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物体打捞、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物体打捞、回收装置。 为探索海洋秘密,需要使探测设备处于水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工作。为开发的需求, 各种水下平台、水中探测设备不断涌现和应用。然而,无论何种水下平台和探测设备的 成功运用,均须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后才能形成可靠的产品;另一方面,在水下平台或 水中探测设备完成任务后,为获取各种信息,也需打捞和回收。国内用于水下物体打捞 的设备有打捞圈和载人深潜器等。水下物体打捞圈一般仅适用于水面设备的回收;载人 深潜器由于需要潜水员在大深度水下长时间作业,对潜水员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而 且费用较高,因此使用较少。国内现已有科研单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其所研究 的是针对水下某一特定载体的打捞、回收,对打捞、回收装置有较多的要求和限制,且 结构复杂又不能灵活应用于不同场合。国外一般用打捞船上的专用打捞装置进行水下物 体的打捞,但这些打捞装置仅限水面设备的回收。资料显示,北约各国已研制出一些新 型的水下物体打捞系统,其技术已非常先进,效果也较理想,典型的是法国研制的 ERATO系统。据可査资料知,ERATO系统的打捞深度超过10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物体打捞、回收装置,包括基座(13)、气囊(3)、气瓶(6)、供气管系,其特征在于:气囊固定在基座上,气瓶固定在气囊内部,气囊通过供气管系与气瓶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赵治平,高频,鲁良川,吕学敏,曾军财,纪伟,提文猛,邱小建,苗建明,李新会,孙畅,卢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