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放电器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613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放电器(102)的电连接装置(100)。装置(100)具有一个第一触点元件(211),所述触点元件具有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21)和一个第二导向元件(322),其中,第一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一电池放电器(102)上,而第二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二电池放电器(102)上。装置(100)还具有一个第二触点元件(212),所述触点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331)和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332),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一电池放电器(102)包围,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二导向元件和第二电池放电器(102)包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放电器、特别是电池组电池放电器的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组电池带有电池放电器。为了与电池组接触,在电池放电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电连接。电连接器大多为筒形连接器,这并不适合电池放电器。在EP0836242A1 ,其对应于美国专利US5938488,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夹紧螺栓进行的卡夹连接。但是这种夹紧螺栓会使放电器受力,所以这种夹紧连接并不适合电池放电器。 此外,放电器的连接也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铆接或在可能时采用粘接的方式。焊接的缺点在于会产生高温。所以在焊接时须避免电池受到损坏。螺栓连接的装配成本较高。铆接同样导致了更复杂的装配过程。由于塑料的绝缘效果,粘接的适用范围有限,但在使用特殊的粘接剂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这种方式。除了螺栓连接,上述这几种连接方式均属于不可拆卸的连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电池放电器的电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认识,即在利用现有的电池放电器形式的条件下,实现电池放电器之间的电连接。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端子优选地使两个放电器迅速而有效地连接。为此不需要任 何特殊的工具。此外,在实现电连接时或者在已有的连接上,都不会使放电器承受负荷。优 选的是,放电器的连接可以是一种可拆卸的连接。连接端子的连接元件专门用于匹配放电 器,所述放电器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变化。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电池放电器的电连接装置,其包括具有一 个第一导向元件和一个第二导向元件的第一触点元件,其中,第一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一电 池放电器上,而第二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二电池放电器上;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 和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的第二触点元件,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一导向 元件和第一 电池放电器包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二导向元件和第二电池 放电器包围。 电池放电器可以是自发电池的放电器,特别是电池组电池的放电器。通过使导向 元件与电池放电器相紧接,可在导向元件和电池放电器之间形成电接触。夹持装置可将导 向元件和电池放电器包围,从而将导向元件和电池放电器压在一起。这样可确保电池放电 器和导向元件及夹持装置之间形成可靠的电接触。 第二触点元件可具有一个扁平件,它可布置在电池放电器之间,而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可布置在扁平件的正相对两侧。这种触点元件易于制造 并且成本低,并可在电池放电器之间形成可靠的机械连接。 夹持装置可分别作为第二触点元件的折弯的端部元件。折弯的端部元件可分别形成一个翻边,它易于制造并且能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在这里,相对于电池放电器,折弯的端部元件可具有一个3。到7°的斜度。通过这个倾斜位置,可改善电池放电器、导向元件和 夹持装置之间的卡夹连接。 第一触点元件可具有一个凹口,第二触点元件的扁平件可插入到这个凹口中。这 样,在装配时第一和第二触点元件可相互结合。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导向元件可分别作为与电池放电器平行的轨道。这些 轨道使得这个装置可实现与电池放电器对准。此外,轨道也可实现电池放电器的电接触。 在设计导向元件时,可使两个导向元件紧靠在电池放电器的外侧或者内侧上。这 样可节省连接所占的空间。 这个装置可具有一个连接元件,用于在触点元件之间形成活动的连接,在这里,所述连接元件具有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相对彼此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上夹持装置不包围导向元件和电池放电器,在第二位置上则将它们包围。这样,在安装时,装置可在打开的状态下放置到电池放电器上。然后装置可闭合,从而形成与电池放电器的固定连接。连接元件例如可为薄膜铰链。薄膜铰链的制造成本低。 此外,装置还具有布置在连接元件区域中的突起部,它从触点元件向外延伸。突起部可简化在装置上的操作工作并适合用于电接触。 装置还可具有一个锁定机构。当夹持装置将导向元件和电池放电器包围时,所述 锁定机构在触点元件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保证电池放电器的连接可靠。这个锁定 机构可具有例如一个布置在第一触点元件上的第一锁定元件和一个布置在第二触点元件 上的第二锁定元件,而第一和第二锁定元件可使得在触点元件之间形成卡夹连接。这样就 可通过触点元件的闭锁形成固定的连接。