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解式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特征采泥管由前、后管壁与左、右扣板各嵌接形成,采泥管下端端部嵌接一上端面设与采泥管壁厚相配的呈环形状凹槽的且下端端部为锯齿状刀刃的取样采集刀,采泥管上端端部套装一两侧内壁处各设一与采泥管两侧壁的扣板上端端部相配的凹槽的且中央设穿线孔的封盖,封盖上端面左、右端端部均固定一上端部螺纹联接一内螺纹接头的并通过其上的内螺纹接头各与呈“∏”形状手柄下端的左、右连接杆螺纹联接的连接杆,手柄下端面处连接一由连接支架、右端延伸有短轴的呈长方体形状的锁定轮滑道、锁定轮、卷线轮及卷线轮轮轴上的另一端与采泥管内活塞固定的软绳构成的卷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河流等水体的深层底泥采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分解式水体底泥 原状取样装置。技术背景底泥是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富集场所,底泥污染物的浓度、性质可以间接反映水 体受污状况、指示水体污染程度,是衡量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对 水体底泥进行研究和分析是水环境研究和治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底泥样品采集是底泥研究 的基础,底泥取样效率和样品质量是确保实验分析数据精确可靠的关键和前提。目前国内 外应用于河流、湖泊底泥取样的主要有抓斗取样技术、重力取样技术和活塞取样技术。抓斗 和重力取样技术只能获取水体表层沉积物。活塞取样技术可以多次获取水体底泥原状样 品,取样深度大,且能满足多种水域底泥钻探取样的需要,但泥样取出困难,粘性大的泥样 不易推出,取样效率不高,且价格昂贵。国内生产的活塞式取样装置同样存在取样容易,取 出样品难,取样效率低的缺陷。为了适应水体底泥的科学研究需求,底泥取样要求无扰动、 无变形、无污染,样品采集连续、完整,取心位置准确,取心收获率高。因此,随着水体底泥研 究的深入,迫切要求相适应的高效原状取样技术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可分解式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它不但 能有效实现对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而且,结构为可分解式,拆装容易,同时,使用方便,且工 作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可分解 式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包括一采泥管,所述的采泥管由呈半圆瓦状的且两侧竖向边均为 呈“J”形状的燕尾钩槽的前、后管壁及与所述的呈半圆瓦状的前、后管壁两侧呈“J”形状 的燕尾钩槽的竖向边相对处分别形成嵌接联接的一中部设有竖向燕尾槽的左、右扣板所构 成,所述的采泥管的下端端部处联接有一取样采集刀,所述的取样采集刀为管状体,所述的 呈管状体的取样采集刀的周壁下端部呈锥形状,且下端端部为锯齿状刀刃,所述的呈管状 体的取样采集刀的上端面上设有与采泥管壁厚相配合的呈环形状的凹槽,所述的采泥管的 下端端部处通过插入所述的取样采集刀上端面上的呈环形状的凹槽内并由两侧的左、右锁 紧螺钉固定且与取样采集刀连成一体,所述的采泥管内滑动配合有一活塞,所述的采泥管 的上端端部处套装有一两侧带锁紧螺钉的封盖,所述的封盖呈“ η,,形状,所述的呈“ η ”形 状的封盖两侧的内壁处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的采泥管两侧壁的左、右扣板的上端端部处相对 且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的左、右端端部处分别固定有一上端部螺纹联接有 