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切换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国民收入的日渐提升,人们对于各式休闲器材、特殊工具的需求也是与日遽增,使得全地形车(All Terrain Vehicle, ATV)成为许多行业及现代化休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用具,特别是四 面环海的台湾,沿岸的沙滩上更处处可见到全地形车的踪迹。全地形车一般除具有一般车辆常见的二轮驱动与四轮驱动模式外, 为满足行驶于不同地形时需求,现有全地行车更具有前轮锁定同轴驱动的 驱动模式,使得全地形车行驶于一般路面时可以选择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 模式,当全地形车陷于泥沼时,则可利用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使车辆脱 离泥沼。参阅图1,日本特开2002-87087专利申请案揭露一种用于全地形车 的驱动切换装置1,该驱动切换装置1包括一固设于该全地形车(图未示) 的手把10处的固定座11、 一可按压的突设于该固定座11上的驱动开关 12、 一与该驱动开关12相间隔且可按压的设置于该固定座11上的锁定开 关13,及一枢设于该固定座11上的挡板14,其中,该挡板14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适用于使该全地形车于四轮驱动、二轮驱动及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间切换,该驱动切换装置包含: 一中空状壳座; 一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壳座内的切换件,及一设置于该切换件上的连接结构; 一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与该切换件相互结合且突伸于该壳座的主动件,及一突伸于该主动件的锁定控制件,该锁定控制件可输出讯号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以及 一控制基板,包括一设置于壳座内的板体,该板体具有一邻近该切换件的接触 面、一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与该第一连接部相间隔且形成于该接触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适用于使该全地形车于四轮驱动、二轮驱动及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间切换,该驱动切换装置包含一中空状壳座;一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壳座内的切换件,及一设置于该切换件上的连接结构;一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与该切换件相互结合且突伸于该壳座的主动件,及一突伸于该主动件的锁定控制件,该锁定控制件可输出讯号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以及一控制基板,包括一设置于壳座内的板体,该板体具有一邻近该切换件的接触面、一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与该第一连接部相间隔且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用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二轮驱动驱动模式,而该第二连接部是用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四轮驱动驱动模式;借由操作该第二切换单元的主动件可驱使该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相对于该控制基板在一个二轮驱动位置及一个四轮驱动位置间移动,当在二轮驱动位置时,该第一切换单元的连接结构是触抵于该第一连接部,使该全地形车处于二轮驱动模式,而当在该四轮驱动位置时,该第一切换单元的连接结构是触抵于该第二连接部,使该全地形车处于四轮驱动模式,而借由操作该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即可使该全地形车是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的设置部,该第一表面是邻近该控制基板的板体的接触面,该设置部是与该控制 基板的板体的第一连接部对应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而该连接结构包括一 设置于该设置部中的第一弹性元件,及一连结于该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的 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多个向外突伸而可触抵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突出 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还具有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一轴向形成的贯穿孔,及多个间隔自该第二表面朝相反于该第一表面方向延伸的卡 制块,而该第二切换单元的主动件包括一突伸于该壳座上的扳动部,及多 个自该扳动部向外延伸的卡合部,每一卡合部是对应卡制于所述两相间隔 的卡制块中。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