这种连接的优点是可通过简单的方式拆卸掉。附图说明 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然而,下述内容仅作为说明,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所示的是包括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的电池组电池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如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如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中是如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中是如专利技术所述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中是如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元件的示意图; 图8是如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不同的图中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相同或相似的零件采用相 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并且对这些零件不再重复说明。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中是用于电池放电器102的电连接的装置100。 电池放电器102可以是多个电池组电池104的电池组电池放电器。电池组电池104可以紧 固在冷却板片106上,这些电池组电池可以相应按均匀的间距布置在一个冷却板上。 电池放电器102可以布置为平行的板。装置IOO形成一个触点轨道,它可放置到 电池放电器102上与电池组电池104正相反的一侧上。装置100将两个电池放电器102直 接连接。 图2是电池放电器102的电连接装置100的局部放大图。装置100具有一个第一 触点元件211和一个第二触点元件212。第一触点元件211和第二触点元件212通过一个 连接元件213可活动地相互连接。这样,装置100就可在打开的状态下放置到蓄电池放电 器102上。接着,装置100的触点元件211、212闭合在一起,以形成与电池放电器102的固 定连接。 图3是装置100的俯视图。装置100具有第一触点元件211和第二触点元件212。 第一触点元件211可具有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21和一个第二导向元件322。导 向元件321、322可分别设计成与蓄电池放电器平行的轨道。在已装配的状态下,导向元件 321、322可沿着电池放电器的端部区域纵向运动,并紧靠在电池放电器的一侧上。在这里, 第一导向元件321可与第一电池放电器直接接触,第二导向元件322可与相邻的第二电池 放电器直接接触。为此,导向元件321、322可分别布置在电池放电器的外侧。当然,导向元 件321 、322也可布置在电池放电器的内侧。 第二触点元件212可具有多个第一夹持装置331和多个夹持装置332。第一夹持 装置331与第一导向元件321平行,第二夹持装置332与第二导向元件322平行。此外,第 二触点元件212具有一个扁平件333。第一和第二夹持装置331、332可布置在扁平件333 的正相对的两侧上。按照本实施例,夹持装置331、332分别形成扁平件333向外折弯的端 部元件。第一触点元件221具有一个凹口,第二触点元件222的扁平件333可插入到所述 的凹口中,如图3所示。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导向元件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电池放电器(102)的电连接装置(100),该装置包括:具有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21)和一个第二导向元件(322)的第一触点元件(211),其中,第一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一电池放电器(102)上,而第二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二电池放电器(102)上;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331)和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332)的第二触点元件(212),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一电池放电器包围,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二导向元件和第二电池放电器包围。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10-1 102008049852.1一种用于连接电池放电器(102)的电连接装置(100),该装置包括具有一个第一导向元件(321)和一个第二导向元件(322)的第一触点元件(211),其中,第一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一电池放电器(102)上,而第二导向元件紧靠在第二电池放电器(102)上;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331)和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332)的第二触点元件(212),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一导向元件和第一电池放电器包围,至少一个第二夹持装置用于将第二导向元件和第二电池放电器包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触点元件(212)具有一个扁平件 (333),它布置在电池放电器(102)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装置(331)和至少一 个第二夹持装置(332)布置在扁平件的正相对的两侧。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31、332)分别作为第二触点元 件(212)的折弯的端部元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弯的端部元件相对于电池放电器 (102),具有一个3。到7°的斜度。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触点元件(211)具有一个凹口,所述 扁平件(333)可插入到该凹口中。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席埃伦马丁施泰因巴赫
申请(专利权)人:贝洱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