一内螺纹接头的连接杆,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的左、右端端部处的连接杆通过其上的内螺 纹接头分别与呈“ Π ”形状的手柄下端的左、右连接杆形成螺纹联接,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 的中央还设有一穿线孔,所述的呈“ Π ”形状 手柄下端面处连接有一卷线机构,所述的卷线机构由连接支架、左端与连接支架的右端端部连接固定的且右端延伸有短轴的呈长方体 形状的锁定轮滑道、套装在锁定轮滑道上并形成配合滑动联接的锁定轮、套装在锁定轮滑 道右端的短轴上且形成转动联接的卷线轮及一端固定在卷线轮轮轴上的软绳所形成,所述 的锁定轮上设有卡塞,所述的卷线轮的左轮上分布有与锁定轮上的卡塞相对且配合的卡塞 孔,所述的卷线轮的右轮上的一侧设有摇柄,所述的软绳另一端穿过封盖上端面上的穿线 孔与所述的采泥管内的活塞上端面的中央处连接固定,所述的卷线机构通过连接支架的左 端端部与所述的呈“Π”形状的手柄下端面处形成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采泥管的前、后管壁为透明材料制成,且外表面上各设有刻度。所述的呈“Π”形状的手柄下端的左、右连接杆与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的左、右端 端部处的连接杆上端部螺纹联接的内螺纹接头之间还设有一下端与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 的左、右端端部处的连接杆上端部螺纹联接的内螺纹接头的另一端螺纹联接的且上端通过 其上的螺纹联接的内螺纹接头与所述的呈“Π”形状的手柄下端的左、右连接杆形成螺纹联 接的加长连接杆。所述的呈“Π”形状的手柄两端均套装橡胶套。所述的锁定轮上的卡塞个数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的卷线轮的左轮上的卡塞孔的个数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本技术改进了现有的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分解式水 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主要由采泥管、取样采集刀、封盖及卷线机构所组成。所述的采泥管采用可分解结构,采泥管由呈半圆瓦状的且两侧竖向边均为带“J” 型燕尾钩槽的前、后管壁及中部设竖向燕尾槽的左、右扣板所构成,并形成嵌接联接,而且, 采泥管的上端端部和封盖两侧内壁处的与采泥管两侧壁的扣板的上端端部处相配合的凹 槽同时形成配合联接,在两侧再用锁紧螺钉固定,采泥管的下端端部和取样采集刀上端面 上的与其壁厚相配合的呈环形状的凹槽形成嵌接联接,在两侧再用锁紧螺钉固定。可分解 为两个半圆瓦状的采泥管的前、后管壁两侧接合处设计了燕尾槽扣紧装置,使得采泥管既 可合并又可分解,以实现水体底泥采集和原状取样,在组装或分解时插拔方便,同时又保证 了拼合后的牢固性和密闭性,采泥管前、后管壁为透明有机材料,外部有刻度,可以直观的 看到底泥的分层状况,并读取取样的深度。所述的取样采集刀为管状体,其上端面上为与采泥管壁厚相配合的呈环形状的凹 槽,其周壁下端部呈锥形状,下端端部为锯齿状刀刃,所述的采泥管的下端端部处通过插入 取样采集刀上端面上的呈环形状的凹槽内并再由两侧的左、右锁紧螺钉固定,与取样采集 刀连成一体,所述的取样采集刀的周壁下端部呈锥形状与采泥管形成很小的锐角,进而使 采泥管下插的阻力得到减小,插入底泥容易,另外,采泥管的前、后管壁是插入取样采集刀 上端面上的呈环形状的凹槽内,使得取样采集刀的内径比前、后管壁形成的内径略小,这样 泥样先进入采集刀再进入前、后管壁内,由于前、后管壁形成的内径稍大,泥样继续进入采 泥管的阻力会变小,同时,取样采集刀上端面上的呈环形状的凹槽包裹了采泥管的前、后管 壁,避免了前、后管壁外露形成圆环台肩,增加下插的阻力,并与上端燕尾槽扣板相接合,所 述的取样采集刀的下端端部为锯齿状刀刃,其轻、薄、锋利且便于插入底泥并碾断水生植物 的根等杂物,也减小采泥管下插的阻力。