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96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铁壳、液态镜头组件、驱动组件、固态镜头组件、滤光片组件、感光芯片及线路板,所述铁壳连接在所述固态镜头组件上,并罩住所述液态镜头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含磁石组、线圈组和线圈电路板,磁石组贴附在镜片支撑件上,线圈组与线圈电路板电性连接,线圈电路板一端与线路板电性连接。通入可控的电流,可精准控制磁石组的上下移动和偏转,从而实现液态镜片的焦距调节和防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可同时实现带液态镜片的摄像头模组的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结构简单,组装步骤少,制造难度低;结构紧凑,可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模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1、摄像头模组是智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消费者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对摄像头模组的自动对焦、光学防抖等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常用音圈马达来实现摄像头对焦和防抖,而现有技术的音圈马达具有架构复杂、组装步骤繁琐、体积大、重量重等缺点。液态镜头一般是通过向容纳该液体的腔室施加驱动力而使液体界面的曲率变化来实现焦距调节等功能。液态镜头可实现超近距离的对焦,也可实现光学防抖,而且对焦速度快,重量轻,适合小型化摄像头模组,因此,近年来液态镜头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上得到逐步应用。现有技术带液态镜片的摄像头模组常用于实现自动对焦,而能同时实现光学防抖的方案很少。另外,现有技术对液态镜片施加驱动力方式主要有音圈马达、sma马达或压电元件等,现有技术方案结构精密复杂,组装步骤繁多,制造难度高,且难以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结构小巧,可实现液体镜头的自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铁壳(1)、液态镜头组件、驱动组件、固态镜头组件、滤光片组件、感光芯片(2)及线路板(3),所述铁壳(1)连接在所述固态镜头组件上,并罩住所述液态镜头组件和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镜片(4)包括上层柔性透光膜(41)、下层柔性透光膜(43),所述上层柔性透光膜(41)、下层柔性透光膜(43)的边缘区域均固定于所述镜片支撑件(5)上,所述上层柔性透光膜(41)、下层柔性透光膜(43)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有液体透光材料(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铁壳(1)、液态镜头组件、驱动组件、固态镜头组件、滤光片组件、感光芯片(2)及线路板(3),所述铁壳(1)连接在所述固态镜头组件上,并罩住所述液态镜头组件和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镜片(4)包括上层柔性透光膜(41)、下层柔性透光膜(43),所述上层柔性透光膜(41)、下层柔性透光膜(43)的边缘区域均固定于所述镜片支撑件(5)上,所述上层柔性透光膜(41)、下层柔性透光膜(43)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填充有液体透光材料(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对焦防抖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座(8)顶面具有多个线圈定位柱(81),所述线圈定位柱(81)的高度不高于固态镜头(7)的顶面。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政波沈超古昌根朱治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