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立军专利>正文

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552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6 23:33
本技术涉及汽车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技术方案包括:斜坡部和承接部,斜坡部与承接部一体设置,斜坡部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10°≤∠α≤30°,斜坡部的长度为d,20cm≤d≤50cm,斜坡部的最大高度为h,10cm≤h≤15cm;承接部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β,60°≤∠β≤90°,承接部上端具有下凹的弧形斜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适配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辅助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


技术介绍

1、跑车是车身线条流畅、车身高度低、操控性优良、动力强悍的汽车。跑车设计时注重操控性,由于车身低矮,通过性相对较差,前置发动机式跑车的车头较长,因此,在保养或维修时不容易观察到车底的情况,且车底距离地面的高度有限,将其抬升时的可操作空间小,现有技术关于跑车车轮抬升的装置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具有结构简单,适配性强的优点。

2、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包括:斜坡部和承接部,所述斜坡部与承接部一体设置,所述斜坡部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10°≤∠α≤30°,所述斜坡部的长度为d,20cm≤d≤50cm,所述斜坡部的最大高度为h,10cm≤h≤15cm;所述承接部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β,60°≤∠β≤90°,所述承接部上端具有下凹的弧形斜面。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跑车沿斜坡部驶入抬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部(1)和承接部(2),所述斜坡部(1)与承接部(2)一体设置,所述斜坡部(1)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10°≤∠α≤30°,所述斜坡部(1)的长度为d,20cm≤d≤50cm,所述斜坡部(1)的最大高度为h,10cm≤h≤15cm;所述承接部(2)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β,60°≤∠β≤90°,所述承接部(2)上端具有下凹的弧形斜面(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2)包括第一左侧板(22)、第一右侧板(23)、第一中侧板(24)和后侧板(25),所述第一左侧板(22)、第一右侧板(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部(1)和承接部(2),所述斜坡部(1)与承接部(2)一体设置,所述斜坡部(1)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10°≤∠α≤30°,所述斜坡部(1)的长度为d,20cm≤d≤50cm,所述斜坡部(1)的最大高度为h,10cm≤h≤15cm;所述承接部(2)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β,60°≤∠β≤90°,所述承接部(2)上端具有下凹的弧形斜面(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2)包括第一左侧板(22)、第一右侧板(23)、第一中侧板(24)和后侧板(25),所述第一左侧板(22)、第一右侧板(23)和第一中侧板(2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左侧板(22)、第一右侧板(23)和第一中侧板(24)的一端均与后侧板(25)垂直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跑车车轮抬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部(1)包括第二左侧板(11)、第二右侧板(12)、第二中侧板(13)和前侧板(14),所述第二左侧板(11)、第二右侧板(12)、第二中侧板(13)分别由第一左侧板(22)、第一右侧板(23)、第一中侧板(24)延伸至前侧板(14)形成。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胡立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