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云专利>正文

缓控生态复混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260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缓控生态复混肥,目前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低,损失特别严重。缓控生态复混肥,其组成包括: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三者之间重量份数比为氮12-21份,五氧化二磷6-11份,氧化钾8-17份,增效剂的总量为1份,其中组成物质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1-5%、沸石14-19%、添加剂1%、硫脲0.1-0.2%、微量元素锌0.2-1%、锰0-0.5%、铜0-0.2%、硼0-0.5%、铁0-0.4%,其余百分比为按以上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按所述的配比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作农业用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用肥料,具体的涉及一种缓控生态复混肥
技术介绍
化学肥料的研制与推广应用曾主导了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使古老的农业 向现代化农业迈进,产生了飞跃性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大量 施用化肥,尤其是化肥施用不当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化肥污染环境,化肥利 用率低、化肥肥效期短,化肥板结土壤及过量施用化肥作物品质差等。一般肥料施入土壤后,氮素经土壤脲酶和硝化细菌的分解转化,产生铵态 氮(NH4+),硝态氮(N03'),氧化亚氮(N20)和氮气(N2),致使氮素损失和 释放过快,不能与作物生长发育不同吸肥期和需肥量相吻合,后期脱肥、产量 降低。目前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氮素为30%-35%,磷为10%-20%,钾为 50%-60%,平均当季化肥利用率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50-60%,其中 氮的损失特别严重,水田又高于旱田,我国目前每年施用氮肥约2000万吨,以 平均损失45%计,则损失的肥料氮量达900万吨,相当于尿素1900多万吨。氮、 磷、钾三要素在土壤环境条件下各自的分解转化规律大不相同,如氮的移动性 比磷、钾的移动性大,而后效却不如磷、钾长,三要素肥料有效期也不尽相同, 如氮50-60天,钾60-70天,而磷累计达几年甚至更长,因此氮素的释放速度很 难与磷、钾素保持一致,很难满足作物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尽管人为设计与 生产专用复混肥时,氮、磷、钾的比例与作物吸肥特性相一致,但施入土壤后 因多种因素影响使肥效发生很大变化,致使肥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控生态复混肥,对环境污染小,肥效利用率髙。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缓控生态复混肥,其组成包括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氮、五氧化二 磷、氧化钾重量份数比为氮12-21份,五氧化二磷6-ll份,氧化钾8-17份,增效剂的总量为1份,其中组成物质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1-5%、沸 石14-19%、添加剂1%、硫脲0.1-0.2%、微量元素锌0.2-1%、锰0-0.5%、铜 0-0.2%、硼0-0.5%、铁0-0.4%,其余百分比为按以上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 钾按所述的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的缓控生态复混肥,所述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重量份数比为 氮21份,五氧化二磷11份,氧化钾8份,增效剂的总量为1份,其中组成物 质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2%、沸石17%、添加剂1%、硫脲0.1%、 微量元素锌0.2-0.4%、锰0.1-0.2%、铜0.1-0.2%、铁0.2-0.4%,其余百分比为 按以上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按所述的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的缓控生态复混肥,所述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重量份数比为 氮14份,五氧化二磷13份,氧化钾8份,增效剂的总量为l份,其中组成物 质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4%、沸石15%、添加剂1%、硫脲0.1%、 微量元素锌0.5-1%、锰0.2-0.5%、硼0.5%,其余百分比为按以上的氮、五氧 化二磷、氧化钾按所述的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的缓控生态复混肥,所述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重量份数比为 氮18份,五氧化二磷9份,氧化钾8份,增效剂的总量为l份,其中组成物质 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3%、沸石16%、添加剂1%、硫脲0.1%、 微量元素锌1%,其余百分比为按以上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按所述的配比 的混合物。