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1114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1∶100的丝素蛋白与N-琥珀亚酰胺溶于1-氟-2,4-二硝基苯和PBS中,冰浴混合反应,形成光活性丝素蛋白溶液;(2)在干净材料表面滴加光活性丝素蛋白溶液,加入白蚁药物,再铺一层光活性丝素蛋白溶液,冷冻干燥包埋后,紫外光照射15~20min,使包埋后的药物接枝于材料上,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具有长效、缓释的效果,提高了对白蚁的毒杀作用且降低了白蚁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蚁药物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白蚁属昆虫纲有翅亚纲等翅目,主要有澳白蚁科、草白蚁科、木白蚁科、鼻白蚁科、 齿白蚁科和白蚁科等。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危害几 乎涉及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通讯设备和 文物古迹等。据估计,我国白蚁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20 25亿元。自国家建设部建房 166号文《关于认真做好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作的通知》后,在我国蚁害区域内,逐 渐开展了预防建筑物白蚁尤其是对家居有巨大危害的家白蚁的防治工作,家白蚁属昆虫 纲_有翅亚纲_等翅目_白蚁科_家白蚁属_家白蚁种。其危害特点为土木两栖,既能在 地下营巢,又能在木材内筑巢,对房屋建筑的危害最大。 目前白蚁防治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建筑物预防蚁害实施中主要是采用剧毒化学毒 剂进行建筑物基础处理,或以有机氯氯丹和砒霜等喷撒地基等,这对于环境尤其是地下水 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对低污染环保白蚁药物的研究开发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蚁预防主要有化学屏障法、物理屏障法、诱杀法和害虫综合治理法。化学预防法 以药物在地基上形成化学屏障,其短期药物效果好,但长期使用后药物流失使药效减低,且 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物理屏障法是采用孔径密度大不锈钢或砾石作为物理屏障,能保持 长期的防治效果,但成本高,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成本投入过大;诱杀法是使用食物或香 味和化学药剂制成毒饵,并建立毒饵观测站,药物用量可以合理控制,环境污染小,防治效 果持久,但人力和财力成本投入大;害虫综合治理是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符关系, 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采取多种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可达 到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预警监测系统要求太高,与目前社 会的发展水平不符合。 传统白蚁药主要有有机氯药物、砒霜、灭蚁灵和联苯菊酯等,主要分为接触性传染 致神经中毒死亡和食物中毒致死两大类。由于各种药物化学结构的不同,其自然状态下分 解速率也不同,如砒霜化学结构稳定、药效长久同时污染周期长程度大。联苯菊酯化学结构 相对活泼,半衰期短污染较轻但药效不持久。 白蚁药使用的同时让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剧,甚至已经危及到我们自身的 健康,这跟传统白蚁药物的使用方法是离不开的。白蚁药主要用于房地产和果园种植中,或 是液体喷撒或是固体深埋土壤的方式隔离或消灭白蚁。这样就对空气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严 重的污染。另外雨水作用把药物引人地下水环境,扩大污染并造成药效流失,也是白蚁药物 不能长久发挥效果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丝素蛋白因为作为一种具有无毒、无剌激、具有良好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人们广泛应用在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材料和制备丝素 膜等领域。其中丝素蛋白作为药物控制释放材料(即药物载体)的研究也吸引了许多科学 家重视。药物载体随生物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及药物学的发展而逐渐兴起。其本质特征是 作为药物的承载者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效力。目前已得到应用的各种药物载体的优点在于使 药物释放的部位、速度、方式等具有选择性和可控性。丝素蛋白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在固定 化酶和抗体方面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成功的应用报道。丝素蛋白固定酶一般 采用简单包埋法和共价交联法,利用这些方法先后研制了丝素固定化糖化酶、丝素固定化 过氧化氢酶、丝素固定化果胶酶、丝素固定化口 -淀粉酶等,固定后的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 能力较强,有较长的操作半衰期、最适反应PH和最适反应温度范围较广,酶的活力也有所 提高。研究中使用丝素蛋白包埋联5-氟尿嘧啶,可以使药物固定在一定的材料膜中,还能 根据所制的膜的孔径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国内外研究者对光化学固定法的研究已经有 了很大发展。光固定法是将被接枝物质(如多肽、酶、生长因子、蛋白质等)固定在生物高 分子材料表面,制备出具有各种活性、各种用途的的生物材料。研究表明,光固定后的促红 细胞生成素仍然具有剌激细胞活性,并且比游离状态显著。光固定化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比 游离上皮细胞生长因子传递信号的时间更长。固定化藻蓝蛋白对7402细胞抑制率由未固 定化的6%提高到55%。研究还表明,共光固定化TNF"D与IFN"D在20ng/wel1剂量时,抑 制HeLa细胞生长的活性达82% (48h),且具有长效活性,120h抑制活性可高达92% 。该法 能大大降低目的涂层试剂在高分子材料表面产生的无序交联,使改性的表面比用其他表面 涂层方法所得表面有更显著的活性,并且具有普通药物所没有的缓释、长效优势等特性,是 新型药物的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种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包括如下组分丝素蛋白,N-琥珀亚酰胺和联苯菊酯,三个组分的摩尔比为5 : 500 : i。。 本专利技术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l)将摩尔比为l : 50 1 : 500的丝素蛋白与N-琥珀亚酰胺混合,溶于l-氟-2,4- 二硝基苯和PBS中,冰浴混合反应,形成光活性丝素蛋白溶液; (2)在干净材料表面滴光活性丝素蛋白溶液,加入联苯菊酯,再铺一层光活性丝素蛋白溶液,使丝素蛋白的摩尔量五倍过量包埋联苯菊酯,-4t:冷冻干燥包埋后,紫外光照射15 20min,使包埋后的药物接枝于材料上,即得。 上述制备步骤(1)中,由于丝素蛋白上有大量的羧基、氨基和羟基,N-琥珀亚酰胺 上的羧基与蛋白上带有氢的氨基发生縮合反应,故可形成具有活性的丝素蛋白。此过程最 好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以保证N-琥珀亚酰胺的活性。 上述制备步骤(2)中,所述材料优选为木材或塑料。丝素蛋白是含有大量的氨基、羧基和羟基的网状结构大分子,因此官能团之间极易发生縮合反应,经紫外光照射后,光活性丝素蛋白上的叠氮基产生非常活泼的游离氮原子,它可以抢夺木材或塑料中碳原子上所 带的氢,从而形成N-C键,使包埋后的药物接枝于木材或塑料上。 上述制备步骤(2)中,当选用联苯菊酯作为白蚁药物时,按照联苯菊酯杀灭白蚁 的最低标准,加入联苯菊酯的量为1 P g/cm2-7. 5 ii g/c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埋及光化学固定方法修饰白蚁药后,使白蚁药具备了纳米级药 物的优良特性,提高了对白蚁的毒杀作用; (2)本专利技术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由于固定在丝素蛋白中,调节了药物的释放 速率,增长了药物的药效; (3)本专利技术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在低剂量时的药效明显增强,毒杀白蚁效果 理想。附图说明 图1是丝素蛋白包埋联苯菊酯白蚁药物示意图; 图2是N-琥珀亚酰胺、丝素蛋白和光活性丝素蛋白的红外光谱图; 图3是电镜扫描结果图(60X),其中,a为木屑表面的电镜扫描结果图,b为接枝在木块上的丝素蛋白电镜扫描结果图,c为木块上包埋联苯菊酯的丝素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素蛋白包埋的白蚁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如下组分:丝素蛋白,N-琥珀亚酰胺和联苯菊酯,三个组分的摩尔比为5∶50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启理关燕清陈佳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