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产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332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压产生器,包括油箱、高压主变压器、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与高压主变压器的输出引线相连的高压整流板、高压分压采样板、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油孔盖,所述的油箱的内腔中设有主支架,内腔上部设有上支架,所述的高压主变压器设于主支架的中部,所述的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设于上支架上,所述的油箱的上箱面设有油孔以及呼吸孔,所述的高压整流板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分压采样板位于高压整流板的外侧并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均设于油箱的上箱面上,所述的油孔盖设于油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直流高压稳定、纹波小、性价比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频高压发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产生器
技术介绍
高压发生器是X射线设备中的主要部件之一。高压发生器为X射线球管提供高压, 同时为X射线球管提供灯丝加热电压,实现第一个功能需将高压变压器输出的交流高压通 过整流元件变为X射线球管工作所需的直流高压,实现第二功能需要灯丝加热变压器。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在200mA以上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中采用以下三种技术等级 的高压发生器 1、低端X射线诊断设备采用50Hz的工频高压发生器,这是早期50年代的技术产 品,它将工频高压经高发硅堆整流而获得125kv的直流高压,这种方式的高压发生器,体积 大,耗材耗能,稳定度差和直流纹波系数大,正处于逐步淘汰阶段。 2、中端X射线诊断设备采用近期我国自行研制用脉宽调制技术实现的中高频高 压发生器,其逆变工作频率在10kHz 40kHz之间,最大输出电压为125kV 150kV,产品性 能较工频发生器提高了一个性能等级,输出直流高压的纹波较小。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采 用10kHz 40kHz脉宽调制中高频电源,经多级倍压整流得到直流高压,其特点是利用二极 管作为开关,将电容与电源串联,不断地对电容充电,从而得到所需的直流高压。采用倍压 整流技术有以下三个不足之处 (1)会使整个反馈回路控制延迟,影响控制精度,因此容易在高压输出端产生电压 过冲,造成高压对电缆和球管的冲击,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将电缆击穿,威胁到X射线球 管的安全; (2)带载特性不好(输出内阻比较大),得到的高压无法提供稳定的大电流输出。(3)倍压整流升压范围必须为基础电压的整数倍。 3.高端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上均使用进口的高频高压发生器(移相谐振技术), 其逆变工作频率在100kHz以上,最大输出电流为500mA以上,最高输出电压为150kv。因 为逆变工作频率不小于lOOkHz,直流高压输出纹波很小(近似直流),设备体积小,重量轻。 但是其价格昂贵,无法适用于我国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X射线诊断设备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输出直流高压稳定、纹波小、性价比高的高压产生器。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油箱、高压主变压器、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与高压主变压器的输出引线 相连的高压整流板、高压分压采样板、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油孔盖,所述的油箱的内腔 中设有主支架,内腔上部设有上支架,所述的高压主变压器设于主支架的中部,所述的小焦 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设于上支架上,所述的油箱的上箱面设有油孔以及呼吸孔,所述的高压整流板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分压采样板位于高压整流板的外侧并固 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均设于油箱的上箱面上,所述的油孔盖 设于油孔上。 所述的高压整流板上设有数个相互串联的桥式整流模块,该桥式整流模块包括四 组整流二极管,每组整流二极管均由一个或多个二极管串联而成。 所述的高压主变压器包括高压初级线包以及高压次级线包,所述的高压初级线包 以及高压次级线包均由多层线圈串联而成,每层线圈均包括多个绕组,各绕组均为Z型绕 组结构或锥形绕组结构。 