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72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解释的因果对;分别基于预设的任务提示,以及各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对待解释的因果对进行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得到与待解释的因果对相关的细粒度知识;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包括原因分析者、结果分析者、疑问解答者;基于生成者,生成待解释的因果对的初始解释,以及,基于细粒度知识、待解释的因果对、批评者,生成初始解释的反馈结果,基于生成者以及反馈结果,对初始解释进行迭代,直至得到待解释的因果对最后的因果关系解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多个扮演角色实现推理逻辑正确、有深度的高质量解释生成,进而提升基于解释生成的下游自然语言任务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语言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1、尽管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有广泛的应用,但这项任务极具挑战性,因为它需要严格而明确的理由来证明模型不仅“知道”任务中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潜在机制。当前一般通过具有上下文学习能力的单一语言模型来解决此任务。

2、但是,语言模型经常根据给定的因果关系生成虚假因果关联,导致偏离正确的推理路径。由此,通过单一语言模型得到因果关系的解释并不准确,推理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语言模型得到因果关系的解释并不准确,推理质量较低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包括:

3、获取待解释的因果对;

4、分别基于预设的任务提示,以及各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对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进行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得到与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相关的细粒度知识;所述推理角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基于预设的任务提示,以及各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对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进行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得到与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相关的细粒度知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基于预设的任务提示,以及各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对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进行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基于预设的任务提示,以及各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对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进行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得到与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相关的细粒度知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基于预设的任务提示,以及各推理角色的扮演者,对所述待解释的因果对进行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分析结果,进行下一轮次的与推理角色对应的分析,将第预设轮次的原因分析结果以及结果分析结果作为最终的分析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色扮演的因果关系解释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细粒度知识、待解释的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飞陈玉博刘康赵军何致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