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的呈“Π”形状的手柄下端的左、右连接杆与所述的封盖上端面上的左、右端端部处的连接杆利用螺纹联接,使得装卸简单,既可直接与封盖上端面上的 连接杆直接对接联接,又可在水较深时,增设加长连接杆,以增长取样装置的长度。所述的卷线机构由连接支架、锁定轮滑道、锁定轮、卷线轮及卷线轮轮轴上的软绳 所形成,软绳另一端连接有活塞,卷线机构通过连接支架与呈“Π”形状的手柄相连,卷线机 构的卷线轮与呈“Π”形状的手柄形成的面垂直,俯视呈十字交叉状,软绳连接的活塞上移, 采泥管内即形成负压,使得进入管中的泥样可随着采泥管的拔出被完整的带出,以确保完 成水体底泥原状取样的目的。锁定轮与卷线轮的左轮的组合实为一制动结构,所述的锁定 轮上的卡塞需要时可插入卷线轮的左轮上分布的卡塞孔内锁定卷线轮转动,因锁定轮在锁 定轮滑道上只能作横向移动而不能作旋转运动。本技术的一种可分解式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适用于河流、湖泊、池塘等水 体的深层底泥采集,底泥采集下插阻力小,便捷高效,原状取土,采泥管可分解,以将泥样取 出,并可制成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解式水体底泥原状取样装置,它包括一采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泥管由呈半圆瓦状的且两侧竖向边均为呈“J”形状的燕尾钩槽(1)、(2)的前、后管壁(3)、(4)及与所述的呈半圆瓦状的前、后管壁(3)、(4)两侧呈“J”形状的燕尾钩槽(1)、(2)的竖向边相对处分别形成嵌接联接的一中部设有竖向燕尾槽(5)、(6)的左、右扣板(7)、(8)所构成,所述的采泥管的下端端部处联接有一取样采集刀(9),所述的取样采集刀(9)为管状体,所述的呈管状体的取样采集刀(9)的周壁下端部呈锥形状,且下端端部为锯齿状刀刃(10),所述的呈管状体的取样采集刀(9)的上端面上设有与采泥管壁厚相配合的呈环形状的凹槽(11),所述的采泥管的下端端部处通过插入所述的取样采集刀(9)上端面上的呈环形状的凹槽(11)内并由两侧的左、右锁紧螺钉固定且与取样采集刀(9)连成一体,所述的采泥管内滑动配合有一活塞(12),所述的采泥管的上端端部处套装有一两侧带锁紧螺钉的封盖(13),所述的封盖(13)呈“∩”形状,所述的呈“∩”形状的封盖(13)两侧的内壁处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的采泥管两侧壁的左、右扣板(7)、(8)的上端端部处相对且配合的凹槽(14)、(15),所述的封盖(13)上端面上的左、右端端部处分别固定有一上端部螺纹联接有一内螺纹接头(16)、(17)的连接杆(18)、(19),所述的封盖(13)上端面上的左、右端端部处的连接杆(18)、(19)通过其上的内螺纹接头(16)、(17)分别与呈“∏”形状的手柄(20)下端的左、右连接杆(21)、(22)形成螺纹联接,所述的封盖(13)上端面上的中央还设有一穿线孔(23),所述的呈“∏”形状的手柄(20)下端面处连接有一卷线机构,所述的卷线机构由连接支架(24)、左端与连接支架(24)的右端端部连接固定的且右端延伸有短轴(25)的呈长方体形状的锁定轮滑道(26)、套装在锁定轮滑道(26)上并形成配合滑动联接的锁定轮(27)、套装在锁定轮滑道(26)右端的短轴(25)上且形成转动联接的卷线轮及一端固定在卷线轮轮轴(28)上的软绳(29)所形成,所述的锁定轮(27)上设有卡塞(30),所述的卷线轮的左轮(31)上分布有与锁定轮(27)上的卡塞(30)相对且配合的卡塞孔(32),所述的卷线轮的右轮(33)上的一侧设有摇柄(34),所述的软绳(29)另一端穿过封盖(13)上端面上的穿线孔(23)与所述的采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饮江,霍姮翠,董悦,马海峰,罗思亭,王聪,谢文博,杜佳沐,黄子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