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673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包含复数级扫描单元,用来产生一像素电路的扫描信号。每一级扫描单元包含一移位电路以及一或非门。该移位电路用来传送一移位信号,并产生一具有二倍脉冲宽度的扫描信号。该或非门用来接收该移位电路产生的扫描信号以及上一级扫描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以输出一驱动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相关于一种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尤指一种可产生三倍脉冲宽度的驱动信号的扫描信号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
技术介绍
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0包括数据驱动器11、扫描驱动器12以及显示数组13。数据驱动器11控制数据线DL1至DLn,且扫描驱动器12控制扫描线SL1至SLm。显示数组13是由数据线DL1至DLn以及扫描线SL1至SLm交错所形成,且每一交错的数据线和扫描线形成一个显示单元,例如,数据线DL1和扫描线SL1形成显示单元14。如图1所示,显示单元14(其它显示单元亦相同)的等效电路包含开关晶体管T11、储存电容Cst、驱动晶体管T12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其中开关晶体管T11为N型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12为P型晶体管。扫描驱动器12依序送出扫描信号至扫描线SL1至SLm,而使在同一瞬间仅开启某一列上所有显示单元的开关晶体管,而关闭其它列上所有显示单元的开关晶体管。数据驱动器11则是根据待显示的影像数据,经由数据线DL1至DLn,送出对应的视讯信号(灰阶值)到一列的显示单元上。举例来说,当扫描驱动器12送出扫描信号至扫描线SL1时,显示单元14的开关晶体管T11导通,数据驱动器11则透过数据线DL1将对应的像素数据传送至显示单元14中,且由储存电容Cst来储存像素数据的电压。驱动晶体管T12则根据储存电容Cst所储存的电压,以提供驱动电流Isd1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D1。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D1为电流驱动组件,驱动电流Isd1的值可决定有机发光二极管D1所产生的光亮度。驱动电流Isd1即驱动晶体管T12的源极电流,可表示为Isd1=k(Vsg-|Vth|)2,其中Isd1表示驱动电流Isd1的值,k表示驱动晶体管T12的导电参数,Vsg表示驱动晶体管T12的源-栅极电压Vsg的值,Vth表示驱动晶体管T12的临界电压值。然而,由于薄膜晶体管的制程因素,导致在显示数组13中,各区域的驱动晶体管在电性上的差异,即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值的差异。因此,当不同区域的复数显示单元接收具有相同电压的像素数据时,由于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的差异,使得在这些显示单元中,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值不一致,造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亮度相异,显示面板10则显示不均匀的画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信号产生电路,用于具有临界电压补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电路。本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包含复数级扫描单元,用来产生一像素电路的扫描信号,其中每一级扫描单元包含一移位电路以及一或非门.该移位电路用来传送一移位信号,并产生一具有二倍脉冲宽度的扫描信号.该或非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用来接-->收该移位电路产生的扫描信号,一第二输入端用来接收上一级扫描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以及一输出端用来输出一驱动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具有临界电压补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像素电路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扫描信号产生电路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扫描信号产生电路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显示面板        11        数据驱动器12        扫描驱动        13        显示数组14        显示单元        DL1~DLn  数据线SL1~SLm  扫描线          T11       开关晶体管T12       驱动晶体管      Cst       储存电容D1        有机发光二极管  M1~M6    晶体管T1~T8    晶体管          B1~B9    反相器Si(N)     移位信号        S(N)      扫描信号G1        传输闸          G2        或非门BP(N)     驱动信号        EM        控制信号VDD、VSS  电源电压        Vref1、   参考电压Vref2Vdata     像素数据        CK/XCK    时脉信号VGL       低准位电压      H         节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图2为具有临界电压补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像素电路包含六晶体管M1~M6、一储存电容Cst以及一有机发光二极管D1。晶体管M1、M3为NMOS晶体管,晶体管M2、M4、M5、M6为PMOS晶体管。晶体管M1的第一端接收像素数据Vdata,晶体管M1的栅极接收扫描信号S(N)。晶体管M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1的栅极,晶体管M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1的第二端。晶体管M3的第一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1,晶体管M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1的栅极,晶体管M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2的第一端。储存电容Cst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2的第一端。晶体管M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储存电容Cst的第二端,晶体管M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1的第二端。晶体管M5的第一端接收电源电压VDD,晶体管M5的栅极接收控制信号EM,晶体管M5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4的第一端。晶体管M6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4的第二端,晶体管M6的栅极接收驱动信号BP(N),晶体管M6的第二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2。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4的第二端,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收电源电压VSS。-->请参考图3,图3为图2的像素电路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在时间t1时,扫描信号S(N)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3、M1关闭,晶体管M2开启;控制信号EM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5开启;驱动信号BP(N)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6开启,此时像素电路的连接与图1的显示单元相同。在时间t2时,扫描信号S(N)为高准位,所以晶体管M3、M1开启,晶体管M2关闭;控制信号EM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5开启;驱动信号BP(N)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6开启。因此,储存电容Cst的第一端为电压Vref1,储存电容Cst的第二端为电压VDD,像素数据Vdata将传送至晶体管M4的控制端,晶体管M4的第二端为参考电压Vref2。在时间t3时,控制信号EM由为低准位转换为高准位,所以晶体管M5将关闭。因此,储存电容Cst的第二端的将由电压VDD放电至像素数据Vdata加上晶体管M4的临界电压Vth的电压准位(Vdata+|Vth|)。在时间t4时,扫描信号S(N)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3、M1关闭,晶体管M2开启;控制信号EM由高准位转换为低准位,所以晶体管M5将开启;驱动信号BP(N)为高准位,所以晶体管M6关闭。因此,产生变动电压ΔV=VDD-(Vdata+|Vth|)。储存电容Cst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4的控制端,电压为Vref1+ΔV,储存电容Cst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晶体管M4的第一端,电压为VDD。储存电容Cst二端的跨压Vsg=VDD-(Vref1+ΔV),所以流过晶体管M4的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包含复数级扫描单元,用来产生一像素电路的扫描信号,其中每一级扫描单元包含:    一移位电路,用来传送一移位信号,并产生一具有二倍脉冲宽度的扫描信号;以及    一或非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用来接收该移位电路产生的扫描信号,一第二输入端用来接收上一级扫描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以及一输出端用来输出一驱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包含复数级扫描单元,用来产生一像素电路的扫描信号,其中每一级扫描单元包含:一移位电路,用来传送一移位信号,并产生一具有二倍脉冲宽度的扫描信号;以及一或非门,具有一第一输入端用来接收该移位电路产生的扫描信号,一第二输入端用来接收上一级扫描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以及一输出端用来输出一驱动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移位电路包含:一第一反相器,具有一输入端用来接收上一级扫描单元输出的移位信号,以及一输出端;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来接收一时脉信号,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一第二反相器,具有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一输出端用来输出该移位信号;一传输闸,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一负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一正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五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传输闸的第二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传输闸的负控制端,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一低准位电压;一第六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传输闸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于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一第七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传输闸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一第八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传输闸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准位电压;以及一第三反相器,具有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传输闸的第二端,以及一输出端用来输出该扫描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晶体管以及该第二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至该第八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一输出缓冲电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用来输出该移位信号;以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