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366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具有挠性,在扩张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经受反复弯曲。一种支架,形成为大致管状体,而且可从管状体的内部向半径方向伸张,多个单元上下连接,多排排列该单元,以包围支架的中心轴,从而构成环状组件,多个所述环状组件沿着支架的轴向布置,上述相邻的环状组件相互之间至少一个位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上述连接部形成为由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构成该弯曲部的弧,以及与该弯曲部连接的大致直线部形成,上述弯曲部的端部与上述单元的左或右端部连接,上述连接部和单元的厚度一定,构成上述弯曲部的弧的顶部的宽度具有大致直线部的宽度的1.4~1.6倍的宽度,并且从大致直线部朝向构成上述弯曲部的弧的顶部,宽度逐渐增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改善血管等的生物体内产生的狭窄部分的支架,特别是耐久性优良的支架。
技术介绍
近年,通过球嚢扩张导管,以机械方式对由于动脉硬化的进行而变狭窄的动脉患部进行扩张,在其内腔中留置金属制支架,谋求血流的恢复的扩张治疗法快速地普及,成为患者的福音。这种治疗法中使用的支架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第一,将关闭状态的支架放置在安装于球嚢扩张导管的远端部分的球嚢中,沿着预先插入动脉内的导丝,通过患者的弯弯曲曲的动脉,将其送到病变部或狭窄部。因此,为了穿过细微的弯弯曲曲的动脉中,支架必须具有挠性。第二,扩张后的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充分支撑切开的动脉壁,或将狭窄部保持在打开状态,并且,必须具有承受因心脏的搏动而产生的反复的半径方向的扩张、收缩或弯曲的耐久性。第三,通过使球嚢扩张导管的球嚢膨胀,以使支架膨胀的话,则扩张后的支架的全长比关闭状态的长度短。扩张状态的支架的长度变短的话,则会出现无法按照医生的治疗计划足够地弥补病变部的情况,因此希望支架在扩张后的长度不会变短。本技术作出者对现有的支架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设计,即,将多个单元6上下连接,多数排列该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该支架(1)形成为大致管状体,而且可从管状体的内部向半径方向伸张,其特征在于,多个单元(6)上下连接,多排排列该单元(6),以包围支架(1)的中心轴(C1),从而构成环状组件(4),多个所述环状组件(4)沿着支架(1)的轴向布置,上述相邻的环状组件(4)相互之间至少一个位置通过连接部(5)连接,上述连接部(5)形成为由至少一个弯曲部(8)和构成该弯曲部(8)的弧,以及与该弯曲部(8)连接的大致直线部(7)形成,上述弯曲部(8)的端部与上述单元(6)的左或右端部连接,上述连接部和单元的厚度一定,构成上述弯曲部(8)的弧的顶部的宽度具有大致直线部(7)的宽度的1.4~1.6倍的宽度,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1-21 2007-3019281.一种支架,该支架(1)形成为大致管状体,而且可从管状体的内部向半径方向伸张,其特征在于,多个单元(6)上下连接,多排排列该单元(6),以包围支架(1)的中心轴(C1),从而构成环状组件(4),多个所述环状组件(4)沿着支架(1)的轴向布置,上述相邻的环状组件(4)相互之间至少一个位置通过连接部(5)连接,上述连接部(5)形成为由至少一个弯曲部(8)和构成该弯曲部(8)的弧,以及与该弯曲部(8)连接的大致直线部(7)形成,上述弯曲部(8)的端部与上述单元(6)的左或右端部连接,上述连接部和单元的厚度一定,构成上述弯曲部(8)的弧的顶部的宽度具有大致直线部(7)的宽度的1.4~1.6倍的宽度,并且从大致直线部(7)朝向构成上述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原美则岸本卓冯海全川村明洼田真一郎横沟精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斯滕特技术冈山县政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