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旋转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88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方位旋转平台,其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沿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平台,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并可相对第一平台沿第二轴线旋转的第二平台,至少一用于数据传输的柔性传输装置连接于基座与第一平台之间或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在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旋转时,所述柔性传输装置将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产生弯曲变形,因而其产生的阻力较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方位旋转平台
技术介绍
多方位摄像系统由于可通过控制多方位旋转平台以使得镜头可摄取任一 方向的景象,因而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可以被用于监视和/或者警报系 统,以及用于机器人视觉等。传统的多方位镜头系统,通常采用刚性的导线进行数据/电力传输,在转 动平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扭转导线。然而,在扭转导线的过程中,导线 本身将产生较大的阻力,这样,驱动镜头系统运动的驱动力不得不克服较大 的阻力;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进行数据/电力传输的导线容易被扭 断,从而影响数据/电力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方位旋转平台,其包括基座、安装于 所述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沿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平台、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 并可相对第一平台沿第二轴线旋转的第二平台,及用于数据和/或电力传输的 柔性传输装置连接于基座与第一平台之间或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在所 述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转动时,所述传输装置可绕所述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 弯曲。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通过一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基座,所述传 输装置缠绕于所述旋转轴上。优选地,所述传输装置为柔性印刷线路板或柔性导线。优选地,所述第一平台设有一收容空腔,所述第二平台包括镜头安装座 及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镜头,所述安装座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的 收容空腔内。4本专利技术所举实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平台与/或第二平台旋转 时,传输装置将绕第一轴线与/或第二轴线产生弯曲变形,因而其产生的阻力 较小,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图1A-1C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图中仅显示连 接于基座与第一平台之间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图2A-2C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图中仅显示连 接于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图3A-3D所示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的多方位镜头系统;图4A-4B所示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的另一多方位镜 头系统;图5A-5B所示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的又一多方位镜 头系统;图6所示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的再一多方位镜头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A-1C,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包括基座34、 第一平台30、及第二平台40。所述第一平台30大致为L形,其包括基板32及固定于基板32 —侧的 支撑板33。所述基板32被固定到空心转轴31上,该转轴31可旋转地安装 于基座34上,从而使得第一平台30可相对基座34沿该转轴31的轴线Z旋 转。所述第二平台40安装至第一平台30的支撑板33上并可随第一平台30 沿轴线Z旋转,第二平台40可相对第一平台30沿轴线X旋转。一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 10连接于基座 34与第一平台30之间用于数据和/或电力传输,其包括固定于基座34上的一端12,用于与外接设备和/或电源相连,及另一端14。所述另一端14穿过转 轴31固定至位于第一平台30上的某个零件(图未示),所述另一端14相对 第一平台30固定。当第一平台30相对基座34沿轴线Z旋转时,所述柔性印 刷线路板10位于两端之间的部分可缠绕于转轴31上(如图1C所示)或从 转轴31上松开(如图1B所示)。图2A-2B所示为连接于第一平台30与第二平台40间的另一柔性印刷线 路板10'、 10",用于传递图像和/或数据。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10'、 10'' 的一端12,固定于第一平台30上,另一端14,固定于第二平台40上,当第 二平台40相对第一平台30旋转时,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10,、 10',的靠近 端部14,的部分可绕第二轴线Y旋转。图2A中所示的柔性印刷线路板10' 的位于两端之间的部分弯曲成C形,图2B中所示的柔性印刷线路板10'的位 于两端之间的部分弯曲成S形。图2C所示的连接于第一平台30与第二平台40间的柔性印刷线路板 IO"'缠绕于第二平台40的转轴41上。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还可为其他类型的柔性传输装 置,如柔性导线等。本专利技术所举实施例的多方位旋转平台,在第一平台30与/或第二平台40旋 转时,传输装置将绕轴线Z与/或轴线Y产生弯曲,因而其产生的阻力较小, 且使用寿命长。图3A-3D所示为使用本专利技术旋转平台的一种多方位摄像系统20,该系统 包括基座34、第一平台30、第二平台40,及安装于第二平台40上的具有通 过虚线X表示的光轴的镜头22。所述基座34为一端封闭的圆筒形,其圆柱状侧壁35的中心与第一轴线 Z共线。至少一压电马达5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30上,即该压电马达 50不会相对第一平台30旋转。可选地,压电马达50为美国专利第5,453,653号中描述的一种马达,其 公开内容在此并入作为参考。该马达包括长方形的陶瓷压电振动器51,该陶 瓷压电振动器51具有前、后表面53、 一对较长的侧面54和较短的顶面55、 底面56。摩擦耦合头57位于振动器51的顶面55上。可选地,四个象限电极58在前表面53上对称设置,单个大电极位于后 表面53上, 一弹性装置(图未示)顶推所述压电马达50使得所述压电马达650的摩擦耦合头57紧贴基座侧壁35的内表面。当对象限电极58通电后,压电马达50的振动器51将产生振动,从而使得摩擦耦合头57与基座34侧壁35的内表面产生侧向摩擦力;在此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平台30连同第二平台40选择性地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绕轴线Z旋转。镜头20安装于镜头安装板43的外表面42上,所述镜头安装板43安装于支撑板33的圆形收容空腔44内,所述安装板43可绕轴线Y在圆形收容空腔44内自由旋转,安装板43的内表面47开设有收容槽46。具有摩擦耦合头61的压电马达60 (工作原理类似于压电马达50),收容于安装板43的收容槽46内。弹性元件48可对马达60施加推力,以使得摩擦耦合头61紧贴收容空腔44的内表面49。工作时,压电马达60通电后产生振动,摩擦耦合头61与支撑板33的收容空腔44的内表面49间的摩擦力驱动压电马达60连同镜头安装板43及镜头20选择性地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绕轴线Y旋转。可选地,第二轴线Y垂直于第一轴线Z。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于基座34与第一平台30之间的柔性印刷线路板10可用于为压电马达50提供驱动电压及传输其他信号;连接于第一平台30与第二平台40之间的柔性印刷线路板10'、 10''、 10'''可用于为压电马达60提供驱动电压并连同柔性印刷线路板10将镜头22产生的图像信号传递至外接设备。通过控制压电马达50,可使镜头20围绕轴线Z旋转适当的角度;通过控制压电马达60,可使镜头20绕轴线Y旋转适当的角度,从而使得镜头20可沿着4 ii球面度立体角的方向中的任何方向定位镜头20的光轴X。图4A和4B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多方位镜头系统80,其包括第一平台82及第二平台81。第二平台81与前述的多方位镜头系统20中的第二平台40基本相同。第一平台82与旋转轴84相固定,所述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位旋转平台,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沿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平台,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并可相对第一平台沿第二轴线旋转的第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用于数据和/或电力传输的可弯曲的柔性传输装置连接于基座与第一平台之间或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在所述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转动时,所述传输装置可绕所述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产生弯曲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斌李兴全李红张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