所述的缓控生态复混肥,所述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重量份数比为 氮12份,五氧化二磷6份,氧化钾17份,增效剂的总量为l份,其中组成物 质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5%、沸石14%、添加剂1%、硫脲0.1%、 微量元素锌0.5%、锰0.2%、铜0.2%、硼0.5%,其余百分比为按以上的氮、 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按所述的配比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针对困扰世界化肥生产开发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有效缓解了世界化肥行业的 难题。经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产品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 先进水平,填补了复合肥生产领域的空白,是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2. 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可减少肥料流失和渗漏,减少氮肥损失30%-35%, 能控制80%气态铵的挥发,减少了环境污染。3. 生态长效本专利技术的增效剂中加入了0.1%-0.2%的硫脲等抑制剂后,可 抑制脲酶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即控制铵态氮和硝态氮的释放、转化速率, 从而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易损失形态,由于抑制的作用,提高氮素利用率 8%-12%,肥效期由原来的卯天左右提高到110-120天,不用追肥即可满足作 物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氮肥的需要。4. 提髙肥料利用率,促进养分均衡吸收,试验证明,在作物生育期间,本 缓控生态复混肥中的氮、磷、钾素的释放基本与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量相吻合, 能保证养分相对稳定供应比例,有效发挥养分之间的交互、协同作用,提高肥 料综合利用率17%-25%,通过肥料养分效应函数试验,养分中a (N): b (P): c (K)比率越是符合作物的吸收养分特性(式中的abc为作物需肥比率系数), 肥料的使用效果越是明显高于a、 b、 c比例不协调的情况。5. 改良土壤,提髙肥效,本缓控生态复混肥以天然有机化合物腐殖酸和沸 石为载体,对化肥和微肥有增效作用,对尿素和碳铵为代表的氮素肥可提高吸 收利用率20%-40%,由于腐殖酸的剌激作用使土壤微生物流动性加强,致使有 机氮矿化速度加快,减少氮的挥发流失,使土壤有效氮的含量提高,对磷的增 效作用明显,不添加腐殖酸、磷在土壤中垂直移动距离3-4cm,添加腐殖酸的 可增加到6-8cm,增加近一倍,有助于作物根系吸收并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 对钾的作用表现在腐殖酸的酸性功能团可以吸收和贮存钾离子,防止在河土 及淋溶性强的土壤上随水流失,又可防止粘性土壤对钾的固定,可对含钾的硅 酸盐、钾长石等矿物有溶蚀作用,可缓慢分解释放,从而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 量,对微肥的增效作用,主要表现与难溶性微量元素发生螯合反应,生成溶解 度好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腐殖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有利于根部吸收,并促进被 吸收的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这种作用是无机微量元素所不具备的。 添加天然沸石,主要是因为沸石中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硅的含量 高达69%,吸附性极强,1毫克能吸附140亳克的钾,具有双向调节PH值的 功能,保水抗旱,控制地下害虫生长,对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6. 改良土壤,增强抗逆性,本缓控生态复混肥是以腐殖酸和沸石等有机物 为载体,可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吸 附氮肥的阳离子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阴离子交换总量,提髙保水保肥性能,尤其 对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减轻土壤盐渍化,避免板结(尤其是白浆土,使土壤 容重明显下降,土壤总孔隙度和持水量增加),直接施用连续三年有利于提髙地 力上升一个等级。腐殖酸还具有抗寒、抗旱、抗涝、抗病害隔盐压碱等诸多功 能,作物抗逆性增强,可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白瓜白霜病、 碳疽病,白粉病等病害。7. 提高产品品质,促早熟,以腐殖酸,沸石为载体,硫脲等脲SI、硝酸酶 抑制剂及a -奈乙酸,吲哚乙酸等为生长调节剂的本缓控生态复混肥具有显著的 生态长效特点,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控生态复混肥,其组成包括: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其特征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重量份数比为氮12-21份,五氧化二磷6-11份,氧化钾8-17份,增效剂的总量为1份,其中组成物质所占1份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腐殖酸1-5%、沸石14-19%、添加剂1%、硫脲0.1-0.2%、微量元素锌0.2-1%、锰0-0.5%、铜0-0.2%、硼0-0.5%、铁0-0.4%,其余百分比为按以上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按所述的配比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武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