分6 7次进行。中心花开放前后,分3次每亩叶面喷施硫酸锌0. 5kg、硼 砂0. 5kg、磷酸二氢钾0. 2kg。 5、种株选择 严格按照繁殖品种亲本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株。初选在现蕾前进行,选择具有该 亲本典型性状且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淘汰杂株、病株、劣株。复选在现蕾期和中心花开放 期各进行一次,淘汰弱株。父本在采集花粉前完成决选,母本在种子采收前完成决选,淘汰 感病较重的烟株。若田间品种纯度低于95%时,应全田淘汰,父本不再进行花粉采集,母本 不再进行授粉留种。 6、花粉采集 采摘含蕾期至花始开期的父本花朵,当天收集花药,将收集到的花药自然晾干或 在25 3(TC条件下烘干后用50目筛筛出花粉,在3 5°C的冰箱内封存,备用。 7、授粉 母本中心花开放5d后,摘除中心花和已开放的花朵,选择含蕾期至花始开期的花 朵,去除花冠前端,露出花柱0. 5 1. Ocm,使用预先采集的父本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授粉 时,用棉签蘸取花粉均匀的涂抹于母本花朵柱头上。授粉时间在上午9:00 12:00和下午 15:00 18:00进行。每株授粉5 6批次,每株共授粉200 250朵花。授粉结束7d后 进行疏花疏果,单株留蒴果150 180个。授粉和种子成熟过程中,对蒴果霉变进行针对性 防治,同时注重对蚜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虫害的综合防治。 8、收种 在蒴果褐熟期收种,分批次单果采收,成熟一个采收一个。采收的蒴果在种子凉房内晾制2d,使种子充分后熟,其间严防蒴果霉变,霉变的蒴果需及时清理。然后置于晒场进行日晒干燥,雨天使用专用干燥设备干燥。蒴果干燥后进行种子脱粒,其间应严防混杂。脱粒好的种子经过精选,除去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再经过复晒使种子含水量低于5 % ,装袋、标记,入库贮藏。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确定了烟草雄性不育系繁殖合适的播种期和移栽期,保证了烟株的正常生长, 避开了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确保了足够的用工量。完善了漂浮育苗的技术体系,培育出的 烟苗具有整齐一致、健壮、抗性强等优点。 2、根据烟草全生育期需肥特性,完善了施肥技术,肥料适当后移,保证了烟株个体生长健壮,满足了后期生殖生长需要,提高了种子质量和产量。 3、严格按照繁殖品种亲本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田间去杂去劣,保证了种子纯度。采 用花粉采集、授粉等技术,提高了效率和质量,扩大了父母本种植比例。完善了留果、保果技 术,提高了种子产量。蒴果单果成熟采收,经过后熟处理,提高了种子成熟均匀度,进一步提 高了种子质量。 4、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种子纯度高、质量优,种子产量由以往繁殖技术生产的每 亩5 6kg,提高至每亩11 13kg,实现了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 5、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对我国烟草雄性不育 系种子的大面积繁殖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应用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应用实施例1 2007年,在云南省景洪市嘎洒镇繁殖MS云烟85 (全国烟草主栽品种)270亩,其中 父本种植54亩,母本种植216亩,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 : 4。 父本于8日15号播种。母本共分为3批,分别于8月25日、9月5日和9月15日 播种。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育苗池长5.82m,宽1.34m,可放置34个育苗盘。每孔播种 1 2粒包衣种,播种后,在苗棚上分别加盖防虫网、棚膜和一层折光率为80%的遮阳网。棚 内温度超过3(TC时,及时揭开棚膜,进行降温、排湿,尤其是雨过天晴后,棚内升温较快,要 迅速揭膜降温,防止高温烧苗,控制棚内温度于20 30°C 。烟苗小十字期开始间苗,第5片 真叶长出后,开始剪叶,每隔5 6d剪叶一次,共剪叶4 5次。第一次剪叶后开始揭去遮 阳网和棚膜,移栽前7d开始炼苗。第一次施肥在出苗后进行,施氮浓度为80 100mg/kg,n : p2o5 : 1(20为2 : i : 2,以后分别于第一次剪叶前和第三次剪叶前施用,施氮浓度为100 150mg/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草雄性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田块选择种子繁殖田块要求具备严格的隔离条件,四周不得有烟田,3年内未种植过茄科作物,周围不能种植有与烟草发生异交的作物,不同烟草品种繁殖田的间隔距离小于1000m时,授粉期间必须套袋或花期错开30d以上;(2)育苗采用漂浮育苗方式,繁殖所需烟苗在专用育苗场地培育,并对每一池、每一盘进行亲本标记,严防混杂;父母本育苗比例为1∶4~5;父本比母本早播10~15d,以保证父本花期早于母本,授粉时父本能够提供足够的花粉;育苗技一个;采收的蒴果在种子凉房内晾制2d,使种子充分后熟,其间严防蒴果霉变,霉变的蒴果需及时清理;然后置于晒场进行日晒干燥,雨天使用专用干燥设备干燥;蒴果干燥后进行种子脱粒,其间应严防混杂;脱粒好的种子经过精选,除去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再经过复晒使种子含水量低于5%,装袋、标记,入库贮藏。术与常规烟叶大田生产有以下不同:8中旬~9月下旬播种;在苗棚上加盖一层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苗期生长速度较快,需剪叶4~5次;控制育苗棚内温度于20~30℃;为防止盐析,第一次施肥在出苗至间苗时进行,以后分别于第一次剪叶前和第三次剪叶前施用;控制苗龄为50~60d;(3)理墒、移栽10月上旬~11月下旬进行移栽。理墒前要清除田间杂草,疏通排水沟,确保理墒进度不影响移栽;深翻土地,耕作深度不低于30cm;土地犁耙后要求田块平整、土壤疏松;理墒做到墒平、沟直,墒面高度不低于40cm;母本面积大于100亩时,分2~3批移栽,移栽间隔为10~15d,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父母本移栽比例为1∶4~5,田间分区种植;父本比母本提前10~15d移栽,种植密度为株行距55cm×120cm;(4)施肥施肥量比常规大田烟叶生产高20~30%,N∶P2O5∶K2O为1∶2∶3,施肥分6~7次进行;中心花开放前后,分3次每亩叶面喷施硫酸锌0.5kg、硼砂0.5kg、磷酸二氢钾0.2kg;(5)种株选择严格按照繁殖品种亲本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株;初选在现蕾前进行,选择具有该亲本典型性状且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淘汰杂株、病株、劣株;复选在现蕾期和中心花开放期各进行一次,淘汰弱株;父本在采集花粉前完成决选,母本在种子采收前完成决选,淘汰感病较重的烟株;若田间品种纯度低于95%时,应全田淘汰,父本不再进行花粉采集,母本不再进行授粉留种;(6)花粉采集采摘含蕾期至花始开期的父本花朵,当天收集花药,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广郑昀晔李永平牛永志阚继亮肖江海邓盛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