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聚酰亚胺层上刻蚀种子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69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聚酰亚胺层上刻蚀种子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刻蚀液对多层线路聚酰亚胺层上的种子层进行预刻蚀处理,得到预刻蚀结构体;(2)步骤(1)所得预刻蚀结构体依次经过离子轰击处理与酸洗处理,得到去除种子层的多层线路聚酰亚胺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湿法刻蚀结合干法离子刻蚀轰击的工艺刻蚀种子层,实现了对表面线路损伤较小的情况下聚酰亚胺层上种子层刻蚀干净的目的,从而使得导通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刻蚀,具体涉及一种在聚酰亚胺层上刻蚀种子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1、rdl(re-distribution layer)技术,即再布线技术,是一种在集成电路封装中常用的工艺。它通常应用于片上系统(soc)、多芯片模块、芯片堆叠和其他高密度封装技术中,旨在重新分布输入输出(i/o)信号,并连接芯片内部功能块与封装引脚或其他芯片之间的联系。

2、在rdl技术中,针对金属线路的刻蚀通常存在两种方法,即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可以将非线路区域的种子层去除。多层线路会利用聚酰亚胺作为隔绝层,而对聚酰亚胺层上的种子层进行刻蚀,如果采用湿法刻蚀,容易出现因钻蚀导致线路尺寸失效甚至线路漂移丢失情况;而采用干法刻蚀,一方面,使用成本高,刻蚀使用的气体有毒,另一方面,干法刻蚀后容易出现聚酰亚胺漏电的情况。

3、cn 117747542a公开了一种干法刻蚀聚酰亚胺层的方法、再布线层的制备方法及再布线层,所述再布线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聚酰亚胺表面、第一预定图层及所述第二预定图层处分别沉积金属种子层;在所述聚酰亚胺层表面、所述第一预定图层及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聚酰亚胺层上刻蚀种子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多层线路的结构包括线宽线距≥10μm的沟槽结构或直径≥30μm的柱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种子层包括沿远离聚酰亚胺层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钛层与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刻蚀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铜层预刻蚀与钛层预刻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预刻蚀所用刻蚀液包括硫酸-双氧水体系刻蚀液;

6.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聚酰亚胺层上刻蚀种子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多层线路的结构包括线宽线距≥10μm的沟槽结构或直径≥30μm的柱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种子层包括沿远离聚酰亚胺层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钛层与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刻蚀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铜层预刻蚀与钛层预刻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预刻蚀所用刻蚀液包括硫酸-双氧水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树林刘逢春徐波施元军殷岚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晟微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