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热控系统、电子元器件冷却及暖通空调系统的散热装置,并可广泛用于民用系统中无泵、长距离的热量输送和传递。
技术介绍
热管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工作流体的蒸发与冷凝来传递热量,由于蒸发和冷凝产生 的潜热相当大,因此热管的导热系数是铜块的几百倍以上。轴向槽道热管是目前各种类型 热管中(烧结金属粉末吸液芯热管、丝网吸液芯热管、干道式吸液芯热管、径向热管、调制 芯热管)加工相对简易、传热特性较好的热管。目前,电子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物理尺寸 却越来越小,热流密度也随之增加。当热源发热功率很大,处于高热流密度时,在有限的热 源面积条件下,单纯的普通槽道热管由于最大传热能力的限制,已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的 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热源的发热功率太大,而在相同有限的热源面积条件下槽道热管由于本身结构条件限制,提供的最大传热能力不能满足散热要求从而破坏系统的稳定性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高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又能合理利用槽道空间并有效减轻热管重量的新型嵌合槽道结构的毛细吸液芯热管。该种热管毛细芯在优化组合的条件下能极大地增加蒸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嵌合槽道吸液芯,包括热管壁(2)、蒸汽腔(4)、设置在热管壁(2)上的普通槽道(1)以及将普通槽道(1)间隔开的肋(2),其特征在是:在所述的肋(2)上开设有嵌合槽道(5),所述的嵌合槽道(5)的深度小于普通槽道(1)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平,朱旺法,张程宾,施明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