所述的高压次级线包各绕组的输出引线分别与高压整流板的整流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逆变工作频率为100kHz以上,最大输出电流 200mA以上,最高输出电压为150kV,该技术指标已达到进口产品的水平,与国内同类产品 比较,首先它能够有效防止在高压输出端产生高压过冲,保护电缆不被高压击穿,更不会损 坏X射线球管;输出阻抗远远小于多级倍压整流电路的阻抗,所以负载特性好;由于工作 产生频率高,所以产生的纹波系数相对较小,从而能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对病人的损伤度降 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压次级线包的整流逐级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Z型绕组结构的高压次级线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 4所示,一种高压产生器,包括油箱1、高压主变压器2、小焦灯丝变压器 3、大焦灯丝变压器4、与高压主变压器2的输出引线相连的高压整流板5、高压分压采样板 6、外接线座7、高压电缆插座8、油孔盖9,所述的油箱1的内腔中设有主支架10,内腔上部 设有上支架11,所述的高压主变压器2设于主支架10的中部,所述的小焦灯丝变压器3、大 焦灯丝变压器4设于上支架11上,所述的油箱1的上箱面设有油孔以及呼吸孔12,所述的 高压整流板5固定于主支架10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分压采样板6位于高压整流板5的外侧 并固定于主支架10的下部,所述的外接线座7、高压电缆插座8均设于油箱的上箱面上,所 述的油孔盖9设于油孔上。 所述的高压整流板5上设有数个相互串联的桥式整流模块13,该桥式整流模块13 包括四组整流二极管,每组整流二极管均由一个或多个二极管14串联而成;所述的高压主 变压器2包括高压初级线包以及高压次级线包,所述的高压初级线包以及高压次级线包均 由多层线圈串联而成,每层线圈均包括多个绕组,各绕组均为Z型绕组结构或锥形绕组结 构;所述的高压次级线包各绕组的输出引线15分别与高压整流板的整流模块13连接。 本技术的方案为 1.采用Z型绕组结构,减小高频变压器绕组间的层间分布电容4 在工频变压器中可以不考虑波形的畸变和工作频带的问题,因而可以基本忽略分 布电容的影响。在高频高压变压器中,由于匝数增多,尤其是次级匝数增多,当变压器工作 频率比较高和电压变化率比较大时,即便是微小的分布电容,对变压器或带有变压器的高 频高压电源的性能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分布电容还会加大变压器的损耗,降低了变换器 的功率因数和效率,这对高频高压电源的特性和运行十分不利。因此,高频变压器的分布电 容是不能被忽略的。 高频高压变压器高压侧绕组通常由多层线圈串联而成,因此必然存在层间电容。 层间电容的大小不仅与单层匝数的多少和层间绝缘距离及绝缘材料有关,还与绕组结构密 切相关。 层间电容由两层之间的对应匝的电容并联而成。为分析方便,将层间的匝间电容 近似等效为平板电容,故其大小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相邻两层的电气连接方式主要有] 型、Z型、Z型三种。在层间绝缘材料相同,平均绝缘厚度相等的情况下,当单层匝数较 少时,采用Z型和Z型绕组结构,其层间分布电容比]型绕组结构的小的多。匝数 越多,其层间等效分布电容差别就越小,且层间绝缘强度提高了一倍。因此,采用Z型或 Z型绕组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等效分布电容,在单层匝数不多时这种效果更明显,而且提高 了变压器的绝缘等级。 所以本技术的高频高压变压器绕制采用了 Z型绕组结构或Z 型绕组结构,以便有效减小高频高压变压器的分布电容,提高变压器的频率特性和绝缘水平。 2、次级高压采用整流后逐级串联叠加方法来获得所需的直流高压 如前所述,由于倍压整流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而如果次级采用变压器输出直接整流滤波,又会遇到输出电压太高(> 80kV)而没有合适整流器件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在高频100kHz)高压情况下,对器件的要求更为苛刻,普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高压主变压器、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与高压主变压器的输出引线相连的高压整流板、高压分压采样板、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油孔盖,所述的油箱的内腔中设有主支架,内腔上部设有上支架,所述的高压主变压器设于主支架的中部,所述的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设于上支架上,所述的油箱的上箱面设有油孔以及呼吸孔,所述的高压整流板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分压采样板位于高压整流板的外侧并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均设于油箱的上箱面上,所述的油孔盖设于油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高压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高压主变压器、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与高压主变压器的输出引线相连的高压整流板、高压分压采样板、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油孔盖,所述的油箱的内腔中设有主支架,内腔上部设有上支架,所述的高压主变压器设于主支架的中部,所述的小焦灯丝变压器、大焦灯丝变压器设于上支架上,所述的油箱的上箱面设有油孔以及呼吸孔,所述的高压整流板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高压分压采样板位于高压整流板的外侧并固定于主支架的下部,所述的外接线座、高压电缆插座均设于油箱的上箱面上,所述的油孔盖设于油孔上。2.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智渊张家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沪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